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農歷二十四節氣的對聯,雖然極為少見,但它也是對聯“家族”中的一員,而且精巧別致,造語自然,讀來妙趣橫生,回味無窮。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晝夜不長不短;
三年一閏,五年再閏,陰陽無錯無差。
此聯的上聯不但指明了春分、秋分這兩個節氣所在的月份(指農歷),而且將這兩個節氣的時間特點——晝夜相平,也講得清清楚楚;下聯則講了農歷閏年之規律,也很有科學性。
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
早春驚蟄,春分時雨到清明。
據說明代有位學士,在浙江天臺山游覽時,夜宿山中茅屋,翌日晨起,見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隨口吟出了上聯,將“大寒”、“霜降”、“小雪”3個節氣嵌入聯中,一時成為絕對。直至近代才被浙江名士趙恭沛對出了下聯,下聯中同樣嵌入了“驚蟄”、“春分”、“清明”三個節氣,對仗工整,自然流暢。
一犁耕破路邊土,今日芒種;
雙手捧住爐中炎,明朝大寒。
此聯是明代一位知府出外效游時,見一位農夫扶犁耕地時,吟出上聯,而農夫給知府對出了下聯。上下聯各嵌入了“芒種”和“大寒”兩上節氣,巧妙嫁接,聯趣橫生,讀來貼切有趣。
清明高粱小滿谷;
芒種芝麻夏至豆。
這是河北農村流傳的一副節氣聯,將“清明”、“小滿”、“芒種”、“夏至”四個節氣嵌入聯中,并明確地反映了節氣與農作物種植的關系,新穎獨特,既有欣賞意趣,又有實用價值。
元宵不見月,點幾盞燈為河山生色;
驚蟄未聞雷,擊數聲鼓代天地宣威。
這是清代文人閔鄂之,元宵節隨其父到毛尚書家作客時,毛尚書為考核閔鄂之的才華而出了上聯:“元宵不見月,點幾盞燈為河山生色”,閔鄂之聽到元宵節鼓聲陣陣,心中一動,于是高聲對出下聯:“驚蟄未聞雷,擊數聲鼓代天地宣威”。贏得滿座賓客齊聲叫妙。
另外,還有如“霜降如小雪;春分不大寒”、“夏至有雷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睛”、“冬至弗要栽秧;夏至弗要望娘”等等,此類對聯造語自然,對仗工整,雅俗共存,并富有鄉土味,讀來別有一番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