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開播當天,“寧靜那英打起來”便沖上了熱搜。
但是相比初代浪姐,此時的寧靜和那英則更像是在鬧著玩。
非常明顯的一個細節是:寧靜在選人的時候,故意演得很浮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寧靜參加《乘風破浪》
此時小隊長只剩吳莫愁和于文文沒有確定歸屬,那英開門見山說自己喜歡吳莫愁,然后寧靜一撩頭發,故意擺出一副高姿態說,她兩個都喜歡。
我們都知道,高級的表演是克制的。
我們也知道,寧靜是個非常出色的老演員,她一定也是懂這些的。
所以,如果寧靜是在“真打”,那么她完全可以更平靜、更誠懇地說她認為于文文更像年輕時的她。
可是,如果寧靜克制了,那么觀眾就會以為寧靜是故意在那英面前秀情商。
為了讓觀眾看懂寧靜并不是真的想顯示自己比那英更會說話,寧靜才選擇了更浮夸的演法。
而“克制的演法”又是什么樣?就像那英這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英參加《乘風破浪》
那英對于文文說話時,基本上都是這樣一臉嚴肅的。
當一個人很嚴肅地跟你說話時,你就更容易相信他所說的話。
可如果寧靜是演的,那么那英也一定是演的。不可能存在“寧靜在演而那英來真的”這種情況,否則豈不成了節目組有意給那英挖坑?
別忘了,上一季的那英,那可是個搞笑女。
所以說那英也在演。一個搞笑女,在表演嚴肅。
如果她也用浮夸的演法,跟寧靜一起浮夸,那么這場戲就砸了。
你得讓觀眾半信半疑,這樣才能讓觀眾感到“那個熟悉的浪姐又回來了”。
所以,那英負責信的部分,因為她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耿直的。
而寧靜則負責疑的部分,因為她在綜藝里的表現更偏重于老謀深算型。
其實,這種分工在節目一開始,就已經顯現出來了。
當時寧靜問那英,你會拐彎抹角嗎?那英說她不喜歡,然后寧靜一拍桌子,“我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寧靜參加《乘風破浪》
注意到了嗎?寧靜在此處依然選擇了浮夸式的表演。
當眾、主動、大聲承認自己會拐彎抹角,這種浮夸式自黑,與前面提到的那場浮夸式秀情商的初衷是一樣的。
寧靜用了兩次浮夸式表演,就是在暗示觀眾:我們是鬧著玩的,別太當真。
我們再把視角拉大一點。
謝娜問寧靜和那英,你們為什么要再次參加《乘風破浪》。
你看這問題問的,就好像這倆人是上趕著回來似的。要不是你們主動去請,人家能回來嗎?尤其寧靜已經以體力不支為由,公開表示退團了。她再回來,外界會怎么說她?
所以說,不是寧靜和那英需要重新“乘風破浪”,而是《乘風破浪》的重新崛起需要寧靜和那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英和寧靜參加《乘風破浪》
《浪姐》這個節目,看點無非就是兩個:一是社交,二是舞臺。
浪姐里面有好多唱跳都很業余的人,如果觀眾真想看舞臺,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音樂類綜藝來得到滿足。
所以,《浪姐》最大的看點就是社交。
30+女星的社交,要比那些青春選秀節目好看得多。因為浪姐的閱歷更豐富,所以她們的性格差異和情商差異也更大,風格也更多元。
成熟女性社交,是初代浪姐的成功法寶,也是二代浪姐不成功的首要教訓。
可是,經過了初代浪姐的“血雨腥風”,再經過二代浪姐的集體溫順之后,三代浪姐的整體調性將走向何方,還有沒有人敢站出來展現性格,就成了一件很難把控的事。
于是,讓寧靜和那英重回浪姐舞臺,讓她們來帶動新一代浪姐展現性格,便成為了一種思路。
的確是有點怪,但它可以保障成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節目組用字幕概括寧靜和那英的風格
從另一個角度看,兩次浮夸式表演似乎也是寧靜的一種求生欲。
第二季《浪姐》已經證明,只有那英的“直筒子”,還無法保證真人秀部分的精彩。必須再加上寧靜的“兜圈子”,才能讓“修羅場”多起來,從而讓流失掉的觀眾再回來。
可是,從初代浪姐中走出來的寧靜,見識過場外輿論有多兇殘。
所以,她一方面要完成“角色需要”,另一方面也不太希望再次引火燒身。
尤其是在“清朗”的大背景下,既要節目好看、有話題、有熱度,又不能引起監管部門的不滿,這就更需要克制、更需要演技。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寧靜其實肩負了更重的責任。
如果說,請回寧靜和那英是節目組的一種“人算”,是在按圖索驥地去復制成功經驗,那么,三代浪姐的開局表現,則更像是一種“天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左至右依次為:于文文、黃小蕾、王心凌、阿雅
恐怕沒有多少人會猜到,于文文這樣一個小透明,竟然會成為首期《乘風破浪》表現得最有冒犯感的姐姐。
同樣令人意外的是,王心凌竟然會是三代浪姐第一個成功翻紅的人。
再加上頻繁輸出金句的阿雅,以及性格開朗的黃小蕾,三代浪姐五彩斑斕的開局讓人感到,即使沒有寧靜和那英,似乎也行。
這大概就是自助者天助之的跡象。
當節目組愿意并努力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時,好運氣也一并回來了。
很高興,浪姐又“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