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一個月后,國際油價終于在進入6月的第一天有所回升。
6月1日,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01美元,收于每桶70.10美元,漲幅為2.95%;8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68美元,收于每桶74.28美元,漲幅為2.31%。
超過2%的漲幅在最近一段時間都很少見。就在前一日,國際油價還跌超1%,整個5月,國際油價受到需求預期降溫的影響下跌約10%。
早在今年3月,國際油價就跌至每桶70美元,為15個月以來最低,而去年的峰值高達每桶125美元。
最近數周,原油價格再度出現下滑,一度跌破70美元每桶。這主要受幾方面因素影響。
一是美國遲遲沒有采取實際行為回補戰略原油儲備。
去年3月,美國總統拜登祭出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1.8億桶石油儲備釋放,希望在俄烏沖突爆發、油價飆升至每桶超過100美元之際,降低油價。此番大規模拋儲,令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水平降至198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拜登政府曾計劃回補6000萬桶SPR,相當于釋放計劃的1/3。
但是,多重因素特別是價格因素影響下,美國想要補充戰略原油儲備的實際操作面臨困難。今年1月,本來計劃補庫300萬桶,隨后因報價過高而取消。隨后遲遲不見有進一步動作。
這邊美國回購不了戰略原油。那邊,opec+出現內部分歧傳聞再起,也動搖了原油多頭的信心。
傳聞稱,沙特對當前油價疲軟相對不滿,打算在本周末舉行的OPEC+會議促成新的減產協議以提振油價,但俄羅斯不愿減產,仍希望擴大廉價原油出口以增加財政收入。
OPEC+成員國早在4月2日就宣布,從5月開始進行規模為日均115.7萬桶的自愿減產計劃,這是為穩定石油市場而采取的預防性措施。加上俄羅斯至今年年底的日均減產50萬桶,主要產油國自愿減產總規模日均將達約166萬桶。
該減產決定推動油價出現短暫回升,4月3日一度上漲6%至每桶近85美元,但在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情緒影響下,油價隨后一周再度回落。
不過,據塔斯社報道,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上周四表示,考慮到一個多月之前才由于全球經濟復蘇放緩而做出減產決定,預計OPEC+在本周末的會議上不會采取新的行動,但所做決定一定是最有利于原油市場的。
這讓不少對沖基金選擇離場避險,這對原油價格自然帶來一定沖擊。
本來美債違約風險在上周末解除應該能夠給市場信心的,但是,從目前看,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極限拉扯仍未消停,提高債務上限的協議提交眾議院、參議院表決的過程中,一旦某一環節阻止了法案的迅速通過,新增的程序步驟可能需要長達一周的時間。先前,耶倫將潛在違約日期延后到了6月5日,這代表“美債炸彈”存在來不及拆除的可能性,打壓了市場的風險偏好情緒。
更重要的是,今年以來,一系列金融風險事件,讓市場對歐美經濟持續衰退的預判愈發明顯。特別是美聯儲、歐洲央行等全球主要央行仍在持續加息以抑制高企的通脹,這令外界對于出現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
綜上,當前各類資本持續離場,國際油價持續低迷。有分析認為,除非本周末的OPEC+釋放遠超市場預期的減產協議,才可能令這些資本重新入場拯救油價。但這個可能性有多大,還充滿不確定性。
“現在市場都在關注誰來拯救油價?!庇忻襟w報道稱,有分析人士表示,“這或許是歐美國家樂見的局面,因為油價持續疲軟有助于舒緩這些國家的通脹壓力,但對于眾多依靠能源出口創收的新興市場國家而言,這卻意味著他們的財政收入持續縮水,所面臨的外債兌付壓力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