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代年輕人對于生孩子這件事的態(tài)度,似乎也越來越理智,以前那種“生下來不就是多雙碗筷”的生育觀幾乎已經(jīng)不在,這代人考慮得更多,對下一代也更加負責。
結婚生子不是一件小事,考慮得多一些,本身是一件好事,但隨著抱有這樣想法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再加上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似乎不太樂觀。
于是二胎、三胎政策陸續(xù)開放,各個省份也相繼出臺了很多相關扶持政策,不僅如此,也有專家對鼓勵生育這件事,提出自己的建議,但建議一出,便收獲了很多不一樣的聲音。
專家:應該將生育看成一份工作,給生孩子的人發(fā)工資,網(wǎng)友:誰發(fā)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大家一聽到“專家建議”這四個字,心里忍不住就會咯噔一下,因為按照以往的建議,專家的嘴里的建議,沒有最離譜,只有更離譜。
所以在聽到專家建議將生育看成一份工作,給生孩子的發(fā)工資時,網(wǎng)友也是一頭霧水,一時間竟然反應過來不來,專家到底是不是自己人,只想反問一句:誰給?
這位專家認為,生育是一項繁重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這種工作卻沒有得到的重視和鼓勵,這會讓很多人因為經(jīng)濟壓力和職業(yè)壓力而不愿意生育小孩。
專家對這件事的看法,其實還是非常中肯的,這兩大原因也確實是很多年輕人拒絕生育的主要原因,只不過專家的建議未免有些過于“簡單粗暴”。
給生孩子的發(fā)薪水,那么該如何發(fā)?誰來發(fā)?是給女性發(fā)還是給家庭發(fā)?等等諸多問題相繼而來,所以建議歸建議,想要真正落實,恐怕沒有那么容易。
而且,與其直接一步到位地考慮為生小孩的人發(fā)薪水,倒不如把眼前能落實的事情先落實一下,比如女性在就業(yè)時,因為需要婚育而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尤其是“已婚未育”女性,在求職大軍中的地位,真的是卑微到塵埃里。
還有就是子女的教育經(jīng)費,筆者看到過一張很有趣的圖,上面是一對家長坐在桌子邊上,桌子上是一摞一摞的錢,配文稱:如果我的家長沒有生下我。
雖然只是一張調(diào)侃,但也確實是很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子女教育經(jīng)費也是讓很多年輕人,對于生育這件事感到退卻的原因之一。
從幼兒園開始,園費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等學生步入小學,雖然是義務教育,但是家長需要為學生支出的教育經(jīng)費,卻是一點沒少。
而且到了小學之后,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考慮為學生報名興趣班,甚至有些家長可能會為學生報名多個,雖然課外輔導班非強制,但是當學生看到同學會唱歌會跳舞會樂器,而自己因為什么都不會而感到自卑時,當家長的,也只能勒緊褲腰帶,咬咬牙也要給學生報名了。
然后還有初中、高中,然后再到大學,再加上讀研也開始有“高考化”的趨勢,所以年輕人不是所擔憂的也不僅僅是在生育,更是在養(yǎng)育上。
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也是影響年輕人婚育觀的一大“間接要素”
除了以上比較直接的原因以外,大學生就業(yè)壓力其實也在間接地影響著這代大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當一份工作帶給自己的回報,只能維持溫飽時,畢業(yè)生們自然而言,也就不想去考慮其他的事情了。
甚至很多工作還主張什么“996是福報”,工作996了,哪還有時間去照顧、陪伴、教育子女?所以這些其實都是影響年輕人婚育觀念的原因。
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年輕人的壓力所在,但是提出的建議卻太過理想化,與其建議這些,不如把眼前一些能解決的事情解決掉。
解決了大家的后顧之憂,大家才能從根本上接受這件事,發(fā)薪水,總讓人覺得有些“假大空”,而且如果發(fā)薪水是一項社會福利的話,那是不是對承擔這部分錢的人,也不公平呢?
筆者寄語:
雖然“給生孩子的人直接發(fā)薪水”這樣的建議,讓大家覺得無法實現(xiàn),但有專家愿意站在我們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至少是個很好的開端,希望未來,隨著各方面福利制度的逐漸健全,大家的難處都能從根本上獲得解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