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強音》閱讀練習及答案
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強音
一部文學作品越是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就越會產生能夠觸動全世界人民心弦的共鳴。
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實至名歸。
瑞典文學院的獲獎評論使用了為莫言量身定制的魔幻現實主義概念,融合了民間故事、歷史和當代。國際輿論普遍認為,莫言的作品展現了獨特性與世界性相結合所產生的文學魅力。
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總是體現出獨特性與世界的深刻辯證關系。莫言作品在世界上的獨特性在于其濃郁的中國特色。莫言的寫作植根于中國,植根于中國的歷史和現實。莫言作品的獨特性令人欣慰地被世人所了解。優秀作品所體現的精神追求,其實可以看作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文明能夠從文學中獲得發展進步的動力的原因。
在談到中西文化差異時,瑞典著名漢學家魯道夫說:我們都是人。歸根結底,我們有相同的需求,相同的喜怒哀樂。每個人都有他的獨特性,每種文化都有它的獨特性。但我相信,唯一性還是建立在普遍性的基礎上,甚至可以說,唯一性是普遍性的具體體現。莫言自己說,他的小說描寫的是廣義上的人。總是站在人的角度,總是寫人。我覺得這樣的作品超越了地域、種族、族群的限制。莫言獲獎表明,一部文學作品越是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就越會產生能夠觸動全世界人民心弦的共鳴力量。一部文學作品越是植根于中國人民生活和民族傳統的深厚土壤,就越能產生世界影響。只有那些貼近中國現實、貼近中國人民生活的作品,才能永遠站在世界文學的舞臺上。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現代化發展迅速。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其文化也在空之前繁榮過,世界范圍內出現了重新認識、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潮。隨著大量中國作家作品被譯介到國外,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之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頻繁互動和交叉影響。作家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顯然只是時間問題。瑞典日報在刊登莫言的照片時,特意加了“中國之聲”的標題,稱莫言獲獎預示著中國和亞洲在世界上文化和經濟地位的上升。澳大利亞外長卡爾說,對中國人來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就像把宇航員送上臺灣[/k0/],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中國崛起的重要標志。一些媒體還將這一消息與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聯系起來,認為這是中國全球軟實力戰略的成功。
國家的繁榮與精神產品的影響力成正比,中國文學已經向世界傳遞了強大的腳步。來自世界的積極回應向人們表明,在輝煌時代不斷涌現的中國精神產品,能夠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下列說法之一與原意不符
A.莫言獲獎表明,一部文學作品,只要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只要植根于中國人民生活和民族傳統的深厚土壤,就會產生能夠觸動全世界人民心弦的共鳴和影響。
B.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從文學中獲得發展進步的力量,是因為優秀作品中體現的精神追求可以被視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C.莫言認為,他的小說描寫的是廣義上的人。總是站在人的角度,總是寫人,這樣的作品超越了地域、種族、民族的限制。
D.隨著中國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文化也在空之前繁榮起來,世界范圍內出現了重新認識、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潮。
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原意的是
A.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于人的差異。每個人都有他的獨特性,每種文化都有它的獨特性。
B.只有那些貼近中國現實和中國人民生活的優秀作品才能永遠站在世界文學的舞臺上。
C.隨著中國作家的大量作品被翻譯和介紹到國外,以及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頻繁互動和交叉影響,中國文學的影響力將不斷上升。
D.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無疑提升了中國乃至亞洲文化和經濟的全球地位。
3.以下理解和分析,與原文內容不一致的是
A.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當代相結合的獲獎評論,是國際輿論對莫言作品展現出獨特性與世界性相結合所產生的文學魅力的肯定和認可。
B.莫言作品的獨特之處在于,他的寫作根在中國,中國的歷史和現實都充滿了中國特色。
C.文化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傳播,能夠被彼此理解和認同,是因為我們都是有著共同社會制度的人類。歸根結底,我們有相同的需求,相同的喜怒哀樂。
D.莫言獲獎無疑是世界的積極響應,將推動中國出現輝煌時代的精神產品,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閱讀答案
1.A
2.D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