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藥邂逅了詩詞······,下面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國學院網給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對您有幫助
中醫藥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中國古代史籍浩瀚,詩文精品數不勝數,其中一些“中藥詩詞”和“中藥文”風格獨特,構思精妙。
當中醫藥遇上古詩詞,會發生怎樣奇妙的化學變化?
—
—
中藥入詩
● 中藥:射干
奉和竟陵王藥名詩
南朝·沈約
丹草秀朱翹,重臺架危闕。
木蘭露易飲,射干枝可結。
陽隰采辛夷,寒山望積雪。
玉泉亟周流,云華乍明滅。
合歡葉暮卷,爵林聲夜切。
垂景迫連桑,思仙慕云埒。
荊實剖丹瓶,龍芻汗奔血。
別握乃夜光,盈車非玉屑。
細柳空葳蕤,水萍終委絕。
黃符若可挹,長生永昭晳。
沈約(441~513年)是南朝詩壇的領袖,他與任昉齊名,有“沈詩任筆”之謂。這詩描寫經過戰爭洗禮之后的深冬山夜的凄涼景象。詩中含有射干、辛夷、玉泉、合歡、葳蕤等完整藥名,還有隱伏藥名。
中藥入詩,宋代王安石、黃庭堅等詩壇大匠都寫過。既能入詩,當然可以入詞。
—
—
中藥入詞
● 中藥:白芷
生查子·藥名閨情
北宋·陳亞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 。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 。
分明記得約當歸 ,遠至櫻桃熟 。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
在這八句詞中嵌進了十味藥名,相思子、薏苡、白芷、紫蘇、苦參、狼毒、當歸、遠志、菊花、茴香,句句有“藥”而不牽強,委實難作,被人譽為藥名詩詞的“千古絕唱”。
辛棄疾也是用中藥入詞的一把好手:
● 中藥:連翹
靜夜思
宋·辛棄疾
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相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掠過半夏,涼透薄荷裳。
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黃。
南宋詩人辛棄疾以云母、珍珠、防風、沉香、郁金、黃柏、桂枝、蓯蓉、水銀、連翹、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輕粉、粉黛、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菊花等二十四味中藥名搭配在一起寫了這首詞。
稼軒還有一首《定風波》:
● 中藥:常山
定風波
山路風來草木香。雨余涼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風月費篇章。
孤負尋常山簡醉,獨自,故應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誰伴?只甘松竹共凄涼。
詞中內含木香、石膏、防風、常山、甘松。禹余糧(雨余涼)、桅子(知子)、海藻(海早)中藥名。
—
—
中藥入四季
● 中藥:天麻
春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遠志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找澤蘭。
● 中藥:菖蒲
夏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 中藥:茴香
秋
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 中藥:白頭翁
冬
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一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這是著名的中藥名四季歌,二十余味中草藥名嵌入詩句,仍能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文辭雅致,詩意優美,更可感悟中藥名包含的學問,極富情趣。
在古代中國人眼中,因為有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萬物才有了萌芽、生長、貯養、休息的生命節奏。
正因為生命有了這樣順應四時的律動,藥草才會產生陰與陽、寒與溫、升與降、浮與沉等相反相承的不同特性。
生長于天地間的本草孕育在四季不同的陽光、風雨、霜雪之中,此消彼長,花紅草黃,共同唱響一首經久不息的四季之歌。
—
—
中藥入楹聯
自古以來一些文人墨客和醫家給人們留下許多“藥名對聯”的故事,讀來別有一番情趣,令人拍手叫絕。
● 中藥:防風
相傳古時一位客人,慕名前去拜訪善作“藥聯”的名醫。
客人剛到就指著門口的燈籠說:“燈籠籠燈,紙(枳)殼原來只防風。”
名醫從容笑答:“鼓架架鼓,陳皮不能敲半下(夏)?!?/p>
客人進院見竹,贊嘆道:“煩暑最宜淡竹葉。”
名醫不加思索地對道:“傷寒尤妙小柴胡。”
客人在院里坐下后,又出一聯:“玫瑰花小,香聞七八九里?!?/p>
名醫隨口應對:“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p>
客人接著說:“大將軍騎海馬身穿山甲?!?/p>
名醫答:“紅娘子坐車前頭戴金花。”
客人告辭時說道:“神州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p>
名醫對道:“春風來時盡著花,但聞藿香木香?!?/p>
客人對名醫的對答如流佩服得五體投地,兩人遂成了好友。
● 中藥:女貞子
明末清初年間,有位老中醫慕名到名醫傅青主家拜訪。
傅氏設宴招待,酒過三巡,老中醫起身瀏覽藥架上藥物后,信口說道:“紅娘子生天仙子,一副生化湯?!?/p>
傅氏笑著回答:“女貞子產劉寄奴,二包止迷散?!?/p>
老中醫拉開抽斗說道:“白頭翁騎海馬,赴常山揮大戟,怒戰草蔻百合,不愧將軍國老?!?/p>
傅氏尾隨而至:“何首烏架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殺木賊千年,堪稱長卿仙人?!?/p>
老中醫聽后,不禁拍案叫絕。
傍晚,宴畢送客路上,傅氏說道:“生地變熟地望常合歡?!?/p>
老中醫拉著傅氏的手,依依不舍:“望月乘夜明定來”。
清末湖北名醫何九香,母親病故后悲思萬千,遂自題一幅藥店門聯:“獨有癡兒漸遠志,更無慈母望當歸?!?/p>
以獨特的構思,嵌入遠志、當歸兩味中藥名,來寄托自己對母親的哀思和懷念,可謂真情意切,令人感動。
● 中藥:淮山
時至今日,很多中藥店都會巧用中藥名入聯,如一中藥店貼聯:“慈姑穿山采紅花,走遍生地熟地,蘇子過江尋紫草,翻越常山淮山?!?/p>
此聯中巧用10味中藥名,極言采藥之辛苦,自然渾成,風雅別臻。
有些藥店以藥聯祈盼發達,寫得更是妙趣橫生,如:“海龍海馬通四海,紅花紅藤映山紅?!薄扮昵圜鞂④姼裰裰貥菄霞??!薄敖迪隳鞠阆愀綕M店,黃藥白藥山藥齊全?!?/p>
● 中藥:青箱子
有用藥聯弘揚醫德醫風者,也是很耐人尋味的,如:“攜老,青葙子背(貝)母過連橋(翹);扶幼,白頭翁扶(附)子到常山?!?/p>
也有以聯語解說藥性醫理者,如:“甘草合諸藥,綠豆解百毒?!薄敖獗砩⒑楣甬斚龋泩陨⒔Y藻布在前。”
—
—
中藥與《西游記》
● 中藥:益智
《西游記》中也有藥名詩:
自從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趲馬兜鈴。
尋坡轉澗求荊芥,邁嶺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瀝,茴香何日拜朝廷?
本詩出自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傍門見月明”中,是唐三藏抒發情懷的詩。
本詩選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馬兜鈴、荊芥、茯苓、防己、竹瀝、茴香等九味藥名。雖然藥的功能與詩的內容無關,但這些藥名卻揭示了《西游記》的情節,頗具玩味。
“益智”指的是受唐王之命赴西天天竺的大雷音寺取“大乘經”的矢志不渝的信念。
“王不留行”指的是唐太宗排駕親自為御弟三藏餞行,并與眾官送出長安關外。
“三棱子”指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三個徒弟。馬兜鈴正是唐三藏師徒與白龍馬一起“乘危遠邁杖策孤征”,匆匆趕路的形象和聲音。
● 中藥:茯苓
“茯苓”是指西天如來佛祖。
“防己”“竹瀝”指唐僧心地清凈、一塵不染,像新采的竹莖,經火炙后瀝出的澄清汁液。
“茴香”諧音回鄉,指取經成功返回唐朝。
吳承恩從近兩千多味中藥的藥名中,選擇了能表達小說內容的幾味,集中藥名稱和全詩渾然一體,巧妙地緊扣小說的主要情節,令人拍案叫絕。
1.枸杞補身還童年
2.五味提神又保肝
3.健脾益氣用懷山
4.當歸補血又通脈
5.人參扶元把氣轉
6.白術利濕脾胃健
7.八仙長壽熟地填
8.滋補肝腎用續斷
9.靈芝能把壽命延
10.澤瀉能把血脂減
11.施革又把精血添
12.甘章益氣毒氣減
13.菊花明目治頭眼
14.紅棗益氣脾胃健
15.蜂蜜潤肺氣還原
16.紅花丹參淤血散
17.三七活血能擴冠
18.山檢降脂血壓減
19.頭痛天麻與命還
20.杜仲強腰筋骨健
我家有男寶一枚,從出生到現在,
小病如感冒,大病如肺炎,我們也都經歷過了。
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
到現在心中總算稍微淡定些了。
畢竟我認識到孩子要建立自己的抵抗力,
是避免不了發燒生病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
我幾乎有時間就在學習有關科學育兒的知識。
買了很多書看,
也關注了一些專業的公眾號,
當然,
也加了很多的媽媽群。
在群里,我經常發現一個現象,
就是很多媽媽特別不愿意帶孩子去醫院。
醫院人多,容易交叉感染,
醫生愛開點滴輸水,花費昂貴,
這些都是我可以理解的理由,
但是有些媽媽卻覺得,醫院是坑人的,
自己吃中藥用偏方,
甚至去外面游泳館做個推拿就能好。
我確實不能理解。
推拿,包治百病我不信,
能增加親子關系倒也可以。
但是中藥啊,有些媽媽動不動就給孩子抓藥熬水,這樣真的好嗎?
原因就是,中藥是純植物,無副作用!
而西藥,有副作用!
說真的我覺得“是藥三分毒”這個話還是有道理
而作為最原始存在的中草藥,我覺得毒性更大。
你怎么知道它里面有哪些成分?
你怎么知道有沒有重金屬超標?
你怎么知道它們的成分在熬制過程中會不會變化?
而西藥呢?經過很多的實驗才上市,
小白鼠大家知道吧,都拿來做實驗了。
西藥雖有副作用,但是有跟蹤啊,幾小時幾小時就被身體代謝了啊。
……說來說去,我非專業,也沒有數據說話,大家要罵就罵吧
反正我是不會給孩子吃中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