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10道變態(tài)難數(shù)學(xué)題圓
圓是初中數(shù)學(xué)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是很多高中數(shù)學(xué)知識的基礎(chǔ)。那么,六年級的學(xué)生對于圓的掌握以及解題能力如何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六年級10道極難數(shù)學(xué)題圓。
題目1:兩個相交的圓A、B的圓心距為24cm,直線AB的長度為15cm,求圓A、B的半徑。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勾股定理求出弦AB與圓心距的關(guān)系:$AB^2=AH^2+BH^2$,其中AH、BH分別為圓A、B的半徑,得出$AH^2+BH^2=225$。另外,根據(jù)圓的性質(zhì),圓心距為24cm的兩個圓的半徑相等,即$AH=BH$。
將$AH=BH$代入$AH^2+BH^2=225$,得到$2AH^2=225$,即$AH=\sqrt{112.5}$。因此,圓A、B的半徑均為$\sqrt{112.5}$。
題目2:已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6cm,求內(nèi)切于正方形的圓的半徑。
如下圖所示,圓O為正方形ABCD的內(nèi)切圓。連接圓心O與正方形的一個頂點A,得到直角三角形AOD。根據(jù)勾股定理,有$OA^2=OD^2+AD^2$。
由于正方形的特殊性質(zhì),我們可以得知AD=6cm,而OD = OA - AD/2 = (6-2r)/2,其中r為圓O的半徑。代入勾股定理中,得到:
$$r=\frac{3\sqrt{2}-3}{2}$$
因此,內(nèi)切于正方形ABCD的圓的半徑為$\frac{3\sqrt{2}-3}{2}$ cm。
題目3:以正方形ABCD的一個頂點A為圓心,經(jīng)過對角線BD的交點E,畫一個圓。求圓心到對角線BD的距離。
如下圖所示,圓心為A,交點為E,圓心到對角線BD的距離為AH。
根據(jù)圓的性質(zhì),圓心到交點E的距離AE等于圓心到線段上任意一點H的距離AH,所以我們只需要求出段BD中點O到頂點A的距離,即可求出AH。
顯然,點O是$√2/2×AB$(AB為正方形的邊長)處,因此$AO=\sqrt{2}×AB/2=3\sqrt{2}$。因為$AH=2AO/3$,所以AH為$2×3\sqrt{2}/3=2\sqrt{2}$。
因此,圓心到對角線BD的距離為2√2 cm。
題目4:如圖,已知兩圓心的距離為6 cm,半徑分別為3 cm和4 cm,求兩個圓的公切線的長度。
如上圖所示,兩個圓的圓心分別為O1和O2,半徑分別為3 cm和4 cm。連接O1O2,得到$\triangle O1O2D$。垂直于O1O2的直線段DE即為兩圓的公切線段。
根據(jù)勾股定理,$\triangle O1O2D$中的OD長為2 cm。同時,由于$\triangle O1OD$和$\triangle O2OD$為等腰三角形,可以得到:
$$O_1D=O_1O_2×\frac{3}{7}=2.57$$
$$O_2D=O_1O_2×\frac{4}{7}=3.43$$
因此,兩個圓的公切線段長為2×DE=2×$\sqrt{O_1D×O_2D}$=4.67 cm。
題目5:兩個正方形互相內(nèi)切,其中一個正方形的對角線長為8 cm,求另一個正方形的對角線長。
如下圖所示,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EFGH互相內(nèi)切。根據(jù)正方形的性質(zhì),AC=8cm是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長度。設(shè)正方形EFGH的對角線長度為x,那么我們需要求解x的值。
首先,由于正方形互相內(nèi)切,所以正方形的四條邊都是相接的。因此,正方形EFGH的一條邊長等于正方形ABCD的一條邊長,即得到:
$$x=\frac{1+\sqrt{2}}{2}×8=\sqrt{32}+4$$
因此,另一個正方形的對角線長為$\sqrt{32}+4$ cm。
題目6:如圖,在等腰三角形ABC中,以角A為圓心,AB為半徑,畫一個圓。求圓切線BC的長度。
我們將問題簡化一下,將等腰三角形ABC旋轉(zhuǎn)一下(如圖),角A為圓心的圓將變?yōu)檎叫危藭r我們很容易求出BC所對的線段長LM。
根據(jù)正方形的性質(zhì),LM等于ABC的高,所以我們只需要求出ABC的高即可。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它的底邊中點D位于圓上,且BD等于AB的一半,即$BD=\dfrac{1}{2}×AB$。根據(jù)勾股定理,得到:
$$BD^2+AD^2=AB^2$$
代入$BD=\dfrac{1}{2}×AB$可得:
$$AD=\sqrt{\dfrac{3}{4}AB^2}=\dfrac{\sqrt{3}}{2}AB$$
因此,ABC的高BD為$\dfrac{\sqrt{3}}{2}AB$,LM的長度可以通過上述方法求得:
$$LM=\dfrac{\sqrt{3}}{2}AB=\dfrac{\sqrt{3}}{2}BC$$
因此,圓切線BC的長度為$\dfrac{2}{\sqrt{3}}LM=\dfrac{4}{\sqrt{3}}AB$。
題目7:如圖,在直角三角形ABC中,以AC為直徑,畫一個圓。圓與BC交于點D,求BD與DC的長度。
如上圖所示,以AC為直徑的圓和BC相交于點D。設(shè)BD為x,DC為y。
首先,我們可以根據(jù)圓的性質(zhì)得出:
$$AD×DC=BD×CD$$
又因為AC是直角三角形ABC的斜邊,所以有:
$$AD=\sqrt{AB^2+BD^2}$$
$$DC=\sqrt{AC^2-(BD+DC)^2}$$
代入得到的兩個式子,整理可得:
$$\begin{aligned}
x((x+y)^2+AB^2)&=yAC^2\\
x+y&=\sqrt{x^2+y^2}+\sqrt{AC^2-(x+y)^2}
\end{aligned}$$
其中$AB^2=AC^2-BC^2$,將其代入第一個式子得到:
$$x(x+y)^2=xAC^2-BC^2x$$
將它代入第二個式子中,得到:
$$\sqrt{x(x+y)^2+y^2}=\sqrt{xAC^2-BC^2x}+\sqrt{AC^2-(x+y)^2}$$
兩邊平方,化簡得到:
$$y^2=\dfrac{(x-BC^2)^2}{4x}$$
根據(jù)$x+y=AD$可以得到:
$$y=\dfrac{BD×CD}{AD}=\dfrac{xy}{\sqrt{x^2+y^2}}$$
兩邊平方得到:
$$y^2=\dfrac{x^2y^2}{x^2+y^2}$$
帶入前面的式子得到:
$$\dfrac{x(x-BC^2)^2}{4(x^2+y^2)}=\dfrac{x^2y^2}{x^2+y^2}$$
整理可得:
$$x^2-3y^2=\dfrac{3}{4}BC^2$$
因此,BD和DC的長度分別為:
$$BD=\dfrac{\sqrt{3}}{3}BC$$$$DC=\dfrac{\sqrt{6}}{3}BC$$
題目8:如圖,在菱形ABCD中,以BD為直徑,畫一個圓。圓與AC交于點E,求線段DE的長度。
如上圖所示,以BD為直徑的圓與菱形ABCD相交于點E。我們需要求解線段DE的長度。
首先,連接AE。由于AD和BC相等,AC和BD相等,因此$\triangle AED$和$\triangle BEC$是全等的(如下圖所示),可以得到:
$$AE=BC=\dfrac{1}{2}BD$$
因此,$AD=2AE=BD$。由于以BD為直徑的圓經(jīng)過點E,因此可以得到:
$$SD=SE=SB$$
其中,$SB=BC/2=AD/4$,所以我們可以得到:
$$SD=\dfrac{AD}{4}$$
因此,EM=SD,由勾股定理得到:
$$DE=\sqrt{EM^2+ED^2}=√\dfrac{3}{16}AD^2=√\dfrac{3}{16}BC^2$$
因此,線段DE的長度為$\dfrac{\sqrt{3}}{4}AC$。
題目9: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以AB為直徑,畫一個圓。設(shè)E是圓上一點,求AE與DE的長度比。
如上圖所示,以AB為直徑的圓與正方形ABCD相交于點E。我們需要求解線段AE與DE的長度比。
首先,根據(jù)勾股定理得到:
$$AD=BD=\sqrt{2}×AB$$
對正方形的一條邊進(jìn)行平移,得到下圖:
如上圖所示,DH=AB,OI=EH=HD/2=AB/2,OL=DE=DI/2=AB/2。
因此,$AE=\sqrt{(OI+OL)^2+IL^2}=√2×OI=AB$,$DE=AB/2$,所以AE與DE的長度比為2:1。
題目10:兩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外切,大正方形的邊長是10 cm,求小正方形的面積。
如上圖所示,大正方形邊長為10 cm,小正方形外切于大正方形。設(shè)小正方形的邊長為x,由于小正方形外切于大正方形,因此兩個正方形的對角線是共線的。
由勾股定理可得,大正方形的對角線長度為$10×\sqrt{2}$ cm。另外,可以得到小正方形對角線長度為$x×\sqrt{2}$ cm,因為小正方形的對角線即為大正方形對角線去掉兩個角上的長度(即大正方形的邊長)。
因此,根據(jù)題意可得:
$$x=\dfrac{10}{\sqrt{2}+1}=5.07$$
因此,小正方形的面積為$x^2=25.7$ 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