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語言特色】詩經的語言特色
《詩經》之所以能被確定為孔子學習語言的教材,并一直流傳至今,是因為《詩經》是先秦時期中國的典范之作,具有非常顯著的語言特色。
能夠準確反映詩歌的豐富的單音詞與甲骨文時代的語言情況不同。周代的語言發展比較完善,用來表達豐富思想的詞語基本已經產生?!对娊洝肪褪堑湫痛怼钕壬y計,《詩經》用詞2949個,單音節詞若按其詞義計算約有3900個(《中國文學》,第258頁,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這些文字全面反映了周代的社會生活,從天象、動植物到衣食住行,還有表達思想感情的動詞、形容詞。所以后來的學者多以《詩經》為基礎研究古代名物,就有了所謂的《詩經·博物志》。《詩經》中記載的動植物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三國時期吳人陸機的《石矛草木鳥獸蟲魚書》是一部專門注釋《詩經》中動植物的書。此后,越來越多的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據胡普安考證,《詩經》包括草名105個,木名75個,鳥名39個,獸名67個,蟲名29個,魚名20個,各種器物名300多個(《詩經》,商務印書館,1929年)。
比如古代的天象、星辰在周代逐漸形成了一套體系,其中有《詩經》中的火(心)、簸箕、斗、鼎(房、壁)、郎、璧、申、牽牛、織女等。此外,《詩經》有關于銀河的記載:“有漢(毛傳:漢,天河也),簡有光。”(瀟雅大東)周代的農作物名稱比較齊全,《詩經》也反映了這一點。如“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等??梢栽诖笱抨擅粽业?;《卦》、《易》等見于大雅勉;其他詩詞有《、稻、梁、粟、粟、黍、瑙、瑙、霍、瑙、賴某、朱、瑙、胡、胡、瑙、郭》
為了表達人的行為的情態,《詩經》對人的行為有詳細的描寫。比如有“流、挑、舔、拖、抱、拿、扔、扛、抱、抽、拉、搗”等詞語。
《詩經》中有些語氣詞經常用在句首、句中、句尾,如:之、乎、者、也、意、言、在、、死、死等。這些語氣詞的使用模仿了詩人的語調,加強了詩歌的語義表達,其中一些語氣詞形成音節,使詩句節奏整齊和諧。比如《大雅》第三章連續用了兩個“易”字,《大雅綿》第七章最后幾句連續用了四個“易”字,《大雅大明》第四章連續用了三個“知”字,讀起來還蠻有韻味的。《詩經》中使用的這些語氣詞,此后一直被人們用于寫詩、作文。正如麥所說:“毛詩詞中使用的助詞是這樣的:如果一個句子絕對完美,那就是完美,那就是完美,那就是完美,那就是完美,那就是完美,那就是完美,那就是完美,那就是完美,那就是完美的完美?!?容齋隨筆五集)可以說,古代文獻中使用的最基本的單音節詞,在《詩經》中基本都是完整的。
特色復音詞在《詩經》時代,漢語復音詞還不是很發達。在這一時期,單音節詞仍然是主要的。然而,從《詩經》的詞匯用法來看,雙音詞已經占據了一定的比例。據向《詩經》字典,大約有1000雙音節詞。這些復音詞大多是在單音詞的基礎上形成的,包括漢語復音詞的各種情況:合成詞、簡單復音詞、同義反復詞。《詩經》中的合成詞包括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在復音詞中占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而且這些詞多為后世文獻所繼承。如“皇帝、君子、農夫、武士、先王、先君、祖先、兒子、奴才、客人、家人、情人、貴婦、美人、征服、逃亡、重復、安息、從事、傷心、難過、勞苦、光明”等等。在《詩經》的復音詞中,最受推崇的是對后世作家創作影響較大的復音詞,如押韻詞和簡單復音詞。據夏傳才的研究統計,《詩經》三分之二的篇章有646處重復,涉及198篇(《新詩經·語言藝術》第56頁,中國出版社,1998年)。大量使用重復的詞語來增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音樂性,更好地寫場景、傳情達意,是《詩經》語言藝術的一個突出特點?!对娊洝窂鸵粼~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對偶句的大量使用。連冕詞是由兩個音節構成的語素,不能分開來解釋。這類詞往往有雙音或重疊。在一首詩中使用一定數量的連冕詞可以增強這首詩的音樂性和感染力。《詩經》中的連冕詞可以分為:(1)復音詞。愛而不見,搔頭(《谷峰靖女》)。參差不齊的薺菜從一邊流到另一邊(周南管局)。相逢,我愿(《鄭風野草》)。劍甲蒼,白露霜(秦風劍甲)。(2)疊韻。苗薪,天上三顆星(《唐文體》未雨綢繆)。宮二侯,于一沒活過(瀟雅白駒)。退眾,委蛇委蛇(稱南羔)。鐘的兒子鐘的兒子在他下面跳舞(《陳峰東門沖突》)。春天,陽光普照,有明蒼庚(《豺狼七月》)。(3)雙音疊韻。四處游蕩(《周南關雎》)。伊薇在房里,蒼蠅在屋里(豺狼東山)。沒有欺騙,只是溫柔(大雅民老)。尤二的休息(《大雅卷一》)?!对娊洝愤@種獨特的語言對后世詩歌和賦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正如洪慶·季良所說:
三篇散文沒有一篇不是雙聲的。楚辭和元、韻、梅、馬的作品,三都賦和賦。杜子美是唐代詩人,他的五言七語相近,都是雙聲。句間有雙韻,但也就十分之一句。中唐以后,韓、李、文也是如此。(《北山詩話》,2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這些詞與詞重復,雙音同韻,再加上大量的重復句,使《詩經》朗朗上口,歷久彌新,千百年來一直散發著語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