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田 芊
校訓是一個學校的名片,是其辦學的永恒追求。一所學校應有自己的校訓,是有自己特色的校訓。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是學校人文精神的集中代表,是學校文化建設中的內核體現。校訓雖言簡意賅,其意卻質樸深邃,往往會伴隨并影響學子們的一生。
1. 關于校訓之概述
校訓(這不僅大學有,許多中小學也有)是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教育思想、學校文化的集中體現,是一所學校的教育特色、治學風格、文化傳統的高度概括。中國近代自開始創辦大學以來,產生了許多校訓,大學的校訓有一個演進的歷程。
中國大學之有校訓,始自清末。中國大學開始重視校訓建設,是在民國時期。有人說最早確立校訓的學校之一是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1909年頒布了“勤,儉,敬,信”四字校訓。在中華民國時期,大學的建設逐步走向規范,不少大學都有了自己的校訓,且各有風格、各具特色。其中,如1914年,北洋大學由校長趙開麟提出“實事求是”為校訓。1915年,紀念復旦大學建校十周年時馬相伯校長選定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1924年,孫中山為中山大學題寫了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可是在1939年5月,民國政府教育部發出代電:“各級學校校訓,經中國國民黨蔣(介石)總裁建議規定為'禮、義、廉、恥’四字,茲頒發遵照懸掛?!敝?,各高校校訓出現一統。但仍有學校堅持自己的校訓,如西南聯合大學的“剛毅艱卓”。
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直至文化大革命期間,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大學,很多高校將原有的校訓看作是舊意識、舊觀念,已不再適合于新的時代,老校訓有的被偃旗息鼓,有的被批判而停用。在20世紀50年代以后,大多高校都沒有制定新的校訓,但也不提校訓,只講教育方針、培養目標等,強調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以致50、60年代的學生不知有校訓。改革開放以后,大學教育逐漸走上軌道,開始重視學校的文化建設,20世紀80年代不少高校出現了校訓。尤其是90年代以來,隨著以高校自主辦學的改革,許多高校重新明確了校訓,或者是恢復原有校訓、或是提出了新的校訓?;旧细鱾€學校都有了校訓,且百花齊放、各美其美。
校訓具有獨特的魅力。其一,精煉的校訓里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可以體現一所學校的辦學宗旨、教育理念和治學精神,以及信仰追求、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反映出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淀,以及凝結著學校的風格特色、精神文化和傳統。其二,校訓的變化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側面,反映了學校的文化、學校的歷史。如果對我國各個大學的校訓加以比較研究,應是很有趣味的事;世界上各國大學的校訓更是多姿多彩,對其校訓加以研究,也是一個“比較文化”。
例如,一個學校的校訓演進變化可以反映學校發展的歷程。如:北京師范大學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長陳寶泉提出“誠實、勤勉、勇敢、親愛”的校訓。192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范源廉1924年為畢業同學題詞“以身作則”被學校師生奉為校訓??谷諔馉帟r期,學校被迫西遷,與北洋工學院、北平大學合組為西北聯合大學,確定了“公,誠,勤,樸”的校訓。1949年以后和全國其他高校一樣沒有再用校訓,直至1996年學校選定了啟功先生提出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新的校訓。
更為典型的是交通大學。1921 年,中華民國交通部所屬的三所學校:南洋公學(即后來的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前身)、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即后來的唐山工業專門學校,西南交通大學前身)、鐵路管理傳習所 (即后來的北京交通管理傳習所,北京交通大學前身)合并為交通大學。創辦于1896年的南洋公學在初創時期的1909年正式頒布過“勤,儉,敬,信”四字校訓,之后變成“精勤,敦篤,果毅,忠恕”八字,到1937年又演變為“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十六字校訓了。(也有人認為是先有十六字校訓,然后精煉為八字校訓。)后來,各地的交通大學校訓又有變化,如1995年,上海交通大學提出“飲水思源,愛國榮?!钡男滦S枴?992年,西安交通大學以“愛國愛校,追求真理,勤奮踏實,艱苦樸素”為校訓;在2005年,學校決定恢復起用了1937年的校訓,復將“愛國愛?!钡仁鶄€字作為交大的校風。而北京交通大學的校訓曾為“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現為“知行”。
校訓的定義是什么?筆者沒有研究,因此也沒搞清楚,只是感到中國高校的校訓比較混亂。雖然許多學校的校訓是各具千秋,但是有些學校的校訓由于歷史、政治等原因沒有繼承性外,還有不少學校的校訓比較雷同缺乏個性特色。有的學校校訓出自《論語》、《禮記·中庸》等,如:復旦大學是“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有的學校的校訓與自身特色有關,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紅專并進,理實交融”,中國海洋大學是“海納百川,至人至德”,以及國家會計學院是“不作假賬”。有的學校的校訓和校風、學風混為一談,如:有的大學是“嚴謹,勤奮,求是,創新”、“團結,求是,嚴謹,創新”,而抗大是“團結,緊張,嚴肅,活潑”,這是校風,不能算是校訓。然而,有的學校至今沒有校訓,如:北京大學的校訓始終沒有明確,據說校訓是“愛國、進步、科學、民主”,曾經是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以及是京師大學堂首任總監督張亨嘉提出的“為國求學,努力自愛”。沒有公認一致的校訓,這是北大的一個遺憾。有北大的朋友戲稱:沒有校訓就是最好的校訓,或許也反映出北大的一個特點。
清華應該感到慶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已有一百余年的歷史,自建校初期確定為校訓后始終如一,百年來沒有變化。清華的校訓是獨具特色的,可以說是最好的。清華校訓內涵博大精深,是清華的精神,很多人認為這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2. 清華校訓之淺析
清華大學始建于1911年,由一所留美預備學校成為中國著名高等學府。百余年來,從清華學堂、清華學校到國立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從探索社會主義辦學道路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清華大學,歷經世紀風云變幻、辦學之路起伏,清華師生始終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自勵、自勉、自覺、自立。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語出《周易》?!吨芤住肥侵袊驹磦鹘y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化的結晶,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向等哲學思想?!吨芤住繁硎隽斯糯袊藢τ钪娴臉闼匚ㄎ镏髁x看法,并引申出人生哲理;尤其研究了“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和發展,認為天順日月、地生萬物、人有意識,追求“天人合一”,及至后世追求“天時、地利、人和”。
《周易》分為《易經》、《易傳》兩部分,在《易傳·象傳》中,詮釋卦辭“乾”時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詮釋卦辭“坤”時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關于乾(天)與坤(地),在《易傳·彖傳》中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爸猎绽ぴ?,萬物資生,乃順承天?!闭J為乾(天)之所以偉大,在于萬物賴之而始;坤(地)之所以至上,在于萬物賴之以生。乾與坤的關系是“統天”與“順承天”,是陽與陰、剛健與柔順的關系,并且是以剛健為主,柔順相輔,陽陰互補,“剛柔,相濟”。乾與坤二者,須保持高度的和諧均衡,故《易傳·彖傳》說:“保合太和,乃利貞”,即天地乾坤間萬物始于異而終于和,遂能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1)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疤煨小敝柑斓倪\行,或天運行之規律?!敖 奔磩偨〔磺?,運行不止。其意為:天時四季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變化推進,周而復始年復一年;天體運行是不受人世間的興衰治亂的影響,按自身的規律永恒不止地行進。因此,將剛健有力視為“天”的高尚品格?!兑讉鳌で难浴肥①澾@種品格:“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然“推天道以明人事”,“天”具有剛健的高尚品格,因此企盼“天人合一”。人要像蒼天運行那樣,剛健不已,百折而不回?!白詮姴幌ⅰ?,應當自信自尊,自立自強,見義勇為,一往無前;不因險境所擋,不因艱難而阻,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并且勝而不驕,敗而不餒,堅忍強毅,奮力拼搏;持之以恒,永不止步,努力進取,永無止境。
(2)厚德載物:“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袄ぁ奔慈犴?,含有包容、寬恕之意。柔順是“地”的性格,主要體現在:“地”幅員廣闊,其體深厚,無所不包容,它生長萬物,滋養萬物,而萬物并蓄?!疤斓睾蠚猓f物自生。”因此,期望人在效法“天”的剛健的同時,還要效法“地”的柔順,培養出博大胸懷、包容寬厚的高尚品格?!兑讉鳌だの难浴焚澝览さ钠犯瘢骸袄ぶ寥岫鴦右矂?,至靜而德方?!比艘翊蟮貞讶崮菢?,萬物滋養,生生不已。既要心胸廣闊、包容他人,豪邁豁達、濟世大愛;又要和諧為美、寬厚為德,志存高遠、虛懷若谷;更要和而不同,互依共存。因此,人的素質和境界要有風骨與志氣、有風度與雅量、有風韻與氣概,具有這種天下為公、寬厚為懷、大愛無疆的品德,就是“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兩者密切相關,相融相長?!白詮姴幌ⅰ绷钗覀儤洹按笾尽?、有責任心,“厚德載物”讓我們有“大氣”,含包容心;“自強不息”是要去“求真”,“厚德載物”是要去“求善”,只有求真、求善了方能達到“求美”。
在人生道路上,無論何時、何境,都要“自強不息”,能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勇于拼搏、不斷進取,敢擔當、有作為。不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亦不安于現狀、無所作為。無論為人、為事,都要“厚德載物”,有博大胸懷,尊重人、包容人,善以待人、寬以待人,善于汲取眾人之智慧、凝聚眾人之力量。人生道路曲折而漫長,需要有準備去直面人生中的暗淡、挫折與失敗 。尤其是不怕失敗,并且學會失敗、戰勝失敗;不僅自己正確對待失敗,而且允許別人失敗,雖敗猶榮,迎難而上。因此,如果一個人沒有志向、恒心定力,沒有雅量、高風亮節,是難以成就一番事業的。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其所蘊含著的永久的精神力量、博大的道德力量和強烈的感召力量,啟迪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清華學子。清華學子以做清華人為自豪,正是基于能夠做到,把個人意識和民族尊嚴連在一起,把個人意愿和時代責任連在一起,把個人奮斗和集體努力連在一起,把個人追求和國家命運連在一起。
清華校訓源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涵,是中華傳統哲學的基本精神之精髓,是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錘煉而成為民族的共同性格、優秀素質和理想境界,對中華民族的發展與前行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中華民族沿著5000年的歷史長河跌宕起伏,曾幾多波瀾,又曾幾經曲折,更曾幾度輝煌,卻始終激流勇進氣貫長虹。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激勵下,中華民族覺醒了,尤其是近100多年以來,中華民族曾經到了面臨存亡最危險的時刻,然而終能臨危不懼,艱苦奮斗,戰勝重重災難,不斷奮勇前進。今日的中國已是獨立自主的國家,正在復興走向繁榮富強。我們的國家、民族之所以有今日,自有其深厚的文化原因,其中有一種同休戚、共命運,以國家和人民利益至上,與艱難和邪惡敢于浴血抗爭的精神?!白詮姴幌?,厚德載物”,就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延續、昌盛、發展的精神支柱,是中華民族精神自強、自尊、自信、自立的精華之所在,是中華民族之魂。
3. 清華校訓之經歷
我國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學者梁啟超到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任教之前,就曾數次來清華演講,1914年來清華小住著書立說。是年11月5日,梁啟超應邀在學校同方部禮堂以《君子》為題進行了演講,他的演講言簡意賅,寓意深刻。
梁啟超以“君子”為主旨,“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即做人要像大風坦坦蕩蕩做“君子”,勿像小草唯唯諾諾做“小人”。他勉勵清華學子“學善則為君子,學不善則為小人”,“養成國民之人格”,樹立遠大抱負,要做“真君子”。他說:“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條件庶幾近之矣。”又說:“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覍W者立志,尤須堅忍強毅,雖遇顛沛流離,不屈不撓,若或見利而進,知難而退,非大有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猶舟之航於海。順風逆風,因時而異,如必風順而后揚帆,登岸無日矣?!薄袄は笱裕咏游?,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君子責己甚厚,責人甚輕??鬃釉唬?躬自厚而薄責于人?!w惟有容人之量,處世接物坦焉無所芥蒂,然后得以膺重任,……?!?/p>
他認為:“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之俊秀,為師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子,行將焉屬?”因而對清華學子寄予了厚望:“深愿及此時機,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則民國幸甚矣?!绷簡⒊难葜v并不長,但引經據典,慷慨激昂,使聽者深思并為之動容。
梁啟超這番激勵清華學子要做“真君子”的話,與清華創建時的歷史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清華創建源于美國退還部分“庚子賠款”辦學,被叫做“賠款學?!?,因此清華從誕生之日起,就背負著民族恥辱的印記。每一個有愛國心的清華師生都為祖國的命運而苦苦求索,在尋找自己的精神支柱。1911年清華學堂初創時,在《清華學堂章程》總則中就提出:“本學堂以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為教育之方針?!?912年更名清華學校后按畢業年度定名各年級,仿效美國校園文化各級均制定了級旗、級箴和級歌。如1914 級的級箴為 Class motto:Esse non Videri.(拉丁文),中譯文:“內勝其表”。因此在1914年梁啟超作《君子》為題的講演后,“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引起清華學子的廣泛認同與共鳴,隨之后來成為師生共同遵守的校訓。
那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什么時候開始作為清華校訓的呢?根據史料,1916年12月28日《清華周刊》報道,清華學校制成學生兵操訓練營軍旗,“兵操軍旗式現已繪定。旗系紫色,中間置白色圓圈,內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圈下繪槍兩支,亦系白色。光彩奪目,頗壯觀瞻?!边@可能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的第一次公開。1917年6月《清華年刊》刊登了這面軍旗,這個內含“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字的圓圈圖案,后來成為了清華的?;?。1917年,此?;毡荤澘淘诖蠖Y堂主席臺的正上方之中。由此可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已得到學校的認可,成為了清華的校訓。后來此含有校訓的?;毡挥≡?918年4月25日的《清華周刊》總138期封面上(圖1)。
1923年4月28日《清華周刊》建校12周年紀念專號《清華生活》上,發表了梁治華(實秋)的文章《清華的環境》。其中對大禮堂的內景介紹時寫道:“在臺幕上邊的墻上,雕著一個圓形的圖像,里面寫著幾個隸書大字,這便是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边@也許是清華校訓第一次明文表示。在1926年11月25日,中間含有校訓的清華學校的?;眨尚Tu議會議決正式確定(圖2)。
1928年,清華學校正式命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找廊谎赜靡郧暗膱D標(圖3),這也間接表明校訓仍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之后,清華一直以此為校訓,再也沒有新的校訓。但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為避戰火南遷,在云南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12月2日,西南聯合大學第95次常務委員會決議以“剛毅堅卓”為校訓,后又有校歌、?;盏?。但三校仍各自設立辦事處,保留自己的原有校訓等,1946年西南聯合大學停止辦學,三校遷回原址復校。清華復員后,一直沿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
清華之所以取用反映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也并非是偶然,因為清華曾被議論為是“國恥學校”,故清華人“知恥而后勇”,是由強烈的愛國之心、振興中華之責任感所致。在清華百年的歷程中,校訓一直是清華辦學的永恒主題。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的老清華,校訓并沒有得到特別的重視。一是,從學校的檔案中沒有學校的正式公文曾經認定過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只是在確認的?;丈祥g接的予以了表示。二是,校訓也只是在校慶時才被提出予以關注,平時也談論不多,以致許多學生在校期間并不知道校訓。如:老校友王滸給筆者來信中說,對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沒印象。楊絳也曾講過:“我這里要提一提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們做學生的時候,好像對校訓并沒有很在意?,F在我越老,越覺得母校的校訓意義深長?!?/p>
新中國成立后,全國高校都不再沿用原校訓、校歌等代表舊學校的文化標志,也不再提及校訓,而只講辦學方針、培養目標。清華也沒例外,校訓雖沒有廢除取消但也不再提及,大禮堂主席臺上方原來嵌有校訓的校徽也用一顆紅五星全部覆蓋了。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曾一度停用了幾十年,直至90年代起又重新傳揚。在這期間,蔣南翔校長提倡“又紅又專,全面發展”,曾深入人心成為廣大學子努力的方向,當然也致使50、60年代的學生只知“又紅又?!倍恢行S枴白詮姴幌ⅲ竦螺d物”了。在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十分肯定清華的“又紅又專”,他認為:“清華大學的經驗,應當引起全國注意。又紅又專,那個紅是絕對不能丟的?!?980年,時任校長劉達曾提倡發揚清華“民主、科學、艱苦奮斗”的校風,以及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中提出“嚴謹為學,誠實為人”等,可以認為“又紅又專,全面發展” 是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相通的,一脈相承。
到上世紀90年代,清華明確了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為奮斗目標,以及在繼承中發展、“在提高中發展”成為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為了更好地繼承清華的優良傳統,沉睡已久的清華校訓被喚醒,并舊貌換新顏煥發出新的光輝。清華校訓又開始播種在學生的心田里,時任校黨委書記賀美英在1999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講話特別提到校訓:“希望你們能夠記住曾經哺育你們成長的清華園這片熱土,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清華學風永遠伴隨你們去拼博人生?!?001年,在慶祝清華建校90周年紀念大會上江澤民總書記發表講話中,開頭就強調了校訓:“清華大學建校九十年來,隨著時代的步伐前進,發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的精神,為祖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蓖瑢W們反映十分熱烈,清華校訓慢慢傳播開來,從此成為清華學子的精神面貌和追求。還在全國廣為人知,并認為這不僅是清華的校訓,而且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百年來清華師生們以自己的理念和實踐,逐步形成了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為內核的、有特色的清華辦學傳統和校園文化。在2014年頒布的《清華大學章程》序言中明確表示:本校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行勝于言”校風、“嚴謹、勤奮、求實、創新”學風,弘揚“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傳統和“人文日新”精神,學術上倡導“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現如今,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牢牢扎根于清華學子的心中,在社會上也成為清華的一張名片。
4. 清華校訓之“腰斬”
清華校訓歷久彌新,以其強烈的感召力。啟迪與陶冶了一代又一代清華人。然而,在清華慶祝百年校慶前夕校訓又起波折,網絡上卻傳出了奇談謬論:清華校訓原本為16個字,后“被腰斬”而成8個字的清華校訓。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從收集到的資料來看,此誤傳的源起大致如下:
(1)2007年4月,校友段海新返校參加清華校慶,于6月17日發表博客文章《尋找失落的清華傳統精神: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文中寫道:
前幾天一位老清華人問我,你知道清華的校訓是什么嗎?我當時很奇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地球人都知道???他說,其實還不止這八個字,還有“精神獨立,思想自由”,也許是因為后八個字有礙“統一思想”吧,后來被刪掉了。
我很是詫異,于是到網上google了一下,雖然沒有找到最初的清華校訓究竟是什么,但是發現了有“清華校史專家”之稱的黃延復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重塑大學精神”研討會上的一份報告,黃老先生把清華的傳統精神總結為24個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東西文化,薈萃一堂”。
我最欣賞的是中間這八個字“獨立精神,思想自由”,而對于最為人所熟知、最為清華人所津津樂道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卻有一點“偏見”。下面我也斗膽批評一下清華的校訓,各位清華的網友們可能要扔磚頭了。
這里可看出,最早說:清華校訓有16個字及后8個字“精神獨立,思想自由”被刪掉,是源于“一位老清華人”,此為何人?段海新沒說,也無從查起。接著,在網上他竟然“沒有找到最初的清華校訓究竟是什么”,又引出黃延復總結出的24個字清華傳統精神。段海新不喜歡原來認為的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他最欣賞的是“獨立精神,思想自由”8個字。這樣,段海新就把一件原本簡單的事實給攪渾了,給人以錯覺,似是而非地認為,清華校訓有16個字。
(2)2008年5月9日,校友余心發表博客文章《獨立精神,自由思想——被腰斬的清華校訓》,文中寫道:
最近獲悉,清華的校訓原本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精神,自由思想?!倍F在卻被攔腰斬斷,只剩下前面8個字了。
我在校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告訴過我們,清華原先還曾經有過一個校訓。那時候的口號是“又紅又?!?、“聽話出活”、“工程師的搖籃”和“做黨的馴服工具”等等。這個被腰斬的前半截,還是20世紀90年代才恢復的。
原本16字的校訓,為什么無端地被砍去一半,我想,原因是大家都能明白的,有人不喜歡甚至懼怕“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校訓被腰斬了,沒有了“精神”和“思想”,清華的傳統也就丟失了,剩下的只是教你做個好奴才的訓誡。 ……
這里可看出,一年后余心又一次提及16個字的清華校訓。原來還是似是而非的16個字清華的校訓,余心卻斷定:清華的校訓原本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精神,自由思想”16個字,而現在卻被攔腰斬斷,只剩下前面8個字了。隨即,有人對余心這篇文章質疑:您能舉出證據來嗎?哪朝哪代什么時候清華有過這樣的校訓?余心給出回復:該證據是來自段海新的那篇文章。
(3)2010年6月23日,《清華大學:王者之校》作者袁小怡發表文章《清華大學的十六字校訓為何被腰斬?》,文中寫道:
清華的校訓原本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精神,自由思想?!倍F在卻被攔腰斬斷,只剩下前面8個字。實際上,清華原先還曾經有過一個校訓。那時候的口號是“又紅又?!薄ⅰ奥犜挸龌睢?、“工程師的搖籃”和“做黨的馴服工具”等等。這個被腰斬的前半截,還是20世紀90年代才恢復的。
原本16字的校訓,為什么無端地被砍去一半,原因不言而喻。就是有人不喜歡甚至懼怕“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學者余心曾指出:“校訓被腰斬了,沒有了'精神’和'思想’,清華的傳統也就丟失了,剩下的衹是教你做個好奴才的訓誡?!? ……
這里可看出,在毫無依據的“16個字清華校訓”已經淡出近兩年之后,袁小怡又再次重提并渲染,他認為清華校訓原本是16個字,其來源是余心文章《獨立精神,自由思想——被腰斬的清華校訓》,他還進一步推論:“清華校訓之被腰斬,并非僅僅清華之悲哀,它標志著中國大學精神的迷茫和丟失。大學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大學精神的迷失意味著民族精神的淪喪?!痹♀奈恼略诰W上被轉載,流傳較廣。
(4)在時隔一年后,正值清華大學建校百年之際,網上又盛傳《清華大學的十六字校訓為何被腰斬》文章。2011年4月12日,在電視節目《財經郎眼》中議論當前中國教育問題,其中清華校友閆肖鋒說:“清華大學這個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后面還有八個字:'自由思想,獨立人格’,這八個字后來被切掉了……?!?月25日,他在“新周刊的BLOG”上又發表了文章《清華失去的正是這個社會稀缺的》。
以上便是清華校訓“被腰斬”的來龍去脈,這里可看出,2007年由那位誰也不知道的“老清華人”提出清華校訓原有16個字“被腰斬”,看似不經意實際上是別有用心。此荒謬言論起起伏伏地在網上流傳了4年。其間以訛傳訛引發出大量武斷的、不實的議論,搞亂了人們的認知和思想,產生了很壞的影響。妄言清華校訓“被腰斬”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鬧劇。這其實只要稍微有點頭腦,就可弄明白了。例如,清華建校不久就有的校徽上,鑲刻的就是8個字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歷史事實。又如:北京、新竹兩地的清華大學歷來都是8個字的校訓,難道兩岸的清華都是怕“統一思想”、教人“做個好奴才”嗎?
所謂清華校訓的“被腰斬”,不僅是“鬧劇”而且是“悲劇”。一個已存在幾十年的歷史事實,因個別人曲解,卻能在網上以訛傳訛讓不少人輕信。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為什么原來很清楚、簡單的事實,到后來會被曲解變成了復雜的問題?為什么明明是罔顧事實、借題發揮,仍有人見風是雨、篤信無疑?為什么訛傳者不少是清華校友,其中雖有的是善意的,但有些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 由此,讓人感到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清華校史宣傳教育的缺失,身為清華人,對母校清華的了解卻知之甚少,令人遺憾、令人嘆息。
同時感到,作為一個清華人,應當了解清華的歷史,正如我們是中國人應當了解中國的歷史一樣。堅持真理必須實事求是。我們應當尊重歷史,不能憑感情去議事,更不能意氣用事胡說;而是要用理性來思考,尊重歷史的事實,尊重起碼的良知。因此首先要了解歷史并不忘歷史,其次要尊重歷史且不能歪曲歷史,更要順應歷史發展而不要被歷史所拋棄。
總而言之,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以及愛國奉獻、嚴謹務實、開拓進取、團隊合作的清華精神和文化傳統,始終激勵著清華人滿懷時代的使命感、責任感,在各自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為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做出重要貢獻,并將繼續鼓舞著清華人,為了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做出新的努力和奉獻。
(2019年3月)
(此文是在筆者原來的文章基礎上進行改寫的,參考了胡顯章、孟凡茂等人的文章,并得到王滸、賀美英的幫助,以及校史館劉惠莉的協助,特此一并表示感謝。)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要求清華學生具有奮發圖強,勇往直前,爭創一流的品格;要求清華學生具有團結協作,嚴以律己,無私奉獻的精神
1.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中國傳統文化
的重要內涵,體現了一種健全的人格,它集剛健和柔順兩種不同的特質于一身,標志著人格發展的一種全面性。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今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
2.出自:《周易》
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于此,君子應剛毅堅卓,憤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關于清華大學校訓800字議論文2022-11-13
問:關于清華大學新校規的游泳制度的作文
答:見網上有文稱清華的校訓原為十六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精神,自由思想”,后被腰斬為八個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有史料為證的是:民國三年冬 梁啟超先生來校演講,引了《周易》里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逐步演變成清華校訓。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是陳寅恪先生在1927年王國維投頤和園昆明湖后為王國維紀念碑寫的碑文中的幾個字。和梁啟超的演講兩者本無關聯,又相距近15年,似無可能被揉在一起成為校訓。
“腰斬”一說大概源自余心的博文(《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經袁小怡的書(《清華大學:王者之?!罚┓糯螅肿岄惡统傻热藨嵟艘幌拢ā肚迦A大學的十六字校訓為何被腰斬》),此事便在網上炒了起來,無非是人云亦云而已。
余心其實也并未為此提出佐證,他只是從一位老清華人處“獲悉”而已。雖然后來補充了黃延復的一篇報告,也是黃老先生自己總結的24字“清華的傳統精神”。除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和“獨立精神,自由思想”外,還有“東西文化,薈萃一堂”。(余心:《書生亂彈》)這當然算不得是嚴肅的考證了。
國屏兄查到的臺灣新竹清華也是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列為校訓,應是一條有用的旁證。莫非共產黨和國民黨都因為害怕“獨立精神,自由思想”,不約而同地一起“腰斬”清華校訓?問:清華大學校訓
答: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清華校訓是從1914年冬梁啟超在清華學校同方部作的題為“君子”的演講中而來。梁啟超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他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擔負起歷史重任。
“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兩句成語。前者代表剛健、勤奮、積極向上、更高更遠更強的奮斗精神;后者則代表柔順、承載、包容涵養、扎扎實實、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
自強不息是武,厚德載物是文;自強不息是陽,厚德載物是陰;自強不息是追求理想的方式,厚德載物是實際執行的原則;自強不息代表著天道和父親的品質,厚德載物則是地道與母親的美德。問:清華大學校訓
答:清華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清華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學校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華源于校址清華園地名,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水木清華,鐘靈毓秀,清華大學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堅持“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和“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培養特色,弘揚“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傳統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華園工字廳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
清華建校初期,以外籍教師為主。后來,中國教師逐漸增多并成為教師隊伍中的主干。在教學上受美國影響較大,課程、教材、教學法等仿照美國,重視英文訓練,教學嚴格,考試頻繁,淘汰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