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電特稿:絲路之光耀古今——中國與中亞國家共繪人文交流新畫卷
新華社記者邱夏
千年絲路,滄桑輝煌。一個個文明交融的印跡定格在歷史畫卷中,不為時間所抹去。
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打通橫貫東西的古絲綢之路。
2000多年來,中國與中亞互通有無、互學互鑒、守望相助,為人類文明史留下一段段佳話和傳奇。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如今,中國同中亞國家傳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在考古、教育、衛生、旅游、新聞、地方交流等合作領域不斷開拓創新,共同構建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大格局,讓延續千年的友好情誼更加深入人心。
這是5月11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拍攝的掐絲團花紋金杯。唐代帶把杯除部分器物直接來自中亞粟特,還有部分屬于唐人仿制粟特風格的作品,這些物品都是東西方文明通過絲綢之路進行交流互鑒的的珍貴物證。新華社記者李一博攝
絲路古城展新顏
“土地沃壤,稼穡備植,林樹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馬。”1300多年前,中國唐代高僧玄奘途經中亞歷史名城撒馬爾罕時,記錄下令人神往的富饒美景。
撒馬爾罕、塔什干、布哈拉……一座座古老城市如同散布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串聯起中國與中亞友好往來的歷史記憶。
然而,一些古城年久失修,亟待保護;一些古跡更是湮沒于歷史塵埃,等待著“神秘面紗”被揭開的一刻。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