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篆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棒ξ摹蹦藫?jù)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chǔ)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于《說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二、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chuàng)。秦始皇滅六國,統(tǒng)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yīng)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tǒng)一。乃命臣工創(chuàng)新體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shù)日增,這是應(yīng)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占有重要地位。
小篆按線條特點來進行比較,一般也有兩類:
1、玉筋篆:筆劃豐腴如玉筋的篆書,指“小篆”。筋,一作“著”,即筷子。“玉筋篆”的代表書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陽冰。
2、鐵線篆:筆劃纖細如線而剛勁如鐵的小篆,如唐·李陽冰《謙卦碑》。“鐵線”之名,一說取象于“鐵線草”。其葉柄細長而黑,有光澤,似鐵為之。
三、按文字發(fā)展的演變,根據(jù)朝代來劃分,有以下分類:
1、夏篆:傳說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稱也。從考古實物來看,尚未發(fā)現(xiàn)確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則必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會夏篆之說,凡此種種,皆依托之偽說。
2、周篆:周代的篆書,指鐘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系統(tǒng)文字。因小篆又稱'秦篆',故大篆對稱'周篆'。
3、秦篆:即“小篆”。唐·張懷瓘《書斷》卷上“小篆”:“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皆同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清·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秦篆簡直,如《嶧山》、《瑯琊臺》等碑是也?以李斯所書為代表。”
4、漢篆:漢代的篆書。多為小篆,而體格近方,筆法近隸。一般在莊重的場合和金器上使用。
5、唐篆:唐代書家所寫之篆書。有大、小篆多種,以李陽冰為代表。
6、清篆:清代碑學之風大盛,取法秦漢,對篆書的書寫進行了大膽的改革,一改唐代以后篆書因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勢和風氣,鄧石如、吳讓之、楊沂孫、趙之謙等人皆是篆書高手。
具體的刻法是:用刀角切刻下去,“點”以刀上鋒側(cè)勢切刻,“橫”以刀鋒由右向左下行刀,下刀時略重,“豎”下刀時略重,“轉(zhuǎn)折”一般單刀刻,轉(zhuǎn)折處分兩刀完成,有時看起來像一刀。懂得單刀楷書邊款刀法后,多臨多練即可掌握。至于行草印款可取法鄧石如、吳讓之,魏碑可取法趙之謙,篆書可取法吳昌碩諸家。
印款的創(chuàng)作應(yīng)注意兩點:一是文字可記事、記興、記時,也可發(fā)表藝術(shù)體會與見解,但文句要清雅有味;二是印款的章法與形式要考慮與印面搭配的效果,使其相得益彰。
邊款刻制的方法,大約可分三種:切刀刻、沖刀刻、劃刻。前兩種所用的刻刀是平口雙刀,后一種是用三面刃的尖刀刻成的。
用切刀法刻邊款,是一般篆刻家最樂于使用的方法,刻制時持刀如持毛筆狀,將刀口右側(cè)著石,用力下切,如刻「點」,則純以右邊刀尖下壓并向左上方略抬而成,自然形為一小三角形。刻「橫劃」,則將刀口放平,以右邊刀尖下壓,并稍向左前方推動,便成為一個弦長鉤短的不等邊三角形,而弦的部份,往往是平的或略向上揚的,與書法的橫劃一樣??獭钙病沟臅r候,與橫劃相同,但用刀的方向不同,是由右上方著刀下壓,向左下方略推即可?!肛Q劃」的刻法是由筆劃開始處入刀下壓,如劃短則一刀可成,劃長則漸向下沖移,至筆劃盡處為止。刻長劃多兼用沖刀,尤其是長的直劃,常常如此。刻「鉤」則除刻直劃如上述外,并另起一刀,由直劃下端著石,向左前方推動,自然便連成一鉤??獭皋唷苟嘟栝L「點」為之,由下方向上刻,使長點之虛尖,對準應(yīng)連接的部份。如必需刻成一捺時,則由長點之下端,另起一刀,用刀口左面刀尖對準長點盡止處,而向右方壓切,則虛尖在右方,而形成捺的形式。
沖刀的刻法,與切刀著力點大致相背,拿刀的方法也不一定與切刀法相同,大多用「推刀」的刻法來刻。如刻一橫,切刀著力在右下角,刀也是從右下角入,但沖刀法則由左邊處處入,向右面實處沖刻。切刀法刻出的筆劃宜短,而沖刀法刻出的筆劃可長些。切刀法是石不動而刀動,何雪漁、丁敬身便都如此。沖刀法比較雄厚疏落,而切刀法則整飭工穩(wěn)。
切刀與沖刀之外,有直接用尖刀劃刻成字的,刻法與寫字相同,但用的刀是三面刃(或四面刃)的尖刀,因為用這種尖刀來刻的邊款,大多是草書,刻時腕力要強,方能與寫字一樣,使轉(zhuǎn)向背,均能刻出。清代的鄧石如、吳讓之便是能手。但也有先以莫書寫在右側(cè)上,再用沖刀的方法刻出的。
謝謝邀請。學小篆可以臨習的碑帖很多。李斯的嶧山碑、東漢袁安碑袁敞碑、李陽冰三墳記、皇象的天發(fā)神讖碑、秦刻石三種、鄧石如、吳大徴、吳讓之、趙之謙等小篆均是各有所長,從哪一家入手都可以。嶧山碑秦刻石三種的風格是小篆的正宗,天發(fā)神讖碑用筆雄壯,易圓為方,個性比較突出。吳大徴基本上繼承了嶧山碑的特點,但由于書寫工具的發(fā)展,長鋒羊毫以及生宣的使用,使其筆畫上更加凝重穩(wěn)健。趙之謙、吳讓之的篆書也各自具備自己的風格特點。鄧石如的小篆兼具嶧山碑的規(guī)整,參以天發(fā)神讖碑的方勁,字形加長,用筆豐富,堪為集古今之大成者,因此初學小篆,以為以鄧石如法帖作為范本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