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分別是湖北武昌鳳凰山麓一座木構牌樓的名句和湖南長沙岳麓書院門前的一幅對聯
[12-13] 。
[1]
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即楚材晉用的典故。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本為孔子盛贊周武王時期人才鼎盛局面
[2]
?!拔┏胁摹⒂谒篂槭ⅰ钡恼f法有考證出自康熙四十八年安陸知府楊綠綬撰寫的《創建陽春書院記》,楊知府認為創建書院的目的,“一以仰古人,一以開后學,欲使肄業其中者,詞擅《陽春》,文賡《白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蔽恼碌谝淮伟选拔┏胁摹焙汀坝谒篂槭ⅰ眱蓚€成語組成一個新的詞組,并賦予了新的意境。
[10-11]
[15-16] 《湖北通志》記載: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湖廣巡撫林天擎到武昌貢院祭拜孔子時感嘆“惟楚有材”,撰入《武昌府學重修記》中,百余年后的康熙年間,“惟楚有材”四個大字被寫成匾額,懸掛于武昌貢院牌樓上。
[6-7]
[9]
嘉慶年間,“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楹聯懸于岳麓書院山門,1933年該聯曾移掛湖南大學新圖書館,后毀于日機轟炸。1984年,湖南大學又根據原件照片復制,復掛于書院山門。此對聯因岳麓書院名聲大噪。
[9]
[14]
后來,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武昌貢院及牌樓被毀于兵禍。咸豐八年(1858年),湖廣總督官文、湖北巡撫胡林翼主持重修武昌貢院及牌樓。時任兵部右侍郎的曾國藩重新題寫“惟楚有材”四字匾額,重新懸掛于武昌貢院牌樓上。
[6]
1958年,此牌樓因大風而傾覆。
[6]
[9]
中文名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出 處
《左傳》、《論語·泰伯》
上 聯
惟楚有材
下 聯
于斯為盛
同 義
惟楚有才, 于斯為盛
作 者
林天擎
[9]
、張中階
1
出處
2
辨析
3
引用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編輯
播報
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保闯臅x用的典故。
[3]
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本為孔子盛贊周武王時期人才鼎盛局面。
[4]
惟,語助詞,沒有意義。這句相當于“楚有才”,“惟”并不是簡單的和“唯”對應的。至于“斯”,是這里的意思?;蚴侵傅倪@個時代。
[5]
編輯
播報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民國時期李權(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的父親)著《鐘祥金石考》中收錄清康熙年間安陸知府楊綠綬《創建陽春書院記》有“詞擅白雪,句賡陽春,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名句,此碑文雕刻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10]
[14]
集句為聯,最著名者,莫過長沙岳麓書院聯。岳麓書院大門聯即為:惟楚有材,于斯為盛。該聯作者在許多聯書中均署名袁名曜,其實還有一位張中階,所以此聯應是兩人合撰之作。因袁名曜名頭大得多,嘉慶進士,岳麓書院山長,故張名為袁名所掩。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該副集句聯,上聯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雖楚有材,晉實用之?!焙蟠司溲葑優槌烧Z“楚材晉用”,沿用。下聯語出《論語·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辈簧僮x者乃至一些新聞媒體對岳麓書院的這副門聯有些誤讀,關鍵在于對“惟”字的理解。今天,“惟”的解釋,一般為“唯一”,“只有”,但在此處,卻非此義。據《辭?!逢P于“惟”字的第四種釋義為:語首助詞,無義?!墩撜Z》:“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所以,上聯的正確解釋就是“楚有材”,而非“只有楚有材”
[2]
。
編輯
播報
上聯“惟楚有材”,典出《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本為孔子盛贊周武王時期人才鼎盛局面。全聯的意思或可理解為;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此地更是英才齊聚之會所。
在早于岳麓書院袁名曜張中階八九十年前,已有“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說法。它出自康熙四十八年安陸知府楊綠綬撰寫的《創建陽春書院記》,見之于李權《鐘祥金石考》卷五。鐘祥為郢中故地,留有宋玉陽春臺遺跡,從宣傳和弘揚當地歷史和傳統文化角度看,打通文脈,激勵莘莘學子見賢思齊,把新創辦的書院命名為陽春書院,的確是個金點子。楊知府認為創建書院的目的,“一以仰古人,一以開后學,欲使肄業其中者,詞擅《陽春》,文賡《白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蔽恼碌谝淮伟选拔┏胁摹焙汀坝谒篂槭ⅰ眱蓚€成語組成一個新的詞組,并賦予了新的意境。
[10-11] 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書院山長。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以“惟楚有材”囑諸生應對。正沉思未就,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于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1933年該聯曾移掛湖南大學新圖書館,后毀于日機轟炸。1984年,湖南大學又根據原件照片復制,復掛于書院山門。
[9]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5張)
據《湖北通志》記載:順治十二年(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學祭孔時,學子們反映武昌府學為鄂省鄉學之冠,但校舍破敗。在林天擎的支持下,修葺工程于兩年后完成。新府學落成后,林天擎記下兩年前學子謁見之事,并發出由衷感嘆:“余思惟楚有材,自者艷羨?!笨滴跄觊g,此語題于武昌鳳凰山麓貢院牌坊。
[9]
清雍正十年(1732年),巡撫王士俊說“楚材號天下久矣”,并希望“從此楚材輩出”。咸豐三年,貢院毀于太平天國運動,牌樓不能幸免。咸豐八年,官文、胡林翼重修貢院及牌樓,并請曾國藩重寫了“惟楚有材”。二十世紀初,武昌實驗中學在貢院舊址建立,牌坊立于校門之前。
[9]
1948年第5期上海《聯合畫報》中一組名為“歷史名城武昌市容”的攝影報道,收錄了這座牌樓的照片,照片上的牌樓造型卻清晰可辨,四柱三門,飛檐翹角,“惟楚有材”四個大字歷歷在目。1958年此牌樓因大風而傾覆,談出人們的視野。據武昌實驗中學校史載:1958年前,離校門百步之遙的楚材街199號門前,有一座聞名荊楚大地的牌樓。由于年久失修因大風而傾覆。它是一座高約3.5米、寬約8米的四柱三門雙層飛檐翹角琉璃瓦的木制牌樓,北面書“惟楚有材”、南面書“辟門吁俊”,為紅底斗大金字。相傳這八個字的書寫者是清朝的曾國藩。
[8-9] 2010年10月6日,消失52年的“惟楚有材”牌樓重立武昌鳳凰山麓。這座牌樓的木柱呈黃色,灰瓦飛檐,位于武昌實驗中學大門內數百米處,寬10米、高8.7米,牌樓正面匾額寫有“惟楚有材”四個大字,背面寫著“辟門吁俊”四個大字。門樓由印尼菠蘿格木建造。
[6-8]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分享你的世界
查看更多
“惟楚有材”是湖北人杰地靈的一個象征
武漢繁華的武昌司門口東北片有一條楚材街,清末稱貢院前街和新街(又名貢院新街)。據說楚材街早在宋朝時設有縣學,明清朝在此設貢院。貢院為湖北湖南“鄉試”唯一場所。1949年以“惟楚有材”牌樓改今名。為武昌古老街道之一?!拔┏胁摹背鲎浴蹲髠鳌罚骸半m楚有材,晉實用之
Summer18930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
我認為“惟”是可以解釋成“只有”的意思,可以表達作者自豪,甚至傲慢的想法,否則可以用其他字來替換,例如“茲楚有材”,當然解釋為虛詞也很合理。
li357655070
參考資料
1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人民網.2007-12-19[引用日期2018-10-22]
2
“惟楚有材”:非指“只有楚國有人才”
.人民網.2014-04-11[引用日期2018-10-22]
3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才,晉實用之。
4
《論語·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笨鬃釉唬骸安烹y,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 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p>
5
湖北新聞網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湖南之行,這些新提法令人振奮
.湖北之窗.2020-09-18[引用日期2020-09-19]
6
專家建議重修“惟楚有材”牌樓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10-03]
7
武昌實驗中學紀念百年校慶 打造歷史文化軸 傳承“惟楚有材”傳統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1-10-03]
8
武昌實驗中學紀念百年校慶 打造歷史文化軸 傳承“惟楚有材”傳統-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荊楚網[引用日期2021-10-03]
9
[文化觀察]惟楚有材”引發的思考“
.湖北日報[引用日期2021-10-18]
10
也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 湘江副刊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湖南在線[引用日期2021-10-24]
11
李躍龍:“惟楚有材”門聯的由來 - 紅網論道湖南
.紅網[引用日期2021-10-24]
12
消失50年的“惟楚有材”牌樓重立鳳凰山麓
.荊楚網[引用日期2021-10-24]
13
圖文:惟楚有材:三百年的人杰地靈傳說-荊楚網
.荊楚網[引用日期2021-10-24]
14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四精五效辦教學 文理兼修育楚才 --中國教育在線湖北站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10-26]
15
也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引用日期2021-10-28]
16
李躍龍:也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機關文化--湖南政研網
.湖南政研網[引用日期2021-10-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