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這些文化遺產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寶貴財富,是我們祖先智慧和智慧的結晶,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對聯是獨特的文化遺產之一,是祖國文化藝術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讓我們來學習對聯。
余德全教授在《論聯通》中說:對聯的發展史,最難講的就是對聯的起源。對聯的起源是指對偶句最初作為一種修辭格從對仗中分離出來的時間。
對聯起源于何時,沒有確切的考證。但根據歷代考證和考證,可以確認對聯最遲在唐代就已存在。然后我們熟悉五代統治者孟嘗君,他在臥室門的符濤板上的題字& # 34;新年的余慶,春節& # 34;,指的是正文& # 34;符濤& # 34;(參見舒高)。很多人說這是中國第一副春聯,但真的是這樣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五代以后,到了宋元明。宋代出現了長壽挽聯,元代對聯記載不多。到明朝初期,由于朱元璋皇帝的倡導,對聯已經非常流行。"春聯& # 34;這個名字是朱元璋提出來的。據《贊云樓雜說》記載,朱元璋建立金陵(今南京)后:& # 34;除夕夜,官員或學者家的門上必須加一副春聯。"所以每年春節家家貼春聯。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俗。
到了清代,對聯的發展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階段,楹聯作家,如鄭板橋、紀曉嵐、祝枝山、徐渭等,都是著名的。從看過的目錄來看,書籍裝幀有好幾百種。如果把圖書館和私人收藏的不受歡迎的期刊和抄本全部找出來,估計有一千多種。此時的對聯數量不少于10萬副,且大多質量上乘。到了清代,對聯達到了頂峰,這不僅在其前后時代都是空前的,而且與同時代的其他文學形式相比也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如果說對聯在清代是最重要的,那就應該等同于& # 34;唐詩中的元曲& # 34;而且,也就是& # 34;清對聯& # 34;,并不過分。
楹聯,俗稱對聯,用在樹的柱子上,也叫對聯。后來,對聯成為對聯的雅稱。與& # 34;對聯& # 34;中間,俗稱& # 34;Pair & # 34,優雅的名字& # 34;對聯& # 34;其實三者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1)配對
在古代的基礎教育中,有一門啟蒙課——和解課。階級起源于何時,沒有考證,最遲在唐代。唐代是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課是寫詩和駢文的基礎訓練。對聯產生后,也是對聯的基礎訓練。但當時對聯不屬于正規文學,科舉不考,只能算是文人的游戲。對聯也有很多隨意性和戲謔性。上課最基本的就是結對。比如& # 34;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 34;是一對。就是一對,不管意思統一不統一,所以只要字面詞性結構對了,至于意思的連接,管它呢。即只要形式相連,不管內容如何。簡單來說,對子就是& # 34;但不掛鉤& # 34;。
對聯
是對聯& # 34;句子& # 34;還有& # 34;一個連詞& # 34;的總稱。"句子& # 34;是兩個沒有統一中心的互相配對的句子,而& # 34;一個連詞& # 34;在對偶的基礎上有一個統一的中心和主題。"對聯& # 34;把兩個名字組合起來,要求上下句既要形式上相對,又要內容上相關。這樣才稱得上對聯。
寫在卷軸上并掛在大廳柱子上的對聯
對聯用在對聯上,就叫對聯。后來,對聯成為對聯的雅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對聯都可以稱為對聯,對聯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學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因為是要掛起來或者直接貼在門面上的,貼個俗不可耐的對聯或者平淡無奇毫無價值的對聯還叫對聯,那就有點尷尬了。
只要對這些有所了解,就不用仔細研究了。
對聯的書寫格式
對聯(上下對聯)的書寫格式可以橫寫,也可以豎寫。實際上,通常是豎著寫的。豎著寫的時候,如果分成幾行,要注意上半部分從右向左寫,下半部分從左向右寫。上端要平齊,下端要短一些。讓整個對聯傳統化& # 34;門& # 34;字形,這叫& # 34;門字符對& # 34;。如果連詞比較長,一半連詞的字數是偶數,有時會分成兩行,字數相同。這種八字組合挺常見的,叫& # 34;畢木右& # 34;。
一般也有橫聯。橫額是指附在一副對聯上的條幅(橫條幅、橫條幅),一般只用于幾副必要的對聯。所謂& # 34;水平& # 34;,指橫寫的方式;"批次& # 34;,具有揭示和評論的意義,是對全聯主題的補充、總結和完善。所以橫向批評要聯系主題,要特別精煉(實踐中多為四字),還要考慮橫向與橫向批評的交替。橫線中的文字和內容也要避免與上下鏈接的簡單重復。批評應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不是畫蛇添足。"水平批& # 34;& # 34;虛擬金額& # 34;:不要直接寫地名,也不要用典故,也不要模擬場景,多一些文藝橫幅,比如南昌的王騰館& # 34;不朽的老亭& # 34;,紅樓夢& # 34;馮& # 34;、"杏幕在望& # 34;;"水平批& # 34;實際金額:地名、店名的橫幅,如& # 34;黃鶴樓& # 34;、"同仁堂& # 34;。
橫寫的書寫方法是從左開始還是從右開始,需要進一步規范和明確。按照傳統,橫批配豎批要從右邊開始。但由于現代漢語的橫寫格式是從左到右,所以我們經??吹降膶β摯蠖嗍菑淖蟮接覍懙?。對于這個,不用擔心,喜歡什么就用什么。
在我們的在線學習中,打字要橫。然后,橫寫時,前端要平齊,書寫順序從左到右。
(2)張貼對聯
貼、掛、刻對聯時,要注意: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此時要面向貼對聯的地方確定)。這種格式不能隨意更改。
對聯的標點符號
在當前的中國語境下,對聯應該使用標點符號。當它與書法相結合時,就另當別論了。
對聯是由兩對意義相關的句子組成的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這就決定了對聯的標點符號有其自身的特點,同時也決定了這種特點集中表現在對聯末尾的標點符號上。在對聯的末尾使用標點符號。一般來說,分號用在單句的末尾;在長聯中,對聯中一直使用分號和句號,在聯尾用句號為宜。至于一些表示特殊語氣的標點符號,可以用問號或者感嘆號。對聯一般不用括號、引號、省略號、破折號、書名等標點符號。在墻上或門兩邊貼對聯,不用標點。
以前的對聯,不管多長,都是一直寫的,沒有標點符號,留給讀者完全斷句。而長楹聯,邊讀邊斷句,既費力又難讀準。因此,人們點擊a & # 34指向斷句的地方(也就是屬于句尾的單詞旁邊或者一些有節奏的停頓)。、"或者& # 34;",意思是讀到那里暫停一下。這是原標點。而現代漢語的標點符號可以充分表達連詞的語氣。規則大致如下(上一段是通則,下面是例題):
①每副對聯字數不多。如果中間不需要停頓,就在上聯末尾標上數字,在下聯末尾劃上句號。比如九江甘棠湖燕水閣聯盟:
自古煙水??;
山和湖共用一層。
②如果每副對聯字數較多,中間需要停頓,最多在中間劃一個逗號,在上聯末尾標上數字,下聯末尾劃一個句號。如浙江紹興的蓬萊閣:
八百里湖山,知圖何年;
一萬盞燈,都屬于這里。
③如果停頓中間有分號和句號,則在上下聯末尾加一個句號。如成都望江樓聯:
地板有一百英尺高。到了山頂,睜眼直視我的浮云,晉江春意盎然。
過去有一千多年了。是個真正的才子,有自己的頭腦,哪管他儒學、書法、詩詞歌賦。
④不管在句中還是句尾,如果有疑問或者感嘆號,都要打上問號或者感嘆號。如山海關孟姜女聯盟:
秦安在嗎?長城建立怨恨!
金吉還活著!錢球玉明貞。
但是,雖然上面理論是這么說的,但實際操作中,有一種約定俗成的對聯標點法。不失為一個更簡單的選擇,那就是:
上下聯照例用標點,下聯尾用標點。=="連接。比如:
送風到云端==
把山拿走,把月亮背回來。
風聲雨聲讀書聲==
家事,天下事,什么都關心。
在古代,對聯大致可以分為詩詞對聯和散文對聯。隨著唐詩的興起,散文對聯被排除在外。
一般來說,對聯不拘一格,不避重言,不過分強調同一個詞性,又不失對仗。所以散文對聯不要成為正統。
對聯是對偶文學。萬物分為兩半,陰陽,彼此對稱。對聯語言和文字的平行性和對稱性在思維本質上與陰陽密切相關。用陰陽二元觀念來把握事物,是中國古代人的思維方法。
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對聯的哲學淵源和深層民族文化心理是陰陽二元觀念。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對聯是從古代詩文中的對句演變發展而來的。這一發展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眾所周知,對聯是中國最獨特的文學形式。它的獨特之處是什么?主要表現在結構和語言上。
這些對聯可以稱為& # 34;二元結構& # 34;風格。
標準的對聯總是由兩個對立的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叫做& # 34;上& # 34;,又名& # 34;句子& # 34;;后一部分叫做& # 34;底線& # 34;,又名& # 34;句子& # 34;兩部分成對,只有上聯或下聯,只能算半聯。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對聯的語言既不是韻文語言,也不是散文語言,而是一種追求對仗、充滿音樂性的特殊語言。
對聯這種特殊& # 34;語言──結構& # 34;這種方式完全取決于漢語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質。
這種& # 34;語言──結構& # 34;這種獨特性使得對聯的創作在構思、立意、布局、立意上都不同于其他文學形式。對于同一客觀對象和內容,應總是試圖從兩個方面和兩個角度去觀察和描述事物,并試圖把語言& # 34;整形外科& # 34;使二元對稱結構標準化。
人們常說對聯雅俗共賞,這話沒錯。詩歌高雅脫俗,一般人不敢自求多福,怕被寫成打油詩。而對聯,即使是家家寫的,逢年過節家家貼的,其實也是文學中最受歡迎的。然而對聯有俗,有雅,有雅。
對聯雖然規則簡單,形式純粹,但道術知識博大精深,無窮無盡,短小雋永,一字自然,但一個普通的手就能做到。長篇巨作更是繡花,宛若史詩,沒有大手是做不到的。
那些優秀的名勝古跡,會永遠發光;那些著名的哲理和格言流傳于世,永垂不朽;那些仁人志士的言行難道不是大度光明磊落,光彩照人嗎?
那么,如何確定對聯的上下聯呢?
除了從聯文內容上區分,更重要的是從聯文末尾的平調上判斷。對聯中嚴格規定,上聯最后一個字要濁音,下聯最后一個字要濁音。后人把這個規律稱為“始于始,止于始”。
必須指出: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 # 34;四聲& # 34;有點不一樣。
那么四聲是什么呢?會在下一篇筆記中逐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