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在默讀和朗讀的基礎上掌握生字新詞,積累語言,并能準確復述課文內容。
2、品味文中重難點句子,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正確把握本文的思想內涵。
3、激發學生勇于克服困難,敢于戰勝困難的決心。
重點難點:重點在于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落實(復述、多角度閱讀);
難點是對最后一節的理解及對文章主旨的正確把握。
教學方法:讀、說、議結合,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945年1月,在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一個上尉飛行員接受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想象著飛機坐艙被炮彈擊中,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第二天,他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現在,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兩萬五千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現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無線電的指導下,保持這個航向20分鐘,就可以到達荷蘭的素文島,這個,不難做到。就這樣,他不斷告誡自己,下面,只是飛越荷蘭,這并不難,然后,是飛臨德國,根本不須想更多的事。而且,還有后方的無線電支持。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于完成了任務,當他接受盟軍的獎勵時,他說,我之所以成為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為我小時侯一段經歷的啟示。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個人是誰,經歷的是怎樣一件事嗎?”今天,老師向大家推薦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他是怎樣從一件小事中感悟到一個人生哲理,給我們以啟示的。
二、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看誰能最先從課文中找到作者小時候的那段經歷給他的啟示。齊讀找到的句子。
2、那么,這到底是一件怎樣的小事呢?默讀課文,準備搶答與復述。
先明確復述要求。學生先講,教師補充:
(1)、復述要點: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情節(注意詳略)。
(2)、復述要求:要抓住原文中的關鍵詞語和句子;
注意要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
3、學生用5分鐘時間默讀課文。
4、搶答:
(1)、故事發生在美國的哪個城市?
(2)、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3)、爬懸崖的一共有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是哪兩個?
(4)、那座懸崖有多高?巖石架有多高?
5、復述課文(可分“冒險”與“脫險”兩部分),師生共同評議,注意如何突出文章重點。
6、結合復述穿插字詞教學。
7、大聲朗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并特別注意復述中疏漏的重點字、詞、句。
三、交流探討:
教師出示課文主旨研討題:
(1)從課文內容看,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
(3)故事蘊含了什么生活哲理?
四、小結:在人生道路上,無論我們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都可以化整為零,把大困難分解成小困難,一步一步戰勝小困難,最后就是戰勝了巨大的困難?!白咭徊?,再走一步”這種人生經驗,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
五、布置作業:
1、鞏固字詞,朗讀課文,熟讀或背誦富有哲理的句段。
2、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課文還給了你哪些啟示?
3、思考“研討與練習”二、三。
《化石吟》
一、內容及其解析
1、內容:這篇課文寫的是化石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科學家通過它,能給我們展示出億萬年前地球上的奇異畫面?;Σ豢蓻],科學真是神奇,科學家更是偉大。
2、解析:為了準確理解課文內容,有必要聯系生物學的內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魚類的進化,鳥類的進化,兩棲類的進化,被子植物,恐龍,猛犸等內容本文是一首科學詩,以詩歌的形式,傳達科學的內容。兼具科學與文學之美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
二、教學目標及意圖
1、教學目標:
(1)、理解和積累一些重要詞語。
(2)、有感情地頌讀課文,理清結構,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3)、增強求知欲,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4)、初步了解現代詩歌的特點。
2、解析:通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設疑提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深入領會。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把握詩歌的內涵,體會詩歌所表達的豐富情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對未知世界的興趣。
四、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1、教材分析:《化石吟》是一首科學抒情詩,通過優美的語言展示了人類對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詩中一系列的疑問將人們帶入奇幻的神話般的生物世界,又用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的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學
習本詩,首先應該利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認識化石,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來理解詩中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增強求知欲,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2、學情分析:本文是一首語言優美的詩歌,節奏鮮明,聲調和諧。應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細細品味。體會作者由衷的贊美之情,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激發學生熱愛文學的熱情。
《雖有嘉肴》
【學習目標】
1、在教師指導下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并最終背誦課文。
2、學習用文言文“九字翻譯法”,翻譯課文;以“意義”劃分句子節奏。
【學習重難點】:以“意義”法劃分句子節奏。
【學考考點】:
1.理解常見的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用“意義”法劃分句子節奏。
【評價設計】:通過自讀、聽范讀在教師指導下達成讓每個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在教師指導下,根據課下注釋,“九字翻譯法”,達成讓每個學生正確翻譯課文。通過小組合作,讓80%的學生達成按“意義”劃分句子節奏的目標。
【預習導學】:
1、朗讀課文不少于4遍,力爭讀熟, (讀熟后自己在橫線打鉤)
2、給下列橫線字注音:
佳肴( ) ( ) 自強( ) 兌命( ) 學學半( )
3、借助工具書及課下注釋解釋下列字詞。
雖 旨 至道 善 困
是故 自強 自反
故曰:教學相長
《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 。
【背景資料】:本文節選自《學記》(《禮記集解》)?!秾W記》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學的專著。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
2、閱讀本課學習目標、重難點。
【學習過程】
一、檢查預習,課前活動。(七年級練字、八年級話題演講、九年級詩詞積累)
二、學習研討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后,聽范讀。注意讀準字音,體會語調。學生大聲朗讀。
2、誦讀展示。(學習小組形式展示)
(2)速讀課文,根據課下注釋,使用文言直譯-“九子法“疏通文意。(不理解的提出來小組交流,最后班內共同解決)。
1、預設問題:解釋加點字及翻譯句子。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我不能解決字詞或句子:
2、細讀文章,讀出節奏,注意停頓。
方法指導:要正確解答這類問題,前提是讀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義”劃分停頓為主,聯系上下文,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句子的語法結構和一些標志性的文言虛詞。
如;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3、讀懂文章,說說這篇短文跟我們講了怎樣的道理。作者是怎樣論述的。
(3)拓展延伸,展示提高。
本文講授“教與學”的關系,開頭“雖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在山的那邊》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
過程與方法目標: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追求理想的心境。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探究詩中的“海”與“山”蘊涵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作者對理想的憧憬和癡想
2.學習作者追求理想時的鍥而不舍的精神
3.了解“?!迸c“山”的內在涵義
學情分析:這首詩起源于童年經驗,詩中那耽于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強烈好奇心的少年。對于剛剛告別童年的學生來說,是熟而又知的。抓住這一共同點,使學生們在感情上產生共鳴,這是這節課的突破點,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這首詩蘊涵的人生思考和感悟。
課前準備:準備:我的夢想。
教具準備:配樂朗讀磁帶;錄音機;投影儀;配文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對于我們來說,童年剛剛過去并不陌生,你還能回憶起童年的一些趣事嗎?(喚起童年的回憶)你還記得童年時你的那個最大的夢想嗎?(同學們爭先回答)的確,幾乎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有一些幻想和心愿,可能就是這些幻想和心愿吸引著我們,帶我們走進另一個世界,哪怕為之付出代價,也不放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寫得就是童年時代追求夢想得事,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的童年夢想吧!
二、 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檢查預習情況(投影)
1、給畫橫線的字注音并解釋詞
隱秘癡想鐵青凝成誘惑喧騰一瞬間
(明確:隱秘:隱蔽不外露
誘惑:愿意是使用手段使人認識模糊而做壞事。在本詩中是吸引的意思。
喧騰:喧鬧沸騰。
2、《在山的那邊》選自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朗誦此詩(2 遍)
第一遍:了解本詩的內容
第二遍:把握作者的感情
2.朗讀此詩(自己練習)
3.找同學起來朗讀
4.針對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加以點評
①讀準字音②普通話標準
③自然流暢,不讀破句④有感情的朗讀
5.在教師點撥的基礎上,再練習朗讀
6.再找學生起來朗讀
小結:經過教師的教讀,學生們的朗誦水平明顯提高。(給予鼓勵和表揚)課下可以分組進行朗讀比賽,鞏固朗讀能力。
四、深入感悟,鑒賞創新。
詩中的“我”的童年幻想是什么?
(明確:“我”是一個耽于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好奇心的少年?!拔摇笔菫閷崿F自己的理想努力奮斗,不怕困難,并為之鍥而不舍的少年。
五、課堂總結。學生總結
六、布置作業。
把自己的夢想用詩的形式表達出來,不超過30行。
《狼》
一、教材依據:本節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30課)。
二、設計思路
教材分析:本文選自《聊齋志異》中《狼三則》的第二則,是清朝作家蒲松齡寫的一篇筆記體小說。敘述了兩只狼與一個屠戶場較量,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于屠戶刀下的故事。本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情節曲折,語言簡練生動。隨著情節的波瀾起伏,生動的表現了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和屠夫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
設計理念:學生初學文言文,對文言知識缺少足夠的字詞積累,但本文篇幅較短,內容并不難懂,因此授課中決定遵循文言文學習的一般規律和學生認知的一般規律,通過四讀(一讀讀準字音、二讀讀出節奏、三讀讀懂內容、四讀讀出情感)的方式,使文言文的語言學習融入到思想情境的感知中,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自己進入學習的領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方法。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研讀文本、理解重點虛詞“之”;通過探討問題,深入理解文意,領悟狼的狡猾與屠戶的勇敢、機智;
方法與途徑:通過自主研讀、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意;
情感與評價:通過誦讀,感受故事情節的藝術魅力;通過研讀課文,懂得在生活中,對待邪惡勢力,不光要敢于斗爭,而且要運用智慧,善于斗爭;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重點:通過理解重點字、詞、句理解課文的寓意;緊扣情節,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五、教學難點:對文章主旨的探究、領悟、理解。
六、教學準備:制作“四步十二法”導學案;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完成“四步研讀預習表”上的內容(常識研讀——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文體;文本研讀——生字新詞、情節研讀、基本結構、文章主旨;藝術研讀——立意、選材、結構、表現手法;生活研讀——自己的啟示與感悟)。
七、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導入示標:
出示幻燈片,學生觀看狼的圖片及解釋,猜出成語。
(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鬼哭狼嚎
比喻把壞人或敵人引入內部——引狼入室
比喻兇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狼子野心
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狼煙四起
形容心腸像狼和狗一樣兇惡狠毒——狼心狗肺)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就和這幾個成語的主角有關,請同學們大聲說出今天的課題——《狼》
預習共享:
結合自己的預習情況,完成自主學習部分的內容:
1、《狼》的作者 蒲松齡 ,字 留仙 ,一字 劍臣 ,別號: 柳泉居士
世稱 聊齋先生 , 清 朝著名文學家,我們曾學過其文章
《山市》 。本文選自文言短篇小說集 《聊齋志異》 。
2、《聊齋志異》中的“聊齋”是作者的 書屋 名,“志異”的意思是 記錄奇異的事 。
3、作者書屋的對聯是: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
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六人小組合作,討論解決以上內容,不能解決的向教師提出。
討論完成后教師就出錯較多的問題統一講解,學生使用雙色筆糾錯。
(二)引領探究
一讀——讀準字音
學生自讀:劃出自己認為難讀的字詞,做好標注??山柚n下注釋及工具書。
學生范讀: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聽讀后補充或點評。
教師正字正音:
綴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尻kāo 黠xiá
二讀——讀出節奏
小組討論以下節奏的劃分并說出劃分依據:
第二段: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第三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第四段:其一犬坐于前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第五段: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學生齊讀
三讀——讀懂內容
(小組合作,結合預習表與課下注釋理解文意,記錄下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組內解決)
重點虛詞
之:
1、代詞“它”。例:又數刀斃之。
2、助詞“的”。例: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3、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例: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4、助詞,補足音節,不譯。例: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重點句子翻譯:
1、兩狼之并驅如故
——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2、恐前后受其敵
——(屠戶)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擊。
3、苫蔽成丘
——覆蓋成小山似的。
4、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
5、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會兒功夫兩只狼先后斃命,禽獸的欺騙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你能流利的講出這個故事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
四讀——讀出情感(層層深入,揭示主旨)
1、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狼的本性?
貪婪兇惡: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狡詐陰險: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2、文章如何來刻畫屠戶的形象?
(要求從人物描寫方法入手,找出課文例句并分析。)
心理描寫:
懼——投骨避狼; 大窘——骨盡狼仍從;
恐——前后受其敵;悟——刀劈兩狼。
動作描寫:
“投以骨”“復投之”“顧”“奔”“倚”“弛”“持”“暴起” “劈”“斃”
“轉視”“斷”“斃”這些動詞寫出了屠戶有勇有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
3、如此狡猾的狼,最終卻自取滅亡,這是為什么?這個故事給了你哪些啟示?(學生思考、六人小組討論后回答)
問題的答案就是本文的主題所在
——人有狼沒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對像狼一樣陰險狡詐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退讓,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三)訓練檢測
對比閱讀 牧豎
兩牧豎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少頃①,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②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③,跑號如前狀。前樹又鳴④,又轉奔之??跓o停聲,足無停趾,數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導讀:狼雖是兇殘的動物,但狼所表現的母愛令人感動。兩牧豎利用狼的母愛天性而殺害狼未免過于殘酷。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母愛永遠是偉大的。
注釋:
①少頃:不一會兒工夫。
②致:使。
③舍此趨彼:離開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
④前樹又鳴:指前樹上的小狼又叫。
對比練習:
1、下列每組句子中,劃線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b )
a:兩狼之并驅如故 b:目似暝,意暇甚
故令嗥 意甚倉皇
c:狼不敢前 d:相去數十步
跑號如前狀 一狼徑去
2、說說自己讀完《狼》與《牧豎》的感受。
(四)總結升華
說說自己這節課有什么收獲。(知識梳理、規律總結)
多媒體呈現課文寓意主旨:
狼雖然貪婪兇惡,狡詐陰險,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協退讓,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勝利。這正是蒲松齡的兩則狼的故事所告訴我們的。
八、教學反思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語感、幫助理解的主要方法,因此本節課指導學生通過自讀、齊讀、默讀、范讀等形式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懂內容、讀出情感。之后,讓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進行自讀理解、疏通文義。其間,教師起到指導作用,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用六人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圍繞四讀及問題,分析理解課文的內容、形象和寓意,并聯系實際,談談得到的啟示。這是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坝柧殭z測”環節中的“對比閱讀”可充分發揮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其拓展思路,全方位認識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