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發生,在汽車橫行的年代,其實并不稀奇,所以,一則交通事故想要獲得社會輿論的關注,需要符合幾個要點,才有可能成為熱點。比如車輛品牌,比如司機身份,甚至是性別都有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待遇,比如傷亡者的身份。
從某種角度分析,每一起交通事故,應當純粹從交通事故的本質來進行分析,這些無關因素,原本都是毫無意義的存在,不過,現在的輿論環境,卻偏偏將這些無關因素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去吸引他人的眼球,從而導致對交通事故本質有了完全不同的判定,期望用輿論干預司法的意圖十分明顯。
以發生在南京的一起車禍為例,雖然發生了人身傷亡事故,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這就是一起交通事故,較為嚴重的交通事故而已,由交警來根據現場判定責任,然后根據事故責任比例來承擔賠償即可。
但是,在事故中傷亡的,是一名5歲的小女孩,這倒并不是關鍵信息,關鍵的是,肇事司機為東航飛行員。這個人物和單位,就很符合熱點新聞的要件規定,所以,一旦發生在網上,就很容易被炒作起來。
只是目前看到的很多內容,都是女孩家屬的發聲,大致有幾個哭訴的點,一是覺得肇事者未道歉,二是東航沒表態。
對于事故同等責任,女孩家屬并不認同,不過,從目前女方家屬片言只語的描述來看,這樣的判決結果,確實不公平,對司機不公平,因為感覺女孩及其監護人責任更大一些,司機次要責任可能更加合理一些。
按照女孩家屬的描述,女孩從車上下來,然后橫過馬路,導致其被撞。過馬路走斑馬線,這是最基本的道理,如果走了斑馬線,肯定會在其親屬的描述中大書特書,但是目前無法看到一丁點的表述,可以判定女孩不按規定橫過馬路的行為,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不過,因為發生了傷亡,交警會在同情原則的驅使下,適當地減輕傷亡者的責任,所以才會有了同等責任的判定。
目前網絡的所有信息來源,都只有女孩家屬,而我們的很多媒體,也都在偏聽偏信中,所以,才會導致對司機的無端揣測。說實話,誰碰上這件事情,都無法平復,好好地開著車,突然有人撞向你,司機自己其實也是個受害者,所以,輿論不要過于苛責。加上其身份特殊,不能由著性子來,暫時不吭聲,只是有其自己的苦衷而已。
至于說司機家屬在社交平臺上對女孩家屬進行攻擊的言論,翻了很多對此報道的文章,只有女孩家屬的轉述,并沒有看到任何實質性的截圖之類的證據,是否真的攻擊了,那就很存疑了。只能依據一般的情況來想,這種情形之下,女孩家屬如果沒有過激的行為,對方不會無緣無故開始攻擊女孩家屬吧?所以,猜想之下,還是有來有往,顯得比較合理一些。
對于一起交通事故,無論雙方對錯,最重要的就是依據法律來進行公正的裁決,這起交通事故也是如此,女孩家屬的叫屈,不僅是對責任事故,還要求對方道歉之類。作為有人去世,得到道歉似乎天經地義。但是從事故責任劃分來看,即便不看我之前的分析,只是看交警的判定,一人一半的責任,那么對于司機,女孩家屬你為什么不道歉呢?畢竟,您還占著一半責任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這么簡單。
至于東航被卷入其中,純粹是這個網絡時代網絡暴力的典型象征。一個員工,非上班期間,出了一起交通事故,社會輿論一窩蜂地要求東航公司表態,這不是有病的表現嗎?員工在8小時以外的吃喝拉撒,單位難道還要事無巨細一一管理到位,試問全天下,有幾個單位能夠肩負這樣的職責。
說到底,就是一個交通事故,一切按照法律流程和程序來辦理就行,別用場外因素來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