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廣州南沙舉辦的亞洲青年論壇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為中方青年嘉賓代表致辭。
他表示,三年多來,我們的衛生體系接受了一個巨大的挑戰,而最終走了出來。今天無數的亞洲青年精英相聚在此,恰逢人類已經全面建立了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免疫屏障。“世衛組織也宣稱如今死于新冠的病人數每天都是歷史低點。我們離走出‘新冠’這起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時間節點已為期不遠?!睆埼暮暾f,他相信,通過這次疫情可以認識到,面臨不確定事件的挑戰,只有通過交流與溝通,大家團結起來,才能構建一個有韌性的全球性社會體系,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新聞多看點:
張文宏:感染新冠6個月后
抗體水平會達到很低
無法避免感染
但免疫記憶的克隆仍然存在
發生重癥的比例大幅降低
3月21日,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進行了一場線上演講。
張文宏團隊對感染新冠后人體是否會持續性存在免疫記憶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免疫記憶的克隆在6個月后仍然存在。
“這些記憶性的克隆如果受到攻擊,會以最快速度募集抗體。隨著時間的推移,6個月后,抗體水平會達到很低的水平,無法避免感染。但是感染以后,因為免疫記憶克隆的存在,(抗體)又會迅速被召喚,出現抗體水平和細胞免疫的提高,這時候發生重癥的比例大幅降低?!?/p>
新冠未來將向地方性流行轉化
不再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危害
張文宏認為,新冠未來將向地方性流行轉化。
“地方性流行”是指,一種病毒經過大流行后,進入較低水平的流行,不再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危害。
張文宏解釋,就流行的波度而言,新冠已經越來越趨向于已經被我們熟悉的冠狀病毒,比如OC43和HKU1(主要引起普通感冒的兩種冠狀病毒,來自嚙齒動物)。如果進入常態化流行,它會階段性地出現波峰,在流感樣人群中檢測出的比例大約處于1‰-2‰的水平。雖然中國目前在流感樣人群中檢測出新冠的比例大約為5‰-10‰,但可以判斷,中國目前處于新冠低流行的狀態。
根據新加坡和美國的疫情監測情況,第一波疫情結束后都有第二波,第二波的峰值會低于第一波,但兩個波峰之間間隔時間多久,中國和國際都在同步進行評價。
張文宏在演講中表示,未來應對大流行的科技平臺需要包括疫苗、治療、檢測、公共衛生措施幾個方面。
近期流行的甲流菌株
不會引起恐怖的大流行
張文宏表示,關于近期流行的甲流,團隊檢測到其分型是H3N2和H1N1,這兩個菌株都是大流行以后不斷發生變異的常態化流行株,并不會引起恐怖的大流行。麻疹、水痘等疾病,也都是在大流行之后遺留在人類社會的常態化感染疾病。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提醒,考慮到目前新冠疊加流感的形勢,建議公眾繼續保持密閉場所戴口罩、勤洗手和開窗通風、保持社交距離和咳嗽禮儀等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