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館藏作品】“一簾花得月精神”—甘州區博物館館藏左宗棠書法作品賞析
左宗棠(1812—1885年),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 號湘上農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左宗棠少年時屢試不第,后就讀于長沙岳麓書院,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后來他竟因此成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左宗棠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陜甘同治回變和收復新疆維護中國統一等重要歷史事件。左宗棠以他收復新疆的巨大功績而名垂青史。后人集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宗棠身為武將,兼通文墨,擅書法,崇碑版,篆、隸、行、草兼善,筆力雄健,風格豪邁,楹聯作品流傳頗多,為時人所愛。據說,他從12歲開始,就愛好書法。其書風沉著激邁,文辭通暢,瘦勁的筆致、清峭的結字和疏朗的布局, 依稀透露出一種躊躇滿志的盛氣。近人評價他的書法稱:“文襄公行書出清臣(顏真卿)、誠懇(柳公權),北碑亦時湊筆端,故肅然森立、勁中見厚?!?/p>
清左宗棠行書對聯之一
白宣墨書行書,高185厘米,寬40厘米。落款“左宗棠”,有“東閣大學士”和“青宮太保屬靖侯”朱文印章兩方。其內容為“眾力就功知不日,明臣書事經非煙”。大意是功成名就,取得勝利的事跡不會煙消云散,最終會有人記載在史書上。詩句體現了左宗棠在晚清封建統治階級腐朽、黑暗的時代背景下,雖一心為國,但仍心有不甘的無奈、矛盾心情。對聯書法大小相兼、收放自如,灑脫之中見規矩,是一幅意境深遠的佳作。1996年,該對聯被甘肅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鑒定為三級文物。
清左宗棠行書對聯之二
白宣墨筆行書,高200厘米,寬42厘米。內容為“數笏石存山意思,一簾花得月精神”,下聯落款“左宗棠”三字, 押朱文疊篆兩方印,其中一方“東閣大學士章”,另一方難以辨識。對聯大意是“幾塊立著的石頭,看上去就有點山的意思。一簾花朵,也可以有月亮的神韻”。即使是普通微小的事物,也不妨礙它有高大的意境和深刻的內涵。山是堅韌不拔、屹立不倒的,月純潔、清高,給人間帶來光明,石頭可以像山一樣堅硬,花朵可以像月亮一樣高潔,人也是一樣,平凡卻可以不平庸。詩句表現了左宗棠偉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境界。對聯文辭優美,對仗工整,意境高遠,發人深思。書法開張大氣,氣勢恢宏,用筆勁健,結字古拗,為館藏書法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1996年,該對聯被國家文物局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鑒定為三級文物。
左宗棠行楷七言聯
宣紙質,高170厘米,寬42厘米。墨筆行楷七言聯,藍絹裝裱。上聯為“春近帶煙分短葸”;下聯為“月明慿檻郵跳魚”。下聯左中落款“左宗棠”,白文章、朱文章各一枚,皆辨識不清。上聯出自陸龜蒙《和襲美寒日書齋即事三首》:“春近帶煙分短蕙,曉來沖雪撼疏篁。”下聯出自徐夤《茆亭》:“秋晚卷簾看過雁,月明憑檻數跳魚?!鄙舷侣摵掀饋?,一句寫春近,一句寫晚秋,意境高遠,充滿生機,反映了一種開闊的胸懷和氣魄。對聯充分體現了左宗棠的書法特質:氣息文雅,功力深厚。
古人云:“寓新意于傳統,寄妙理于法度?!薄吧耥崬樯希钨|次之。”左宗棠留世作品不多,但皆意境高遠,洞察秋毫,可見其才氣斐然。這三幅書法藝術作品把蘊藏在個人身心的思想感情化作一種有形有色、有聲有歌、有節奏、有韻律、有神采、有極大震撼力和深厚感情的結晶,融匯了左公的激情和審美理解,是具有強烈審美感染力的藝術品。
從時間上推算,這三幅作品應該書于左公花甲之年。左宗棠生于公元1812年,公元1866年至公元1882年任陜甘總督。任陜甘總督期間,無論政務再忙,他也不間斷練習書法。即使是在行軍打仗過程中,他也常常深夜挑燈,讀帖染翰,從不稍輟。同治六年(1867年)春,左宗棠督師入陜。左宗棠因軍功于1874年(即左宗棠61歲)晉升為東閣大學士,其墨寶應該就書于此期間。從風格上看,這三副對聯書法風格相同,功力深厚、氣勢雄渾,雄健中留有秀美之風,用筆厚重,充滿霸氣,將一個花甲之年的男人建功立業、躊躇滿志的盛氣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晚清政府中,左宗棠是舉足輕重的軍事名將、中興名臣,為反對外侮、統一中國立下卓著功勛。為進軍甘肅進而收復新疆,以利行軍,在從西安到新疆的漫長道路上,他沿途種植了許多樹木,以柳樹最多,這就是有名的左公柳。有詩贊:“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睆堃磦黜灥淖蠊?、左公襄公祠,就是對左公的紀念。
西北地域遼闊,少數民族雜處,各地語言、文字、習俗差異較大,中原漢族先進文化難以廣泛傳播。由于文化落后,人才缺乏,加之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安,西北地區的經濟文化處于凋敝落后的境地。左宗棠任陜甘總督近十三年間,一直重視人才培養,并視其為國家由貧弱而富強的根本。左公指出“戡亂雖在武功,而郅治必先文德”,他認為要改變這種狀況,謀求西北的發展,非以“興教勸學為急”,須培養以文章經濟取重當世的人才不可。隨后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振興措施,力圖改變西北教育落后的狀況。廣開義學,增設書院,刊發書籍,普及教育,推廣漢族先進文化。左宗棠對文武官吏和士民的求學問題也很重視,倡導修復和興辦了一些書院,僅從同治八年(1869年)至光緒六年(1880年),他在甘肅新修、重建、修復的書院就有30余所。張掖最有名的甘州書院和南華書院就建于此期間。據《新修張掖縣志》記載,清同治十三年(1847年),地方紳民要為陜甘總督左宗棠修建生祠,因為沒得到允許,他們就把該地建為南華書院。左宗棠過世后,該書院又被改建為左公祠。左公擅書法,如此興教勸學,廣建書院,在弘揚文化、學習方面,他身體力行,將墨寶留在甘州大地。但是墨寶贈予誰手,如何流落民間,也不得而知。
左公柳、左書院,這些稱謂無不印證了左公在甘州大地留下的足跡。左宗棠墨寶時經多年,輾轉流傳至博物館,我們有幸收藏、瞻仰,是宿緣,亦是契機。其作品入藏證明了晚清重臣在張掖活動的史實,也證明了張掖歷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同時也反映了張掖文化的多元性,極大地豐富了張掖的歷史文化內涵,是研究張掖歷史、文化、教育、人物的寶貴實物資料。
來源:甘州區博物館
編輯:甘州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審核:許杰
獲取更多信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