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下聯; 有杏不須梅(有幸不須媒)。
橫批:自由戀愛
上聯: 蓮(憐)子心中苦;
下聯; 梨(離)兒腹內酸。
橫批:別有滋味
上聯: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 (句);
下聯: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生怎能出題 (蹄)。
橫批:罵人不帶臟字
上聯:師姑田上擔禾上 (和尚);
下聯:美女堂前抱繡裁 (秀才)。
橫批:原來如此
諧音對聯,就是對聯中利用某些字詞同音、不同義的關系,使一句話涉及到兩件事情、多件事或兩種內容、多種內容,一語雙關地表達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諧音對聯有以下幾種表達方式:
1、諧音仿詞:
在現成詞語的比照下,更換詞語中的某個詞或語素,臨時仿造新詞語叫仿詞。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詞構成的仿詞就是諧音仿詞。例如:
上聯:民國萬稅;
下聯:天下太貧!
由“萬歲”仿出“萬稅”,由“太平”仿出“太貧”,此聯深刻揭露了國民黨統治時期的黑暗。
2、諧音藏詞:
利用現有的人們熟悉的詞語,故意隱藏本詞,只說出其他部分,人們只要從其他部分去產生聯想,就可以理解說話人的本意,叫做藏詞。由諧音構成的藏詞就是諧音藏詞。例如:
上聯:二三四五。
下聯:六七八九。
橫批:南北。
該聯上聯中的“一”字,下聯中的“十”字和橫批中的“東西”二字都被隱去,真正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沒有“東西”。此聯影射出當時人民生活的窮困潦倒,表達對貧富不均的社會現象的不滿。
3、諧音回文:
回文的意思是順念倒念都可成文。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詞構成的回文就是諧音回文。例如: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
下聯:書臨漢帖翰林書。
這里“上”與“尚”、“荷”與“和”,“臨”與“林”、“漢”與“翰”都是諧音,所以上下聯不論順讀、倒讀,字音都一樣,可稱“絕對”。
4、諧音替換:
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詞來替換,就是諧音替換。例如:
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與文學才子紀昀對句為戲。乾隆說:兩碟豆;紀均對道:一甌油。乾隆改口說:我念的是——兩蝶斗;紀昀應對道:我念的是——一鷗游。
在兩人的戲對中,“碟”與“蝶”、“豆”與“斗”、“甌”與“鷗”、“油”與“游”都是同音,音同而義不同,屬于異形諧音,對得十分工整,讀之妙趣橫生。
5、雙關諧音
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詞有意使語句同時兼有兩種意思,表面上說這個意思,實際上是指另一個意思,這另一個意思才是說話的真意所在,所以,諧音雙關是由表層涵義聯想到深層涵義。例如:?
上聯:眼前一簇園林,誰家莊子?
下聯:壁上幾行大字,哪個漢書?
上聯中“莊子”是諧音雙關,一是說莊園,一是指戰國時哲學家莊周。下聯中的“漢書”也是諧音雙關,一是說“漢子寫的”,一是指漢族文字。
另外還有諧音避諱和諧音拈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