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毓慶宮楹聯(lián)欣賞
?
毓慶宮位于內(nèi)廷東路奉先殿與齋宮之間,系清康熙十八年(
1679
)
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乾隆五十九年(
1794
)添建大殿
1
座
并游廊、抱廈,嘉慶六年(
1801
)繼續(xù)擴建,光緒十六年(
1890
)和
二十三年(
1897
)加以修繕。毓慶宮是由長方形院落組成的建筑群,
前后共四進。正門前星門,門內(nèi)為第一進院落,有值房
3
座,西墻開
陽曜門與齋宮相通。過院北祥旭門為第二進院落,正殿惇本殿,東西
配殿各
3
間。第三進院東西兩側(cè)各有圍房
20
間,直抵第四進院,正殿
即毓慶宮,建筑為工字殿。前殿面闊
5
間,進深
3
間,黃琉璃瓦歇山
頂,前檐明間開門,次間、梢間為檻窗,后檐明間接穿廊與后殿相通。
穿廊面闊
1
間,進深
3
間,東西兩側(cè)均為檻窗。后殿面闊
5
間,進深
3
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檐明間與穿堂相通,廊檐安小板門,次間、
梢間為檻窗,后檐均為檻窗。后殿室內(nèi)明間懸匾曰“繼德堂”,西次
間為毓慶宮之藏書室,嘉慶皇帝賜名“宛委別藏”,東山墻接懸山頂
耳房
1
間與東圍房相通。東耳房內(nèi)懸嘉慶皇帝御筆匾曰“味余書室”,
其東側(cè)圍房內(nèi)“知不足齋”匾亦為嘉慶皇帝御筆。毓慶宮內(nèi)裝修極為
考究,尤其是后殿內(nèi)以隔斷分成小室數(shù)間,其門或真或假,構(gòu)思精妙,
素有“小迷宮”之稱。最后一進院內(nèi)有后罩房,面闊
5
間,進深
3
間,
黃琉璃瓦懸山頂,前檐出廊,明間開門,次間、梢間為檻窗,東西兩
側(cè)有耳房,與東西廡房轉(zhuǎn)角相接。毓慶宮是康熙年間特為皇太子允礽
所建,后作為皇子居所。乾隆皇帝
12
歲到
17
歲間一直居于此宮。嘉
慶皇帝
5
歲時曾與兄弟子侄等人居于此宮,后遷往擷芳殿,乾隆六十
年(
1795
)即位后又遷回毓慶宮。同治、光緒兩朝,此宮均作為皇帝
處,光緒皇帝曾在此居住。
北斗回樞,紫氣迎祥雙闕曉;
東風(fēng)入律,彤云獻瑞五門春。
——乾隆題毓慶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