近日,有科普博主發帖稱,某社交平臺上刷到游客曬出手持野生鼠兔的照片,并質疑,“在青海祁連山草原,抓鼠兔和喂旱獺(俗稱土撥鼠)是否成為了旅游項目?”網友擔心,游客這些舉動有感染傳播鼠疫的風險。
對此,有當地居民表示,遠離高原鼠兔、禁止投喂旱獺在當地是基本常識。當地疾控部門表示,在鼠疫防控指南里,明確規定了禁止接觸和投喂鼠兔、旱獺。
當地文旅部門提醒,鼠兔和旱獺在幼年期很容易受到人為投喂的影響,而變得過度依賴人為飼養,甚至有可能導致無法在自然環境中生存。此外,也有專家表示,游客去旱獺鼠疫疫源地旅行時,除了不要接近、投喂、觸摸旱獺,也不要在旱獺洞周圍坐臥休息。
當地疾控部門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在鼠疫防控指南里,明確規定了禁止接觸和投喂鼠兔、旱獺,“因為它們身上的跳蚤有可能會傳播鼠疫耶爾森菌等細菌,你觸摸后未洗手,以及通過衣服、毛發都有可能傳播?!?/p>
2023年6月,研究人員發表的《喜馬拉雅旱獺鼠疫疫源地次要宿主高原鼠兔媒介蚤調查分析》論文顯示,1953年青海黃南州河南縣尕馬灘地區因當地牧民撿拾死狐而引起疑似鼠疫流行,1954年工作隊奔赴該地區進行疫源地調查,從一只自斃的高原鼠兔體內分離出鼠疫桿菌,即判定河南縣為鼠疫疫源地,高原鼠兔被定為自然感染鼠疫的染疫動物,被列入我國鼠疫自然疫源地次要宿主名錄。
論文顯示,上述研究人員對海北州祁連、海晏等4縣的高原鼠兔進行了抽樣調查,其中祁連縣鼠體染蚤率最高,為75%,海晏縣最低,為35%。研究人員表示,高原鼠兔在青海疫源地普遍存在,由于和人的接觸多,對人的威脅很大。在廣闊的青藏高原領域次要宿主種類多的情況下,不容忽視其在造成人類鼠疫發生與流行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傳染源就是與人伴生的次要宿主引起的。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