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藝術需要借助文學來表達。眾所周知,園林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和多種藝術形象共存的空間,作為一個“四維空間”藝術,園林藝術的形象展現首先是園林中的山石、花草樹木、亭廊樓閣等,它們通過視覺、味覺、聽覺、嗅覺和觸覺等把美直接傳達給他人,給游人以審美的精神享受。作為園林美,其存在是客觀的,當園林美通過人的各種感觀凝練綜合以后,上升到另一個高度,即審美意識,但這種美要傳達給他人以引起共鳴,則需要借助文學、繪畫、音樂等手段來實現。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一出,洞庭湖、岳陽樓頓時名聲大振,從此文人騷客紛至沓來,就是因為文學表達了園林美,傳達了園林美,當然,文學的記錄也為園林的流傳做出了貢獻。
園林楹聯匾額作為園林文學的主要形式在江南私家園林藝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園林點景
所謂園林點景就是根據園林中某一景觀的特點及空間環境的景色,結合文化藝術的要求,進行高度概括,點出景色的精華及景色的境界,使游人有深刻感受的詞或語。
園林點景在園林中有著非同小可的作用,它既能點出景觀的特色,又能讓游人通過點景領略詩情畫意,了解歷史文化,極大地豐富了園林藝術的內在美,是園林欣賞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也是我國造園藝術家獨創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造景手法。通過點景的畫龍點睛,加強了對園林藝術空間的感受,加深了園林的意境,增進了景觀的欣賞價值。可以說,園林點景是園林藝術中不可缺少的,沒有點景的園林是不完整的。《紅樓夢》中“若大景致,若干亭榭,盡是花柳山水,無字標題,也斷不能生色”說明了文學的點景作用。
渲染主題與概括風景意境
中國園林在宋代廣泛運用景題楹聯,賦予園林以標題的性質,仿佛繪畫的提款,它直接通過文學的形式來抒發主人的情懷,傳達創作者的審美信息,加深鑒賞者的理解和感受,使園林的意境更加深化。
楹聯匾額,作為藝術語一言,不只是一種符號、工具和建筑物典雅的裝飾品,而是一種審美的藝術本體的建構,作為傳達諧趣、透露景觀的文學淵源或人文內蘊、升華景觀意境等手段,是景觀的“詩化”、“心靈化”,是對于景觀表象和心靈境界的一種審美概括,因而具有歷史的、人文的和審美的價值,是園林中不可或缺的藝術珍品。
擴展園林空間
江南私家園林楹聯,常常用寫意的筆墨,渲染出園林景觀的環境特色,使眼前有限的空間擴展到無限的大自然中去,創造出遼闊深遠的藝術境界。如揚州平山堂聯“銜遠山,吞長江,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送夕陽,迎素月,當春秋之交,草木際天”。上聯巧妙地融入范仲淹《岳陽樓記》與歐陽修《醉翁亭記》中“遠山來與此堂平”的意蘊,下聯語出王禹偁《黃岡竹樓記》中“送夕陽,迎素月”與蘇東坡《放鶴亭》中“平山欄檻倚晴空”的情致。從而不僅在時間上,而且在空間上,巧妙地點明了平山堂的藝術意境及其自然環境的壯闊氣象,使園林空間得到了擴展。
表達和展示園林美
園林美應以自然美為特點,與藝術美和生活美的高度統一。園林美是客觀存在的,園林美需要借助文學傳達審美主體的感受,表達一定的美學思想。如王勃的《騰王閣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崔顥的詩《黃鶴樓》等使這些樓臺建筑名揚千古。
江南私家園林充分利用園林楹聯匾額來表達和展示園林美。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表達江南私家園林的幽美。揚州個園中有副楹聯:“春從何處歸來?洽楚尾吳頭,盡留連永晝茶香,抖陽酒暖;花比去年好否?正千金一刻,最珍重綠楊城廓,紅芍當階”,全聯寫春,層層遞進,上聯寫初春時節,點明揚州春早,進一步寫了個園初春時的“永晝茶香”和“斜陽酒暖”,令人流連忘返,下聯寫暮春時節,濃墨重寫“綠楊城廓”和“紅芍當階”,這時正是“千金一刻”的大好春光時刻,抒發作者“莫辜負,須惜春”的情懷。
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江南私家園林中的楹聯匾額集詩詞、書法、篆刻藝術于一身,是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浙江紹興百草園中楹聯“仰視桑椹熟,府聽蟋蟀鳴”,紹興三味書屋的“三味書屋”匾額。
園林楹聯既是園林藝術又是書法藝術。對聯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學體裁,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形式。對聯借書法形式展示流傳,書法借對聯形式流芳樓播。兩種愛好、兩種藝術相輔相成,珠聯壁合,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江南私家園林楹聯匾額不僅文字雋永,而且書法美妙,各種書法如篆、隸、楷、行、草體等皆有??瑫卸藙驀漓o之美;篆書有蠶頭燕尾之美(可以表達平靜情趣,書寫在幽靜景區,使觀賞者產生低頻率的情感波動);行書有活潑流暢之美;草書有龍蛇飛舞之美(可表達出激昂的情緒,使觀賞者產生高頻率的情感波動)。江南私家園林楹聯有磚刻、石刻,有板對、竹對,有板屏、大理石屏;也有用畫面的。但是園林建筑多為敞口,裝裱的屏聯容易受損,所以室外的楹聯用磚石,室內者用竹木,廳堂居室內則用裝裱字畫。
為園林的營建提供藝術指導
園林文學可以記載歷史,傳達信息,中國園林自古以來追求的是順應自然,模擬自然山水,許多文學藝術家根據對自然山水的審美感受而創作的文學作品,都被大量借鑒和應用到了園林藝術的創作實踐,為園林創作做出了貢獻。 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問世,在全國就誕生了不少供人游覽的“桃花源”園,《桃花源記》可算開創了“景因文生”的先例。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描繪了一個壯麗的大觀園,從而引起諸多造園家的興趣,隨后在北京、上海等地相繼出現了仿文學名著《紅樓夢》描繪布局特點而建造的十余處大觀園。
根據顧愷之“千巖竟秀,萬壑爭流,草木朦朧其上,若云興霞蔚”的描述,就有了蘇州拙政園的“雪香云蔚亭”。明代計成的《園冶》,更是一部關于造園的專業巨著,己成為現代造園家與園林工作者的必讀之物。
活化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園林楹聯匾額以園林空間為載體,用文字的形式來傳達出審美的觀點,同時活化和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如拙政園,園主王獻臣乃明弘治進士,受誣陷罷官,失意回鄉,請文征明設計建造此園,借《閑居賦》句意:“‘孝乎為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為政也”;退思園,“退思”語出《左傳》:“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边@些官場的失敗者們,他們以孔子對顏回的贊譽為鑒,在小小的園林(“勺園”、壺園”、“芥子園”、“殘粒園”等)中“一瓢飲,一簞食”,樂而不改其志,一方面借題寓意,超凡出俗。
蘇州留園五峰仙館北廳內有副楹聯:“讀《書》取正,讀《易》取變,讀《騷》取幽,讀《莊》取達,讀《漢文》取堅,最有味卷中歲月;與菊同野,與梅同疏,與蓮同潔,與蘭同芳,與海棠同韻,定自稱花里神仙”。告訴游者中國還有那么豐富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