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管上街撕春聯背后,是一種扭曲的政績觀
01
這幾天,“城管沿街撕春聯”的報道,先后引發輿論關注。
2月7日,甘肅武威,城管上街清除商戶的春聯。
在群眾曝光引起媒體關注后,城管局表示,撕春聯是整治市容市貌。
2月10日,江蘇沛縣,城管挨家挨戶撕春聯。
沛縣城管局工作人員稱,是為迎接文明城市創建大檢查,如覺得不合理,可以打12345投訴。
除了這兩地,已有多地城管部門在節后開展了上街清理春聯行動。
對此,不少網友紛紛表達不滿——
“春聯礙著文明城市什么了?
現在城管連對聯都不讓張貼了嗎?
難道過完正月十五對聯在法律意義上就不能存在了?
我花錢請書法大師寫的對聯,不可以張貼我自行取下可以留存,就這么通知也沒有,暴力執法就給撕除了?
挨家挨戶撕春聯就文明了?
城管把所有沿街商戶的店門上對聯撕了胡亂扔一地就可以嗎???”
02
撕春聯這事,各地管理部門給出的解釋如出一轍——
貼春聯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和視覺污染,破舊凌亂的春聯福字不但失去了營造節日氣氛的作用,還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市容市貌。
這番說辭,經不起推敲。
大家都知道,春節貼春聯,不僅表達著民眾迎春納福的美好祝愿,更已成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
春聯喜氣洋洋,寄托著國泰民安的樸素訴求,怎么就成了安全隱患和視覺污染?
嶄新锃亮的春聯剛貼上沒幾天,怎么就變得破舊凌亂?城管把春聯撕了胡亂扔一地,哪個才是影響市容市貌?
即使有春聯脫落損毀,可以告知群眾修補即可,犯不著挨家挨戶全部撕掉。
而且,春聯與城市“創衛”并不矛盾。
難道你敢肯定撕掉了春聯,城市就變得更美了嗎?
恰恰相反,如果整座城市就看不到一副春聯,不僅缺少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而且缺少文化氣息。
試想這樣的城市,就算是再干凈整潔,也缺少魅力和活力,更談不上美好。
所以,相關部門的說辭,完全站不住腳。
不尊重民風民俗,將蘊涵著厚重寄托的春聯視為洪水猛獸,剛過完年就撕毀,往輕了說是傷害民眾情感,往重了說是破壞傳統習俗。
某種意義上說,撕的不是春聯,而是文化。
城管簡單粗暴的機械執法,一方面引起群眾的厭惡,另一方面也會打擊群眾過傳統節日的積極性。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
放炮不讓放,說污染又擾民;燒紙不讓燒,說是封建迷信;貼完對聯還要給你撕掉,說影響市容。完了又天天問:
“為什么年味越來越淡了?”
“為什么年輕人越來越愛過洋節?”
03
城管撕春聯,折射出的是權力的任性。
一支什么樣的隊伍,有著什么樣的三觀,才會在正月份撕老百姓家的春聯?
在他們眼里,什么叫整潔?什么叫臟亂?什么叫執法?什么叫紅線?什么叫權為民所用?
其實,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手里有著撕別人家春聯的權力。
普通人這么干,會挨人家嘴巴子;城管這么干,能附帶贈送人家嘴巴子。
在權力的縱容下,多么荒唐惡劣的行徑都能找到正大光明的理由,都能干得理直氣壯正義凜然。
權力大棒任性揮舞,撕掉了春聯,也撕碎了民心。
我們也要認識到,城管的行為存在問題,但他們也只是執行者,根子還是在于城市管理中相關領導的形式主義與GL主義問題。
正如《中國青年報》針對于城管撕對聯事件的評論一樣,“兩頭不討好的事情要少做,更應該反思的還是做出決策的領導們!”
在某些管理者眼中,只有GDP和政績最重要,很容易忽視普通老百姓的訴求。
近些年,一些城市為了所謂的市容市貌,真是煞費苦心。把低端人口不斷向郊區驅趕,對商戶攤販等進行過分的統一化管理。好像這么搞了,那些低端人口和臟亂差現象就消失了似的。
比如有不少地方要求商鋪的門面和店招,統一尺寸大小、風格樣式等。
于是,多姿多態的生活氣息不再,街面看上去單調乏味,甚至面目可憎,某些管理者卻沾沾自喜,以為“市容美觀”。
這種行為,與其說是在整治市容市貌,不如說是為了滿足某些管理者的“潔癖”,把他們覺得礙眼的事物移開,然后再統一安排,做到表面上的“完美”。
撕春聯也這種慣性思維的延續罷了,背后體現的是一種扭曲的政績觀。
最后,貼個唐伯虎和對穿腸的對聯:
一鄉二里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
十室九貧湊得八兩七錢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大家想個橫批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