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古代的狀元都是千軍萬馬里殺出來的,多數都是非常有含金量的才子。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要關注我哦。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3副文才驚世的狀元對聯,狀元之名,名不虛傳啊。
第1副對聯:一峰斜插水中,東是水,西是水;杰閣遙臨天外,上有天,下有天。
這副對聯寫的是云南洱東縣天鏡閣,作者是大明狀元楊慎。
楊慎博學多聞,才華橫溢,于正德六年(1511年)考中狀元。
楊慎所寫《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被《三國演義》引為開篇詞,可謂家喻戶曉。
天鏡閣在大理洱海東玉案山上,山勢到這里忽向洱海伸去,三面臨水,懸崖壁立,地勢險要,有山環吞海,澄海如鏡之勢。
楊慎被貶官到云南,在云南不少地方都留下了詩詞對聯。他這副對聯寫得就很有才氣。
對聯采用自對手法,具體說,就是“東是水”對“西是水”,“上有天”對“下有天”,此乃結構對仗也。
上聯寫天鏡閣的周邊山水,以水襯托山峰的獨立,畫面感十足,用筆經濟而有味。
下聯視角轉移,從周邊轉為了對天鏡閣本身的描寫。通過“上有天,下有天”的描述,體現“天鏡”兩個字,展示出天鏡閣在天外縹緲之意,增加了仙氣飄飄的感覺,韻味十足。
通讀此聯,我們第一感覺就是山、水、天、閣渾然一體,有一種飽覽美景的現場登臨感。
第2副對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這副對聯乃是明代狀元唐皋妙對朝鮮國王,絕對一出,驚動天下四海。
唐皋早年科舉,屢試不第,十分狼狽。
有人寫詩諷刺唐皋說:“徽州好個唐皋哥,一氣秋闈走十科。經魁解元荷包里,爭奈京城剪綹多。”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唐皋10次參加科舉考試,本以為自己穩穩拿下狀元,誰知道京城太多小偷(剪綹),每一次都把唐皋的狀元成績給偷走了。
唐皋不以為意,依然苦讀。據說,鄰居有一個漂亮的小姐,看中唐皋的才華,常常借故跑來見唐皋,對唐皋發出愛的約會。
但唐皋一心讀書,一直不理不睬。
某天晚上,這位小姐又跑到唐皋的屋外,舔破了窗戶紙,望著唐皋癡癡笑,想要和唐皋睡一覺。
唐皋依然鐵石心腸,把這位調皮的小姐給支開了。
第二天一早,唐皋把窗戶紙糊起來,然后在窗戶紙原本破碎的地方寫了一副對聯:“舔破紙窗容易補;缺損陰騭最難修?!?/p>
經過多年苦讀,唐皋終于在正德九年(1514年)科舉高中,成為了一名狀元郎。
唐皋時年46歲,可謂是一個大齡狀元了,這可真是守得云開見月明,讓人歡喜,讓人感慨啊。
后來唐皋出使朝鮮,朝鮮國王故意刁難,出了一個準備已久的絕對,以此夸耀自家文化不比大明朝弱。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說實話這個上聯的確很絕,根據漢字字形來做文章,讀起來還很通順,堪稱千古絕對。
然而,唐皋不愧有狀元之才,他指著朝鮮國朝廷上的四位大臣,笑嘻嘻說:“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p>
對聯不但運用字形特點,完全對上了上聯的刁難,還把朝鮮國的大臣說成小鬼,還擊有力,妙對無雙,瞬間讓朝鮮國的君臣啞口無言。
唐皋以對聯揚威國外,贏得了老百姓的贊譽:“真不愧是狀元啊。”
第3副對聯:今日正宜知此味;當年曾自咬其根。
這個對聯清代狀元于敏中給自己家菜園子寫的對聯。
于敏中出身官宦世家,從小有才名,于乾隆二年(1737年)考上狀元。當時于敏中才23歲,成為了整個清代最年輕的狀元。
我們看于敏中這副對聯,引用了《菜根譚》的名言,化用了“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的格言,用在菜園子倒是別有一番滋味。
在富貴之時,也要退開一步,不要被富貴權勢迷暈了眼睛,而應該感受青菜淡飯的日子。
憶苦思甜,想到當年咬菜根的艱難日子,想到如今的富貴榮華,對比之間,當有所感悟。
這副對聯看上去簡單,卻是于敏中結合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而寫成,說的都是菜的故事,其實全都是人生閱歷,大巧不工,令人佩服。
第4副對聯:先生真移我情,挹湖上清風,尚留弦外余音,曲中天籟;此地適如人意,訪漢南春色,恰有夾堤楊柳,隔岸桃花。
此聯同樣采用自對手法,弦外余音對曲中天籟,夾堤楊柳對隔岸桃花,選材精當,水平不凡。
對聯寫的是武漢的漢陽古琴臺,作者乃是清代狀元陳沆。
陳沆是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的狀元,擔任過四川道監察御史等官職。
陳沆最為人熟知的乃是《一字詩》:“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p>
除了一字詩,陳沆在對聯創作上也很有造詣。上面的對聯,歌詠的是“伯牙子期”的“知音”舊事,抒發陳沆游覽的感受。
上聯圍繞古琴臺的底蘊,從古代出發,重點寫音樂的迷人,寫古琴臺依然可以感受到前代的韻味。
下聯從眼前入手,寫如今古琴臺的景色優美宜人,體現作者游覽后的愉悅心情,余味悠悠,讓人同有感受。
對聯不但文字優美,對仗工整,而且融入真情實感,不顯斧鑿痕跡,真是狀元之手筆,令人嘖嘖稱嘆啊。
失業在家,寫文為生,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多多點贊、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這對我非常重要。我是真游泳的貓,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