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
上學的時候,是不是聽到知識點,就立刻清醒了?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左宗棠收復新疆
1、1865年在英、俄支持下,阿古柏入侵新疆。
2、1871年,沙俄出兵侵占伊犁。
3、左宗棠收復新疆,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國西北的陰謀。
4、稱贊左宗棠詩: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古有抬棺出陣的壯舉,今有留書攻城的豪情:左宗棠
5、經過曾紀澤的外交談判及清政府的軍事斗爭,1881年,中俄簽訂《伊犁條約》,中國收回伊犁。
二、甲午中日戰爭
1、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的根本原因:明治維新后,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積極對外侵略擴張。
2、時間:1894年7月——1895年4月
3、主要戰役:黃海戰役,鄧世昌(致遠艦)壯烈犧牲;威海衛戰役,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4、結果: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
5、中國失敗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落后
三、中日《馬關條約》
1、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2、中日《馬關條約》內容:(1)割遼東半島、臺灣(1945年,抗日戰爭日本戰敗,臺灣回歸)和澎湖列島給日本;(2)賠款;(3)增開重慶、沙市、蘇州和杭州為通商口岸(外國侵略勢力深入長江最遠);(4)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最有利于列強對華輸出資本,跟以往條約不同之處)。
3、《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加深了民族危機。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謀人
1、發現地點:云南省元謀縣;
2、生活年代:距今約170萬年;
3、生活情況: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發現意義: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二、北京人
1、發現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約70萬—20萬年;
3、體貌特征:上肢與現代人相似,能夠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產工具)
4、生產生活狀況 采集、狩獵;
會使用天然火,會保存火種;
5、社會組織:過群居生活,原始社會。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原始的農耕生活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農業的發展
1、興起時間:約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興起地區:黃河、長江、淮河等流域;
3、標志: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發展;
4、意義: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1)河姆渡原始居民為什么要建造干欄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因為南方地區潮濕溫熱,既能通風防潮,又可防蛇蟲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氣候干旱寒冷,風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風擋雨,又可以保暖。
遠古的傳說
一、炎黃聯盟
1、阪泉之戰:黃帝打敗炎帝,炎黃聯盟形成。
2、涿鹿之戰: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
3、影響:華夏族逐漸形成,炎帝、黃帝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發展水平。
1、炎帝的貢獻:
(1)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通商交換。
(3)制作樂器琴瑟,有最早的圖文和歷法知識。
2、黃帝的貢獻:建造宮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煉銅,發明了弓箭和指南車。
3、黃帝時期:倉頡創造文字,伶倫制作音律,隸首發明算盤,嫘祖擅長紡織并會繅絲。
三、堯、舜、禹的禪讓
1、禪讓制的含義: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
2、推舉人才的'標準———賢德之人
3、禪讓制的實質: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
4、用“禪讓制”推舉出的首領有舜、禹。
造紙術的發明
西漢時期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宦官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紙的質量大大提高。
指南針
(1)戰國時我國用天然磁石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司南。
(2)北宋時發明了用人工磁化方法,用磁針制成多種形式的指南針,北宋末年,已把指南針用于航海,南宋以后,不論陰晴,都使用指南針來導航。約12世紀末(南宋時)指南針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意義:為后來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
一、元謀人
1、發現地點:云南省元謀縣;
2、生活年代:距今約170萬年;
3、生活情況: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發現意義: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二、北京人
1、發現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約70萬—20萬年;
3、體貌特征:上肢與現代人相似,能夠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產工具)
4、生產生活狀況采集、狩獵;
會使用天然火,會保存火種;
5、社會組織:過群居生活,原始社會。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三、山頂洞人
1、遺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距今約三萬年;
2、體貌特征:已經具有現代人類的特征;
3、生產工具:磨已掌握鉆孔光技術和磨制技術(骨針);
4、觀念:已經有了審美的觀念。
歷史答題技巧和方法
1、高效解題技巧
“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點,做到心中有數。
“二找”,按照題意,回歸課本,找到相關知識點;
“三規范”,答題語言規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問題。
2、規范答題
在中考歷史試卷中,非選擇題是按照具體的知識點劃分的,如果某一歷史非選擇題分值為5分,那么這一歷史試題考察的知識點為五個。而且中考考生在回答時要注意排版,書寫過亂也可能是中考考生丟分的原因。
3、歷史找材料與設問的相關點
設問和材料關系密切,設問提出的是有關材料的問題,回答設問離不開材料。所以,找到材料與設問的相關點很重要。先在設問部分找出關鍵詞,然后帶著關鍵詞再去材料中找相應的關鍵詞或句。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分析,結合相關的知識信息,對號入座,對問思答。一般情況下,問題就解決了。
4、立足材料,聯系課本
材料所展示問題的角度不一定與課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個歷史事件,課本可能主要敘述其積極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聯系課本是必要的,應該把材料所反映的內容與課本所學的相關知識掛上鉤,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論和解析。
歷史解釋是什么意思
是指根據歷史資料來確定法律的意思。歷史資料指除了法律文本之外的與文本直接有關的資料,例如立法準備材料(文件記錄以及其他和立法過程有關的材料)、立法說明立法者的私人材料(談話記錄、回憶錄日記、書信等),乃至立法者當時發表的文章等。有時還可以通過將新的規范與舊的`同類規范進行對照、比較,以闡明法律的意思。
它的具體內容是:
①正在討論的法律問題的特定解決方案在過去曾被實施過;
②該方案導致了一個后果F;
③F是不合乎社會道德標準的;
④過去與現在的情形不同不能充分地排除F在情形下不會出現;
⑤該解決方案也許不被稱贊。
這種方法要求解釋者要對歷史事實及其與現實情形的差異進行證成,而且要對“F是不是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命題進行證成。
有關立法的歷史資料包括:關于制定法律的提案說明,關于審議法律草案的說明,關于討論、通過法律草案的記錄和其他有關文獻等。
1.已知中國境內最早的原始人類是 云南元謀人
2.已知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生活的年代是 距今170萬年前
3.已知掌握管理和控制天然火技術的是 北京人
4.最早鑿井,開始飲用井水的遠古人類是 河姆渡居民
5.北京人使用的火屬于 天然火
6.原始人類為防止猛獸襲擊,適應惡劣環境,采取的生活方式是 群居生活
7.火的使用,其積極作用是 取暖御寒、抵御猛獸、照明、熟食
8.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類是 山頂洞人
9.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勞動
10.要了解遠古時代的人類生活情況,主要通過 考古發掘
11.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我們把它稱為 舊石器時代
12.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我們把它稱為 新石器時代
13.最早培育水稻、開始吃米的原始居民是 河姆渡人
14.最早種植粟、開始吃蔬菜的原始居民是 半坡人
15.最早出現貧富分化的原始居民是 大汶口人
16. 原始人類開始定居的原因是 原始農業的出現
17.生產彩陶的原始居民是 半坡居民
18.河姆渡居民所生活的環境是在 長江流域
19.河姆渡人住的房屋結構是 干欄式房屋
20.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結構是 半地穴式房屋
21. 河姆渡居民吃的糧食主要是 水稻
22.生產黑陶和制作骨器的.原始居民是 河姆渡居民
23.半坡居民所生活的環境是在 黃河流域
24.大汶口居民出現貧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生產力的發展
25.按照血緣關系組成的社會群體,稱之為 氏族
26.半坡居民吃的糧食主要是 粟
27.原始人類的勞動方式和勞動成果分配方式是 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成果
28.屬于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有 山頂洞人、半坡人、河姆渡人、大汶口人
29.氏族社會按照男人女人的地位不同分為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30.組成氏族社會的紐帶是 血緣關系
31.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人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
32.提出生物進化學說,證實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科學家以及他的著作是達爾文和他的《物種起源》
33.北京人和山頂洞人都先后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34.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黃帝
35.以民主的方式推選部落首領的方法,稱之為禪讓制
36.通過禪讓制取得部落首領地位的首領有堯、舜、禹
37.堯舜禹時期我國正處于的歷史發展階段是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
38.大禹治水治的“水”是黃河
39.華夏族形成的基礎是炎帝和黃帝的部落聯盟
40.大禹治水采取的方法是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或者是堵疏結合
41.既做過部落聯盟首領,又當過國王的人是
42.炎黃二帝為爭奪中原地區而進行的戰爭被稱為阪泉之野
43.屬于舊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有元謀人、北京人
44.通過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時期是堯舜禹時期
45.我國原始社會結束的時間是大禹統治時期
46.開創了我國原始農業文明和醫藥學的始祖是炎帝
47.傳說中發明了養蠶抽絲技術的是嫘祖
48.中華民族的圖騰是龍,這表明華夏族由多個民族聯合而成
49.“軒轅氏”或“有熊氏”指的是黃帝
50.炎帝和黃帝聯手打敗的大魔頭是蚩尤
51.處于我國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居民有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
52.炎帝被后世尊稱為神農氏
53.我們了解炎黃二帝的故事,主要是通過傳說
54.新石器時期,我國最重大的經濟革命是原始農業的出現
55.黃帝在與蚩尤的戰斗中發明了一種辨別方向的工具是指南車
56.原始人類的遺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57.一個部落的標志或者圖徽被稱為是圖騰
58.開辟了集市,讓人們互通有無的人是炎帝
59.大汶口居民處于我國氏族社會的時期是父系氏族社會時期
60.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夏的都城在陽城,統治中心地區,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
夏朝的國家機構,是奴隸主階級壓迫平民和奴隸的工具、
朝代暴君亡國之君
夏朝夏桀夏桀
商朝紂紂
西周周厲王周幽王
西周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內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商朝曾幾次遷都,直到商王盤庚遷都到殷,統治才穩定下來。后來又稱商朝為殷朝。
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勝桀,夏滅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戰。商滅,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叫西周。
小練習
1、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私天下”始于
A、禹建立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B、禹做部落聯盟首領的.時候
C、啟利用家族權勢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
D、商湯滅夏以后
2、商朝的起止時間是
A、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B、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C、公元1600年—公元1046年D、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3、商朝歷曾多次遷都,盤庚將都城遷到
A、陽城B、亳C、殷D、鎬
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文化代表距今時間體質形態工具制造火的使用觀念社會組織生產活動
元謀人約170萬年打制石器會使用火采集、狩獵
北京人約70-20萬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會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獵
山頂洞人一萬八千年和現代人基本一樣打制石器磨光、鉆孔人工取火審美氏族采集、狩獵、捕魚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制造工具
3、我國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萬年前
第二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原始居民地域距今時間生產工具房子畜牧手工業
河姆渡居民長江流域約七千年磨制石器耒耜干欄式家畜紡織陶器
半坡居民黃河流域約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頭半地穴式豬狗紡織彩陶
1、我國較早種植粟的是半坡居民2、我國較早種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國早期文字的雛形源于半坡彩陶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莊稼,主要糧食作物是粟。
第三課華夏之祖
炎黃部落聯盟—→華夏族—→漢族——→中華民族
黃帝——→人文初祖
1、我國原始社會結束在禹時期2、我國奴隸社會開始于公元前21世紀
3、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叫“禪讓”制。首先實施該制度的是堯推選舜為繼承人,結束該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標志著奴隸制度開始了。
第四課夏、商、西周的興亡
夏的都城在陽城,統治中心地區,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
夏朝的國家機構,是奴隸主階級壓迫平民和奴隸的工具
朝代暴君亡國之君
夏朝夏桀夏桀
商朝紂紂
西周周厲王周幽王
西周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內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商朝曾幾次遷都,直到商王盤庚遷都到殷,統治才穩定下來。后來又稱商朝為殷朝。
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勝桀,夏滅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戰。商滅,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史上叫西周。
第五課燦爛的.青銅文明
1、夏、商、西周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那時候,農業上以知道選種、施肥和治蟲害。
2、于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國古代稻、黍、粟、麥、豆被稱為五谷。
時期青銅器鑄造情況
原始社會晚期出現青銅器
夏朝青銅器種類逐漸增多
商朝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
西周青銅器種類更豐富,大量用于祭祀
第六課春秋戰國的紛爭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
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楚雙方在城濮大戰,晉軍勝。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后來,楚莊王做了中原霸主。
戰國七雄按東南西北到中間的順序排列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發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決定性戰役是長平之戰|。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編輯以備借鑒。
1、時間--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變法。
2、內容--A: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B: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C: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響:①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加強,逐步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②戰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
(各國的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商鞅在秦國變法,其中最徹底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
1)商鞅變法的目的是為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使國家變得富強。
2)商鞅變法取得勝利的原因:
A:順應了封建制發展的歷史趨勢;
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
C:敢于同舊勢力作斗爭。
4、商鞅變法對我們今天改革的借鑒意義:改革能使經濟發展,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國家才能有光明前途。改革會遇到種種舊勢力,舊習俗的反對,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必須堅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還要制定法律來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
5、商鞅變法的法令中最重要的是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原因是確立了封建土地制度。
法令中觸犯了舊貴族利益的是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1、黃帝時期有哪些發明創造?(為什么稱黃帝為“人文初祖”?)黃帝建宮室,制作衣裳,挖井,發明舟車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樂譜。所以稱黃帝為“人文初祖”
★2、什么是禪讓制?它被什么王位繼承制度所代替?標志性事件是什么?
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世襲制代替。
標志性事件:“禹傳啟,家天下”
★3、什么是西周分封制?目的?分封制下的諸侯是怎樣的?發揮了什么歷史作用?
內容:
①周王根據血緣關系的遠近和功勞的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但需要向周王交納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已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
②諸侯的義務:交納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
目的:穩定周初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分封制的意義或歷史作用作用: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定政局,
擴大統治范圍。
分封制的實質:確立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社會等級制度。
★4、學習夏商西周興亡應吸取的歷史教訓是什么?有何意義?
歷史教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啟示:作為統治者應實行“仁政”為政以得,勤政愛民,關心百好生疾苦,努力創建和諧社會,才能求得穩定健康的發展。
★5、春秋爭霸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提高,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直接原因:春秋時期,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強大的諸侯。各諸侯國不斷進行戰爭,強大的諸侯,迫使各國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周王室衰微)
★6、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的原因?
答:1、齊國在山東北部,盛產魚鹽,經濟富庶。2、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3、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口號。
★7、怎樣評價春秋(戰國)的戰爭?
1、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消極影響)
2、但在爭霸戰爭中,有些諸侯國被消滅,出現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為統一奠定基礎(積極影響)
★8、商鞅變法內容及其歷史影響?
時間:公元前356年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變法。(商鞅是法家代表)
目的:富國強兵,在兼并戰爭中取勝。
商鞅變法的內容:(法令規定)
在政治方面:
1、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
3、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
4、嚴明法度,禁止私斗。
在經濟方面:
1、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2、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統一度量衡。
在軍事方面: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
商鞅變法的作用或影響: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盛的諸侯國。為后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9、商鞅變法是否成功,為什么?
答:成功了,商鞅變法順應了社會發展規律;使秦國強大起來。
★10、戰國時期變法的的結果(作用、意義、影響):
各國經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來;地主階級統治代替了奴隸主階級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國封建社會形成了。
★11、秦始皇創立了怎樣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
1.統治者是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
2.在中央設立政府機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統領,分別掌管行政、軍政、監察,最后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推行廢除西周以來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制,這樣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國各地的權力,并把政治,法律,軍事土地及賦役等制度推向全國。
★12、秦朝(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政治上:
1.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者是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
2.在中央設立政府機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統領,分別掌管行政、軍政、監察,最后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推行廢除西周以來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
制,這樣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國各地的權力,并把政治,
法律,軍事土地及賦役等制度推向全國。
經濟上:
1.統一貨幣,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半兩錢。
2.統一度量衡。
文化上:統一文字,把毛畫規整的小篆作為全國規范文字。
思想上:為了加強思想控制,實行“焚書坑儒”。
軍事上:1.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2.修筑萬里長城。
交通方面:1.下令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2.修建靈渠溝通了湘江和漓江。
★13、秦長城起止點,秦朝疆域四至?
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作用:抵御匈奴的侵犯。
秦的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到南海。
★14、秦統一的意義(作用)影響?
意義: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長達數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15、陳勝吳廣起義相關史實?
時間:公元前209年
起義地點:大澤鄉
根本原因:秦的_
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含義:號召人們起來反抗秦的_。)
政權地點:陳(張楚政權)
結果:秦二世調集大軍進行反擊。在秦軍強大攻勢下,起義軍缺乏后援最終失敗,吳廣陳勝相繼被部下殺死。
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意義:是中國歷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16、秦_的表現?
1、沉重的賦稅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3、法律殘酷
4、秦二世的殘暴統治。
★17、秦始皇的貢獻?
1、完成了統一中國的事業。
2、實行了各項鞏固統一的措施
3、創立了郡縣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知識點
含義: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目的: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方式: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把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
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
諸侯權力:周天子授予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允許建立諸侯國,有較大獨立性。
諸侯義務:需要向周王進納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
作用:①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政局,擴大統治范圍。②維護了西周王朝嚴格的等級制度。
夏朝的興衰
1.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標志著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從啟開始的。
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標志著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標志著“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3.鞏固統治:建立了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制定夏歷。
4.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
5.滅亡:桀統治殘暴,約公元前1600年被商湯所亡。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哪些進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他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飲水更加方便,還飼養了家畜,會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為什么有了隨葬品?
大汶口時期,農耕經濟有了很大發展,財富增多,氏族首領憑借權力擁有較多財富,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人死后,私有財產隨葬,企圖繼續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點考點]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長江)流域,受濕潤氣候影響,居民住(干欄)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黃河)流域,屬內陸地帶,干旱地區,受氣候影響,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開始種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開始種(粟)。
4、列舉我國原始農耕時代幾項世界性貢獻(之最)
(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3)我國是世界上很早就種植蔬菜的國家。
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會。
其中封建社會可分為五個階段: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隋唐五代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明、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
初一怎樣可以學好歷史
喜愛歷史,增加對學歷史的興趣,并且讓興趣一直保持,為你打開歷史之門。認真聽課,不要認為老師的內容都是枯燥無味的。即使是課本上的內容,只要用心學習也是妙趣橫生的,關鍵是要善于融入歷史。做好筆記,課上認真聽的一大特點就是做好筆記,能夠讓你清晰的回憶起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多方了解,請教老師,使課本知識掌握得非常牢固。多去閱讀,閱讀量很能幫助你在這個學科中增加知識量,不局限于課本。
要學會整合初一歷史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于學習的過程,專注于蘊藏在分數背后的秘密。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06-02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4篇09-18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四單元知識點11-05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四單元知識點06-02
高一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10-12
七年級上冊生物第一單元知識點07-30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08-09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四單元知識點4篇11-05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