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全文
對聯里的中國文化
莎翁重
對聯,是中國獨有的文學形式,獨有的文化??芍^“中華獨有,外域全無”!為什么這樣說呢?在所有的各民族文化中除中國外,其他民族并沒有對聯這種文學形式。這是由二個方面決定了的。其一,中國漢字是一字一音一意為特點的象形文字,中文是以二字為基本節奏的語言,這為對聯的岀現奠定了基礎。同學們知道,以英語為代表的外語是以字母為基本元素組成的,因而單詞在形式上,音節上長短不一,英國念作英格里斯,中國念作嬋那。音節不同,在形式上無法達到長短一致。其二,中國人崇尚雙雙對對,整齊劃一,認為成雙成對是一種圓滿,更是一種祥瑞。表現在審美觀上,比如小的東西如結婚用雙喜,其實漢字里并沒這個字。大到建筑設計,中國人慣用軸對稱圖形,我們來到晉祠也能看到這里的建筑物,以及公園的整體建筑規劃基本是對稱的。在相對的完美一致的前提下,中國人又講究陰陽平衡,對立的統一,對聯講究音韻起伏,抑揚頓挫的平仄交替,詞性相同相對的對仗,體現的也是一種陰陽相濟,對立而統一的思想。把這些思想都滲入了對聯的基本要義,進而體現在文學形式上就是對聯。
什么叫對聯?故名思義,簡單地說對聯就是既對又聯的文學品種。這里的對就是對仗,聯就是關聯。聯的問題在其他文學品類中是廣泛存在的,所以說“對”的問題是對聯有別于其他文學品種的最主要的特征??梢院敛豢鋸埖卣f對聯以一種文學形式集中體現了我們華夏民族的哲學思想,民族性格,審美情趣。
對聯既是一種傳統文化,更是一種民俗,過年貼春聯,結婚書婚聯,搬家寫喬遷聯,慶壽送壽聯,喪葬寫挽聯,我們中國人的一生幾乎離不開對聯,這一點其他文學體裁是無法代替也無法相比的。
我們知道過年家家都要貼對聯,春聯是常用常見的一種對聯。這種民俗起源于桃符,“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詩最能證明這一點。在對聯未出現前,古人過年時門兩邊掛二塊桃木板,在民俗中桃木有驅邪的功能,再配上神荼和郁壘二位神仙把門,以祈求來年家人健康平安。后來改用紅紙寫二句話以代替桃木板,這就是最早的春聯。從文學的角度而言,最早的春聯應該是五代時后蜀皇帝孟昶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副對聯不僅是最早的春聯,更應是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出現的最早的對聯!
對聯是一種簡潔的文學,短則三四字,長則不限,不論長短,對聯的上下二句必須字數相等,這是對聯的基本要求。不過曾有過這么一副不成對聯的對聯,上句是“袁世凱千古”,下句是“中華民國萬歲”。故意用二個字數不同的句子來說明袁世凱這個竊國大盜對不起中華民國。這是借用對聯的基本常識而起到諷刺作用的一種對聯笑話。
一般常用聯以五七字為主,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抒情感,論世人??梢杂脟烂C的語言寫,也可用諧詼輕松的口吻寫!晉祠是晉國王室宗祠,供奉的是晉國開國國君唐叔虞和其母邑姜,在這莊嚴肅穆的地方,晉祠對聯的特點必然是嚴肅的哲言聯和名勝聯為主要,比如“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耙粶瞎下?,十里稻花風”。都體現了莊嚴肅穆的特點。而事實上對聯還其妙趣橫生的成份,這種趣味性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對聯故事的有趣和對聯文學技巧的有趣,以及對聯語言的有趣。
我來講個對聯故事,明朝有個著名的才子祝枝山不僅才學超群,言行幽默詼諧。而且為人十分正直,最看不慣地主老財為富不仁欺壓窮人。有一年快過年了,一個地主來求他寫二副春聯,他提筆寫到: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余財。又寫一副“此地安能居?。科淙撕貌槐瘋?。老地主看了氣的七竅生煙,一紙訴狀把祝枝山告上縣衙大堂。他是這樣念的,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余財。第二副念到:此地安能居?。科淙撕貌槐瘋?!大過年的咒人晦氣倒運倒霉誰能不生氣?至于第二副對聯明顯是罵人住宅不吉利,風水不好!這讓誰也不能接受??!祝枝山從容不迫地反駁,我這二副對聯說的句句是吉利話呀,于是朗朗念到: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余財。第二副是:此地安,能居??;其人好,不悲傷!請縣太爺明斷,那句話不是吉利話?說的那地主啞口無言,只好灰溜溜地撒訴回家。對聯誦讀時有停頓,各分句也存在標點符號,但在用毛筆書寫時是不用標點符號的。這個故事就是巧用了對聯的斷句不同而產生了對聯內容的不同理解,從而使對聯故事產生了趣味性。
第二種趣味性是由對聯的技巧性產生的。
鄭板橋當縣令時微服私訪,見一戶人家的破舊大門上貼的對聯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批是:南北
什么意思呢?上聯缺個一字,下聯缺個十字,橫披,只有南北,意味著沒有東西。諧音缺衣少食,凄涼地過個年吧。鄭板橋看了心生憐憫,讓手下人趕快為這家人送來米面衣服!
第三種是對聯語言的趣味性。
湖南軍閥譚延鎧一生的處世哲學集一“混”字,最后混到了國民黨的行政院長,由于處世圓滑,又得了一個“水晶球”的綽號。他死后,有人給他寫了一副對聯:
混之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搖大擺,命大福大,大到院長;
球的本能滾而已,滾來滾去,滾入滾出,東滾西滾,滾進棺材。
這副對聯用輕松幽默,甚至是調侃的語氣,語言風格既有文言文(大矣哉),又用了口頭語,這種既莊又諧的巨大落差產生的幽默效果,表達對譚某人的為人不屑和嘲笑!
我們從這些對聯中能感覺出來,對聯的作用和影響已遠遠超出了文學范疇,他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生活中,滲入我們中國人的靈魂深處,影響了我們的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成為我們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對聯,了解對聯文化有助于我們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人文歷史的理解和傳承,進而對做一個中國人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奮發感!
熱點回眸——
【岳民立】潮起鹽湖畔 追夢新征程——“中國楹聯大廈”落成隨想
楊振生:茫茫九派流中國——從“河東流派”實踐談當代楹聯流派的發展
文振西——楹聯“高峰”論
王文廣:開展學校楹聯教育工作是促進楹聯文化傳承發展的必由之路
吳志良:巍巍大廈立河東
何沁學:大廈與初心
文振西:“中國楹聯大廈”在河東 ——河東聯軍攀登楹聯高峰的追求和探索
張延華:中華聯圣喬應甲首開楹聯河東流派先河
湯潔:總結運城現象 啟示中國楹聯
王新波:鹽湖圓夙夢 聯界樹標桿 ——遙聞“中國楹聯大廈”在運城落成有感
山西運城“中國楹聯大廈”簡介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組冒酷暑考察“中國楹聯大廈”
知名文化學者馬文海冒酷暑考察“中國楹聯大廈”
全國著名書法家唐云來蒞運考察
全國首座中國楹聯大廈正式落戶運城
河東楹聯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中國楹聯大廈落戶運城背后
公告——山西運城“中國楹聯大廈”歡迎您!
運城:中小企業部分民營企業家參觀“中國楹聯大廈”
文化新標桿 聯旗耀華夏
中國楹聯大廈將于6月10日在鹽湖北岸落成啟用
運城市楹聯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