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雜文摘編及賞析]余雜文全文
余,中國當代文化史學者、作家、散文家,中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是“2006首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1968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
半個世紀前,一位神秘的外國老人住在里斯本的一家古老的客棧里。他深居簡出,拒絕拍照,不接受采訪,只以老人的身份過著純粹孤獨的生活。
老人走過很多地方,偶爾在這里落腳。他觀察著厚厚窗簾后面的街道,在和極少數朋友的交往中觀察著城市的狀況,準備一路做決定。沒有人知道這個決定的內容,但也不知道他會在哪里公布。
葡萄牙,里斯本,老客棧,對于這個老人來說,無根無愛牽扯其中。他本該悠閑的走過,無影無蹤,卻最終留下,不忍離去。
他知道自己已經慢慢接近了決定。
就連他自己也很驚訝,它怎么會在這里。
人們直到他去世才知道,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級文化基金會將在這里成立,凈資產達18億美元。他叫顧本江。
從此,葡萄牙不再是原來的葡萄牙,里斯本也不再是原來的里斯本。
本江先生哪來的這么多錢?原來他是波斯灣石油開采的早期推動者。他證明了波斯灣有豐富的石油儲量,深知石油在20世紀的重大意義,于是他周游世界,認真動員他們開采石油。如果動員有效,他會幫忙設計開采規模,聯系國際市場。作為對他積極晉升的獎勵,他在每個采礦計劃中都獲得5%的股份。后來成了規矩,大家都叫他“百分百五先生?!?/p>
乍一看,5%的比例不大,但是試想一下,波斯灣有多少石油,20世紀需要多少石油,在如此巨大的財富洪流中,如何把5%壓在一個人的身下。
本江先生面對自己的巨額資產,想做幾件事,一是弘揚教育,二是弘揚藝術,三是弘揚科學,四是弘揚慈善。原來他當初推動石油開采只是一個淺薄的目的,背后隱藏著這四項事業。這四項事業足以證明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要實現這四項事業,必須建立一個基礎。葡萄牙里斯本,從便利性和影響力上來說,是沒有資格成立基金會的,但是古本江先生看中了它的簡單、寧靜和好客。
得益于古本江基金會,一向貧窮的葡萄牙不僅能源源不斷地獲得大量的文化教育經費,還能成為國際文化交流和文化援助的焦點。在全球很多城市都有古本江基金會的辦公室、科研機構、文化館、圖書館,包括巴黎、倫敦,但總部在里斯本。這是一種怎樣的文化勢頭。
希望這件事能激勵全世界所有有志于文化建設的市長們——文化是無界的,在世界各地游蕩,所以一個城市的文化集中度主要取決于它的吸引力,而不是生產力;文化吸引力的出現,并不一定導致大師云集、流派紛呈。暫時不具備這個條件的城市,一定不要在這方面鼓勵別人,只認真愛護環境。一個適合文化人生活、適合文化流通的環境,其實就是一個健康平和的人文環境;在真正的大文化落地生根之前,虛張聲勢,夸大一些自己城市已有的文化主題,會排斥流浪的文化力量。所以,當市長們向潛在的文化力量介紹這個城市的文化優勢時,其實是在排斥他們。不是學者之間互相鄙視,同行之間互相排斥,而是任何一種盛行的文化力量都有自己的獨立性,都不想成為現有主題的附庸。本江先生選擇里斯本,至少有一半是因為這座城市的文化空精神;對于一個城市來說,最好的文化建設是機制,是氛圍,是關系,是超越空的策劃能力和投入能力,而不是作品。本江先生把這一切都留給了里斯本,而不是留下一堆作品和幾首詩。
古江基業大廈矗立在古本江公園,占地面積大,設備先進。我們去的時候,它正在裝修。在大樓正門右側的花壇里,有一尊顧本江先生的塑像。雕像面向街道,前面有警衛圍欄,無法靠近。
我站在街上看著他的雕像,立刻飛往我幾年前去過的波斯灣。這里曾經是古代文明的滋生地,但早已年久失修,最近的災難也與爭奪石油有關。我在巴比倫廢墟中看到過幾千年前鋪設的柏油路的殘余??梢姽糯拿鞯膭撛煺邆円舶l現了石油,但他們無法預料到這種地下液體燃料會點燃無盡的戰爭。結果和古文明一起被世人嘲笑。
今天我們知道,僅僅通過一個人,古老而悲傷的土地就發揮了百分之五的力量,滋養了現代文明。
又想起了他的孤獨。里斯本的老客棧,一個閉門不出的外國老頭,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去了哪里。哪怕是一件跨越千年的大事,哪怕是一個連接萬里的壯舉,如果它屬于文化,它總是由一個老肩來承擔。
像非法運輸者,像逃犯,一路躲閃,一路暗訪,尋找信任的地方。委托的決定總是寫在遺囑里的,所以注定無法活著解釋一個人一生的文化意義。
一旦你離開,它會順便澄清波斯灣和里斯本可能發現的文化意義。
從意大利到奧地利,我們知道我們從南歐進入了中歐,我們的眼光肯定會有一點變化。
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當然不同于一個小鎮。雖然它的歷史不長,但它有很多文化。100多年前,一位旅行家評論說:“在維也納,抬頭低頭都是文化?!辈恢肋@句話的意思是褒還是貶,看起來明明是褒實則貶,因為所有的展示文化都堆得太密了,真的讓人很累。接下來的評論是明確貶義的:“生活在維也納,每天都很難離開?!边@個評論最好的例子就是貝多芬,他其實在一個城市里搬了80多次,80多次都沒有離開過??梢娋S也納真的有些魔力。但這種魔力更具體到貝多芬身上,就是當時音樂城的觀眾整體氛圍。
今天,這種魔力被凍結成一種重復的紀念,藝術不再有蓬勃的創作勢頭,公民不再有強烈的發現熱情。維也納所有關于藝術大師的接受度、受歡迎度、被忽視度的傳說,只會永遠成為傳說。當然還是有內涵和氣勢的。但沉重的文化負擔使其陷入了無處不在的程序化追悼集會,自身的社會經濟發展又使其無法像巴黎、倫敦、柏林那樣為程序化追悼注入實質性的現代精神,因此顯得沉悶而困倦。奧地利人明白這一點,所以早就開始了對維也納的審美背叛和生態背叛。
奧地利的當代風格在維也納之外,甚至在“維也納森林”之外。我們應該走得更遠一點去尋找,去那些原本被認為是孤獨荒野的山區鄉村,去因斯布魯克到薩爾茨堡和林茨的山路。找小路的時候,要盡量走小路,最好停一會兒。
奧地利多山的鄉村不僅背叛了維也納,也背叛了作為歐洲支柱的海洋文明。整個國家都不能四面碰海,會給交通、貨運、氣候、風景帶來太多的限制,但他們的國歌第一句就驕傲地宣稱:“高山之國……”。它是歐洲的異類,極大地豐富了歐洲。
奧地利多山的鄉村讓我懷疑自己到底是喜歡山還是喜歡水。這里的“喜歡”不是指偶爾拜訪,而是長期停留。偶爾到處都能看到一點小美,但是認真呆著就不一樣了。為了方便最好住在平原,但生活不全是為了方便。無論是在水邊還是在山上,都會有一些不便,甚至一些重大的災難,但相比之下,山里的麻煩更多。從外面看,它像一座好山。如果你住在它的窩里,你很快就會覺得閉塞、局促、顛簸、嘈雜。這個生態圖像正好與水邊相反。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藝聲的大家族一直可以離開山區,但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水。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之前做的關于生活環境的夢大多與水無關。
然而在我面前,奧地利顯然擺脫了大部分的山居弊病,這讓我很驚訝。
首先是圖像凈化,這是山區最難做的。他們的解決辦法是在整個山野和山坡上種上地毯般的天鵝絨草,或者把整齊的森林改造成和諧的顏色,絕不雜亂無章,也不跳躍。結果第一眼看去,完全純凈美好,抹去了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這也抹去了山對人的心理封鎖,留下了一種開闊的神韻,如浩瀚的波濤,靜謐的云海。海邊的好處就這么多,但是比海邊更安靜,更安全。
其次,人類軌跡的趨同。當然,被整治過的草原和森林都是人為造成的,但人類的痕跡是完全隱藏的,只有自然力被充分發揮出來。雖然所有的農家樂都精致玲瓏,但都采用純天然的顏色,或原木色,或灰褐色,或深黑色,沒有其他顏色。在形式上也追求板房和茅草屋的效果,從不炫耀任何花哨,甘愿被大自然掩蓋和埋沒。這種情況和中國農村大不相同。由于中國長期貧困,所以一直提倡“斗天斗地”,總想在地球上留下一個很有特色的人造印象,或者至少畫一些標語。到了改革開放的時候,農村快速致富,卻匆忙樹立了大量混亂華麗的致富形象,把人的生命凌駕于自然之上。奧地利意識到,人只有收斂自己,才能享受到最完美的自然,鄉村的最高魅力就是自然。
有人說,要達到奧地利鄉村的境界,需要經歷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即在繁榮之初,要充分開發人力資源,等到繁榮到一定程度,提高教育水平和審美水平,然后人們才會有所收斂。這個過程也可以稱為“低級歸化-非歸化-高級歸化”的三段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人們應該努力避免第二段的彎路,即“非自然”,在自然化的原則下,盡力使山區農村從低水平走向高水平。這是因為進入和擺脫“非自然”需要大量的金錢,最終會對自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但要跳過這個階段并不容易,這取決于農民自身的文化教育水平,以及資深設計師的介入和指導。奧地利的山區農村,根本看不到那種“非自然”建筑被拆除后留下的任何痕跡。顯然他們沒有走太多彎路,用最節儉的方式達到了高級歸化狀態。
即使在奧地利的山區農村,你也幾乎看不到那些自以為非常熱愛自然風光的城市居民的印象,他們卻用醒目的別墅和度假村破壞了自然風光。我們身邊很多城市人不知道,當他們把“回歸自然”的口號付諸實踐時,其實是在騷擾自然。他們為了尋求一個山野的窗口景觀而帶來的建筑風格和材料與山野的質樸自然格格不入,結果是整個山區農村的審美生態被一點一點地侵蝕。一定有許多城市居民住在奧地利這樣一個美麗的山區國家。他們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