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近距離看蘇-57,非常震撼,這幾點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
恰逢俄羅斯的來我們的珠海參加,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蘇-57第一次來到中國,近距離接觸后,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大。
以前總是在網上看到蘇-57的圖片,跟其他戰斗機一樣,看著很精致很秀氣,外觀輪廓很凌厲。
但近距離一看,就覺得好大,尤其是站在發動機前,感覺面前就像一個黑洞一樣,給人一種非常深邃且霸氣的感覺。
在這里不得不表揚一下,確實夠意思,蘇-57第一次來到中國,直接連發動機蓋都不蓋上,敞開了讓你看。
發動機的真實性能如何,看肯定是看不出來的,但估計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
通過網絡上的圖片視頻,尤其是這次蘇-57在太原停留了一下,并且表演了“旱地拔蔥”,都證明俄羅斯的這架看家戰斗機,能力不是蓋的,就一個字,猛!
除了“大”這一直觀感受,還有一個感受就是“薄”,無論是它的各種機械構造還是整體的輪廓造型,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的“薄”,這一點估計也和它的性能掛鉤,試想一下,如果是一個厚重的鐵坨子,又怎能“秀”的起來呢?
蘇-57是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機,跟其他國家的五代機比起來,優勢還是有的,別的不說,就和老美的F35比起來,它的“薄”是顯而易見的。
還有一個感受就是,蘇-57的做工各方面似乎沒有那么“精細”,跟我們的殲-20比起來,這一點尤其突出,我們的每處做工都精細的近乎完美,像一件藝術品。
反觀蘇-57則顯得有些“粗獷”,當然了,這一點也很好理解,這不正好符合俄羅斯的風格嗎?純暴力的美學特征,讓人不禁聯想到前蘇聯,果然,在這一個風格上,它們是一脈相承的。
這里多提一嘴,蘇-57是在2017年才被正式命為這個名字的,它的前身是T-50戰斗機,它被研發出來的目的,就是俄羅斯為了和美國的F-22戰斗機相抗衡的,至于能不能抗衡的住,那得以后才能見分曉。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