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贈劉京聞_蘇軾《贈劉京聞》原文及賞析
原文
荷花沒有遮雨,
菊花還有傲霜的枝條。
你必須記住,這是一個好年景,
它是橙色和橙色的。
辨別和欣賞
這首詩是詩人寫的,送給了他的好朋友劉京聞(名叫季孫)。詩的前兩句描寫場景,抓住“荷花”和“菊花”來描繪深秋初冬的蕭瑟景象?!皼]有了”和“還在那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突出了菊花傲霜與寒冷作斗爭的形象。后兩句論風景,揭示贈詩目的。說明冬天的景色雖然蕭瑟荒涼,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的一面,只是其他季節無法比擬而已。詩人這樣寫,比喻一個人風華正茂。雖然他的青春已經過去,但這也是他走向成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黃金階段。他鼓勵朋友們要珍惜這段偉大的時光,要樂觀,要不懈努力,千萬不要消沉,不要妄自菲薄。
蘇軾《贈劉京聞》寫于元佑五年(1090),蘇軾主杭。《苕溪漁隱叢》說,此詩詠初冬景色,“歌妙”。雖然這首詩是作為禮物送給的,但它歌頌了深秋的景色,而沒有提到劉自己的道德文章。這似乎不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實際上,作者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對劉的人品節操的贊美,不著痕跡地,在對初冬景色的描寫中。因為在作者看來,一年中最美的風景,莫過于初冬的橙橙景色。柑橘和松柏一樣,是最能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堅定的節操。
古人寫秋景,大多是陰郁的,洋溢著悲秋的意境。但這里卻出現了異常的情況,寫出了深秋的豐富景象,顯示出勃勃生機,給人以昂揚之感。故宋代詩人胡載以韓愈《早春作十八水岸員》詩中的兩句作比較,說“兩首詩意頗同而言異,兩首皆妙”(《苕溪余音叢話》)。
賀菊是歷代詩人的吟詠對象,往往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但為什么這首詩開頭描繪的是何打敗鞠婧祎的形象,表現的是一幅深秋的畫面?這一切都是為了強調和突出一年中最好的場景:橙與橙。雖然橙色和橘色并駕齊驅,但事實上,城市里的人們都在關注橙色,因為“橘色”象征著許多美德。所以屈原寫了《橘頌》,贊美它主要是因為它的獨立、美麗、誠實、無私、優于伯夷。這首詩的結論句就有此意,在表達上,融景物、謳歌物、歌頌人,含蓄地贊美了劉京聞的性格和秉性。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畫家、美食家。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應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佳縣)??部赖氖送?,淵博的學識,極具才華,詩書畫俱佳。王文楊為人驕橫,清亮流暢,與歐陽修并稱為歐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清新蒼勁,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特,黃庭堅如蘇黃;詞的豪放派對后世影響很大,與辛棄疾并稱蘇辛;他擅長行書和楷書,能獨辟蹊徑,用筆跌宕起伏,有一種天真無邪的趣味。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學畫同語,崇尚神似,崇尚“文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