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曹愛衛(wèi) 浙江省杭州市長壽橋岳帥小學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提出了“梳理與探究”的教學要求,具有特殊的意義和教學價值。正確解讀其內涵,并提出合理的教學建議,有利于推進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切實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梳理與探究;教學目標;教學建議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課標”)在“課程目標”板塊里,對各學段從“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梳理與探究”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里首次提出,具有特殊的意義和教學價值。下面對第一學段的“梳理與探究”進行解讀與分析。
一、意義闡釋
2022年版課標在“課程性質”里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言”和“文字”都是“符號系統”,屬于“知識”范疇。而“語言文字運用”指向“應用”,屬于“智識”范疇。從“知識”到“智識”,必須要經歷理解的過程。理解的過程必然是一個系統梳理、發(fā)現規(guī)律、探究內在聯系、構建認知結構的過程。
北京師范大學王寧教授認為,語言文字運用在每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語文課程中的語言文字運用是一種教育活動。它與生活中的語言文字運用不同,在語文課程中,不是把生活中的語言搬進課堂,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語言文字現象,發(fā)現問題并從中找到語言文字規(guī)律的能力。
因而,“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就必須在語言實踐活動中梳理和探究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guī)律,積累語言經驗,如此方能提高語言敏銳性,提升語用能力,增強理解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思維,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二、要求解讀
2022年版課標對第一學段的“梳理與探究”提出了如下要求。(1)觀察字形,體會漢字部件之間的關系。梳理學過的字,感知漢字與生活的聯系。(2)觀察大自然,熱心參加校園、社區(qū)活動,積累活動體驗。結合語文學習,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整理、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見聞和想法。(3)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生活經驗交流討論,嘗試提出自己的看法。
研讀這三條要求,可以發(fā)現第一學段的“梳理與探究”有以下特點。
第一,年段特點明顯,突出基礎性。識字與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梳理與探究”的第一條要求就指向識字,強調對字形的觀察,感悟部件之間的關系,根據結構特點梳理漢字,發(fā)展識字能力。在識記漢字的同時,強調識字方法的掌握、漢字文化的理解以及漢字與生活的聯系。
第二,符合學生實際,富有趣味性。低年級學生對大自然和周圍事物充滿好奇,但又因步入學校正式學習不久,尚處于啟蒙階段,語言、文學知識面較窄,語文運用能力也較弱。“梳理與探究”的要求更多指向“參加”“嘗試”,用多種有趣的方式方法來表達和體現探究的結果。
第三,聯系社會現實,注重實用性。低年級學生也是社會的一分子,是一個獨立的社會人。引導學生走進自己的內心,發(fā)現自己,走進社會,思考社會問題,是極為重要的。本學段的“梳理與探究”重在鼓勵學生思考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大膽提出自己的困惑,培養(yǎng)問題意識和思考習慣,有意愿、有興趣用文字、圖畫等方式記錄見聞、想法。
同時,還可以發(fā)現第一學段“梳理與探究”的三條要求有以下不同之處。
一是指向的維度不同。第一條指向漢字的識記;第二條指向生活體驗;第三條指向問題討論。
二是實現的途徑不同。第一條重在“觀察”“體會”“感知”;第二條重在“觀察”“積累”“表達”;第三條重在“提問”“交流”“討論”。
三是涵蓋的內容不同。第一條梳理的是“學過的字”,探究的是“漢字部件之間的關系”和“漢字與生活的聯系”,即探究“漢字的結構、規(guī)則”等;第二條梳理的是“學過的表達見聞和想法的方式”,探究的是“大自然的秘密和生活體驗”,即探究“自然規(guī)律、個人體驗”等;第三條梳理的是“感興趣的內容”,探究的是“用多學科知識交流、討論問題”,即探究“事物內在的聯系”等。
可以發(fā)現,“梳理”的對象往往是事實性知識,而“探究”的內容大多是概括性知識,相對抽象。“前者一般停留在記憶、理解的認知水平,后者一般指向理解、應用、分析甚至評價和創(chuàng)造的認知水平。梳理事實性知識,是奠定‘探究’的基礎。”
三、教學建議
基于對第一學段“梳理與探究”的解讀,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本文提出以下教學建議,以供參考。
(一)重視知識的自主建構
或許有人會認為,低年級學生字詞都沒認識幾個,教師踏踏實實教授,學生認認真真接受,這是最經濟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的確,就知識的獲取來說,學生記誦教師梳理好的知識圖表是最為快捷的方式。但這種缺乏自主建構的知識是一種“惰性知識”,它們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是很難被提取運用的。更何況這樣的學習是一種被動學習,學生無法遷移知識去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就成了一句空話。
以識字為例。學習低年級四冊教科書,學生要認識漢字1600個左右,如果教師一個一個教,學生一個一個記,耗時多不說,學生只是把漢字當成符號進行記憶,不能借助漢字的結構特點,很好地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系,更不能自主建構識字系統,談不上對漢字文化的理解。雖然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小,但是漢字的象形、會意、形聲等構字方法都向學生暗示著漢字內在的特點。通過梳理與探究,學生可發(fā)現其特點與規(guī)律,這對喚醒識字熱情、提高識字效率、增強文化自信都是大有裨益的。
如一年級下冊《小青蛙》一課要認12個生字,其中“清、晴、睛、情、請”5個生字中都含有“青”字,但這5個生字并沒有編排在一起,而是和其他生字交錯排列(見圖1)。
圖1
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先圈一圈,找找本課要認的生字中哪些長得很像,再看看它們的偏旁,讀讀課文,想想每個字的意思,借助課文,初步感知“青”字族的生字音形義之間的關系。然后,讓學生根據偏旁,結合字形,通過編順口溜等方式完成準確識記。像“太陽出來天放‘晴’,目光炯炯亮眼‘睛’,心字在旁好心‘情’,三點水兒河水‘清’,有言在先把你‘請’”等順口溜就自然地從學生的心里流淌出來了。課后,教師讓學生繼續(xù)探究還有哪些帶“青”字的漢字,它的偏旁是什么,怎么理解它的字義。學生樂此不疲。在識記生字的過程中,學生了解了“青”字族,掌握了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并在今后的識字中能遷移運用。
(二)搭建有效的學習支架
低年級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能夠敏銳地感知事物的變化,但受到語言發(fā)展的限制,很多時候詞不達意,無法有效表達。“梳理與探究”要實現從“事實性知識”的梳理到“概念性知識”的理解,必須為學生搭建支架。
根據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應按照學生智力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來建立概念框架,通過“支架”的支撐作用,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把學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的類型有很多,問題、建議、指南、圖表等都很常用。
比如,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字詞句運用”欄目的要求見圖2。
圖2
教學時,教師可圍繞題目要求“說說有趣在哪里”,分解學習任務,設計學習支架。
第一步:探究,發(fā)現句子密碼。學生四人小組討論,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在匯報交流中,歸納小結這兩個句子的趣味:這兩句話都充滿了想象。第一句描寫了童話人物的言行,霧在故事里是一個小孩子;第二句把風當成人來寫,讓風有人一樣的動作和感情。
第二步:回憶,喚醒生活記憶。學生自主回憶生活中見過哪些有趣的情景、畫面,或者自己的腦海里冒出過怎樣有趣的事物、場景等,可以用筆簡單畫一畫,也可以寫一寫關鍵詞。
第三步:寫話,展現句子趣味。學生選擇例句中的一種寫法寫一寫。能干的學生可以各寫一句。有的學生還根據句子內容配上相應的圖畫。
有了這樣的支架,學生寫的必然是自己的生活,不會去做別人的“錄音機”,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學的是什么,該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才是優(yōu)秀的。學習也不是被教師逼迫的,而是回歸本原。
(三)提供多樣的學習模式
由于低年級學生缺乏學習經驗,掌握的學習方法也較少,他們開展“梳理與探究”時,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目標指向,提供基本的學習模式。
1.圍繞漢字的特點進行梳理與探究:積累—梳理—運用
低年級學生學習漢字,往往按教材隨文識記、積累。學了一段時間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歸類整理,發(fā)現更多漢字的奧秘,增進對漢字的理解,準確記憶,感知漢字與生活的聯系——這就是“梳理”,最后能把學過的字詞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教師告知學生本次梳理的是含有哪幾個偏旁的漢字,由單個漢字想到哪個詞語,由這個詞語想到了哪個場景、哪件事情,用一句話說一說或寫一寫。比如,二年級學生對已經學過的含有“木字旁”和“單人旁”的漢字進行梳理。對于前者,學生用“漢字樹”的形式來呈現,樹干中間是個“木字旁”,分出去的枝條是含有“木字旁”的漢字,樹葉是由這一漢字組成的詞語。對于后者,學生用“漢字星”的形式來呈現,最中間是“單人旁”,發(fā)射出去的“光芒”上,由里到外,分別是帶“單人旁”的漢字、由該漢字組成的詞語、詞語在生活中的運用。
學生根據漢字的結構特點,自主梳理學過的字,通過觀察字形,體會漢字部件之間的關系,歸類整理同偏旁、同結構的漢字。這樣有利于學生準確記憶字形,明確字義,從而達成對漢字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2.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梳理與探究:發(fā)現—探究—總結
自然和生活是兒童最廣闊的學習場所。在大自然和生活場景中,學生會發(fā)現各種有趣甚至奇怪的現象,并被它們吸引。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其記錄下來,進行歸類梳理,自覺地搜集和這些現象相關的知識,探究現象背后的原因,最后形成自己的觀點,把探究的成果用圖、文等多種方式表達出來。
比如,學了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后,學生發(fā)現,除了課文里提到的四種方式,還有很多辨別方向的方法,比如觀察苔蘚的多少、寺廟大門的朝向、年輪疏密的程度等。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發(fā)現,進一步去探究現象背后的原因,并進行交流分享。有的學生發(fā)現了三種辨別方向的方法,經過梳理探究,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自己的學習結果。如此,學生增長的不僅是知識,還有生活的智慧。
3.根據問題跨學科進行梳理與探究:質疑—探究—討論
低年級學生對自然、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課文是學生探究自然、探究世界的一根引線。他們會借由課文中的話題、感興趣的內容,或者還想繼續(xù)了解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并嘗試在生活中對探究結果加以運用。
比如,學習了一年級下冊《棉花姑娘》后,學生會質疑:“蚜蟲到底可惡在哪里?除了七星瓢蟲,還有誰也可以治它?”有了問題,就有了探究的空間。教師可以提供文字、視頻等資料,讓學生閱讀、梳理信息,探究原因,形成知識網絡圖。從整個學習過程看,學生親歷學習過程,在梳理知識的同時,增長了技能,發(fā)展了思維。
再如,學習了二年級下冊《太空生活趣事多》后,學生對太空生活充滿了好奇:“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還有哪些方面與在地球上生活有差異?”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借助多種媒體開展探究,有的記錄,有的繪寫。有了自主探究的成果后,他們相互交流、討論。經過分享和討論,關注同一話題的,對問題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關注不同話題的,擴大了知識面,填補了空白,亦有收獲。
2022年版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的綜合體現”。可見,核心素養(yǎng)不是單一知識點或簡單技能的再現,而是學生綜合運用結構化知識、技能以及價值觀念,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復雜的、不確定的現實問題的能力。“梳理與探究”要求學生對事實性知識進行梳理,對概念性知識進行探究,與核心素養(yǎng)重點關注的能力不謀而合,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引起足夠的重視。-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