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水夾子鏡子_兩個水夾子鏡子,兩座橋落下彩虹詩欣賞
【詩句】兩水夾一鏡,兩橋落彩虹。
【出處】唐李白《秋》鄧宣城謝朓北樓。
【含義】二水:安徽皖西、莒西。夾:宛西、莒西在宣城東北,這“夾”住了宣城。明鏡:形容水是清澈的。雙橋指的是鳳凰橋和濟川橋。
這就意味著:宛西、莒西如水晶般清澈的鏡子環繞著宣城,鳳凰、濟川橋如兩道彩虹橫臥在鏡中。后來用來贊美山清水秀。
【賞析】宣城莒溪與宛溪交匯處的潺潺流水,清澈如鏡。橫跨溪流的鳳凰橋、濟川橋倒映在秋水中,色彩如五彩繽紛的彩虹。此時詩人登高遠眺,看到的是秋天江城耀眼、絢爛、迷人的魅力。該詩想象力豐富,比喻新穎奇妙,用筆生動空,其如畫美景之美令人嘆為觀止。
[全詩]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咎啤?。李白。
河里風景如畫,晚上山上看起來陽光明媚空。
在兩條河流之間,一湖一湖的像一面明亮的鏡子;河上的兩座橋看起來像從天而降的彩虹。
橘林柚在炊煙的冷煙中映襯;秋意無邊,梧桐也已顯得蒼老。
除了我,誰還會想起北塔,迎秋風,謝小姐?
[欣賞]
宣城即現在的安徽省宣城縣。謝朓北樓,是南齊詩人謝朓擔任宣城縣令時修建的私人住宅,稱為“北樓”或“謝公樓”。唐朝時改名為“張蝶樓”。宣城北十里是著名的敬亭山,峰巒疊嶂,明麗秀麗;城市周邊的宛西、莒西,一清二楚。李白一生多次游覽宣城。這首詩是李白天寶十三年(754年)再訪宣城時所作。
我們開門見山:“河水如畫”,用“如畫”四個字高度概括了宣城美麗的自然風光。這是李白爬樓梯后環顧四周的整體感覺。仿佛還沒來得及仔細看,就已經很熟悉了,但每次都被絕對不同特點的風景淹沒。他不禁發出一聲贊嘆:啊,太漂亮了。江城真的像一幅畫!下面五句話一層一層勾勒出點畫“如畫”的具體內容,仿佛在向我們展示一幅幅水墨畫。
詩人一爬樓梯,自然先環顧四周。宣城位于一座山的中部,四面環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美麗蜿蜒的山峰,順理成章的是“夜晚陽光明媚空”。“山夜”是指進入秋天的山,已經失去了夏天的蔥郁和青翠。然而,山影的陰霾,在明媚秋日空的天空映襯下,卻是一片黑暗與靜謐,另有一種動人的風景。
"兩水夾一鏡,兩橋垂彩虹."“兩水”指的是宛溪和巨溪兩條溪流,在城市周圍匯合。秋天來了,小溪越來越清澈,像一面鏡子。還有李白的詩“雙溪倒映天,如鏡湖”,也是指宛西、莒西。“雙橋”指的是溪上的鳳凰和濟川二橋。從亭子里望出去,詩人居高臨下,橋的影子倒映在如鏡的溪水中。它虛幻而神奇,就像從天而降的兩盞七彩霓虹燈。
詩人引導我們的目光從山到水,從遠到近,最后落在綠樹掩映的小家園上?!叭藷煛笔侵笜渖系膹N房煙囪冒出的煙,如絲、卷須,籠罩在屋前屋后的橘柚樹上。這里的“冷”不是冷,是指秋天,下一句是“秋老梧桐”。“秋色”不僅意味著橘柚成熟了,也意味著梧桐樹葉子變黃了。詩人對“秋色”的感受很多:漆黑的山,清澈的水,空高的天,流動的風和空里涼爽的空氣,甚至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情緒等等。詩人沉浸在秋天的氣氛中。梧桐的葉子又寬又綠又厚,黃色很醒目。似乎詩人唾手可得。事實上,他抓住了自然界最微妙、最典型的變化,把景物一一描繪出來,把藏在內心深處、無人理解的感情一點一點地傾訴給讀者。就這樣,最后的對聯突然從寫景變成了抒情,就不會讓人覺得突兀了。
“誰看了北樓,風一吹就謝?!敝x朓是李白非常崇拜的詩人,李白背過這位前輩詩人的詩十五首。這次故地重游宣城,面對謝朓曾經贊嘆的美景,詩人的思緒自然聯想到這位古今始祖,深有感觸:現在誰還記得謝朓,誰建造了這座北樓?人們可能已經忘記了,但只有我仍然深深地想念著他。由于李白的政治失意,自然要去樓里吊唁。但這首詩的前六句都是關于風景的,鏡頭在動,卻是靜態的描寫。最后每一幅畫面都彌漫著淡淡的憂傷,讓眼前流動的風景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