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藩:滇西奇男子,白族偉丈夫
長期以來,有一種誤解,認為成都武侯祠門口的著名對聯(lián)是趙翼寫的,因為只有著名歷史學家趙翼才能寫出如此深刻的對聯(lián)。后來才知道,這幅對聯(lián)是趙范寫的,并不是歌頌諸葛亮的。它沒有要求任何解決辦法來殺人。
能攻心,則從對面消失。從古至今,你知道軍人不好戰(zhàn);
不審時度勢,寬嚴相濟。以后你要好好想想舒。
之所以寫這幅對聯(lián),是因為當時岑春煊殘酷鎮(zhèn)壓四川白蓮教和紅燈籠起義,而當時只是學生兼四川鹽茶道老板的趙范,又不能出聲勸解自己,所以寫了這幅對聯(lián),并邀請其到武侯祠參觀。自然,這岑大人看到了這幅對聯(lián)。
這幅對聯(lián)被后人稱為“攻心聯(lián)”。它很整潔,充滿了哲學思想。它打著吟誦的幌子吟誦圣賢諸葛亮,實則是勸誡的道理。
據(jù)說岑春煊看到后,對以后的鎮(zhèn)壓手段有了改變。他打壓與愛撫并舉,講究“審時度勢”,濫殺無辜。后來,他成為辛亥革命時期第一個脫離清官陣營的政府官員。這幅對聯(lián)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只能猜測。
趙凡,云南劍川人,石禪人,白族。他是光緒年間岑的幕僚,曾任四川按察使。護國運動后,任廣東省軍政府首席交通官,云南省首任圖書館館長。他還主編了《云南叢書》,歷時14年,出版了280多種地方文獻。他在76歲時去世。
他是晚清云貴川地區(qū)的著名學者,才華出眾,但科舉之路十分艱辛。他是秀才,也是舉人,但他六次來京未果,又是秀才,所以一生只有舉人背景。
正是在這六次旅行中,趙凡飽覽了祖國壯麗的山河和眾多的文物古跡,同時也目睹了一個讀書人幾乎看不到的民間疾苦。因此,他懷著復雜的感情寫下了許多反映人民疾苦的詩歌,如《觀音圖》、《小二歌》等。
孩子們哭泣,眼淚沙沙作響,房子在白天被風吹動;
西家殺兒哭,東家兒觀回來。
回家就跟奶奶說:“我家需要當老婆嗎?”
屠刀在脖子里怔忡,如果你想殺你的兒子,就去睡覺吧!
這首《小童歌》描述的是一種怎樣的恐怖。殺你兒子要等到你睡覺的時候!詩中孩子說出的這個要求,會在什么樣的世界里發(fā)生?真的很寒心。這不僅僅是真實苦難的反映,而是對社會的徹底控訴。在大清大捷的表象下,趙凡以如此血腥的現(xiàn)實揭露了難以想象的人間苦難。
在北京和云南之間,需要趙凡的心血和歲月,穿越山河。六次沒考上,他干脆不考了。他先是到易門縣做學問,后應云貴總督岑之邀出任幕府將軍,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這叫當幕,其實比當幕高多了,因為他是岑總督的老師,不僅在處理政務上給他出謀劃策,還教其他各種知識。所以他們雖然年齡相差很大,但卻是一種朋友和老師的關系。
可以說,趙范的思想不僅對岑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而且對其家族也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因為他是岑大人的第三子,后來又擔任四川巡撫岑春煊的啟蒙老師。
岑長期主政云南。60歲生日時,在38歲的趙范建議下,重新雕刻,重新建立了大觀樓長聯(lián)。趙范的書法當時也是天下聞名,于是請他寫了著名的長聯(lián),趙聯(lián),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對聯(lián),至今還掛在大觀樓上,是昆明第一景。
在接下來的15年里,趙凡一直在四川進行官方巡視。他在四川酉陽待了七年,知州。他在任時勤政為民,秉公辦事,清正廉潔,寬以待人,甚至拿出俸祿銀兩救濟災民。他這種親民的行為,在現(xiàn)在被稱為“趙予言”,有一次,他治下的百姓稱之為“趙青天”。
當他受到四川巡撫盧賞識時,卻因盧冒犯恭親王而被革職,趙范也受到牽連。傳聞上面?zhèn)鱽硐ⅲ屭w范給他五千塊錢作為生日禮物,他就能保住官職。可是,趙主將怎么會“跪拜五斗米”,憤然掛冠呢?
這是一個民間傳說,雖然很符合趙范的性格,但事實并不是很符合。反正我連野史都沒見過這個。我認為恭親王是攝政王,史書上沒有關于他貪污的記載。這個趙范的腦袋,血盆大口是吃不下去的。說是大貪官小沈陽還是有可能的。
他的一生都是公開而誠實的,當他離任時,人民不愿放棄。史書記載“趙去職,兵臨公堂。三個檔期,花香四溢,老老少少都是連著的。”可見他的確是一個一心為民的清朝好官。
事實上,他在清朝的最后一個官職是四川的按察使,官階第二,掌管四川省的刑法。在清朝,四川的面積比現(xiàn)在大得多。所以趙范是清朝的高官。
當時的四川巡撫趙爾豐,一直主張使用武力,嚴厲鎮(zhèn)壓當時正在蓬勃發(fā)展的革命黨。因此,趙范與其政見相左,于是辭職回國。
觸發(fā)趙范辭職的導火索是當時同盟會成員謝鳳岐在宜賓起事并被捕。趙范不認識謝鳳岐,以為他是革命家,于是伸出援手,直接被他的老部下勾結(jié)趙二鳳殺死。于是,趙凡極為憤怒,憤然甩了吳沙以示抗議,后辭職,時年57歲。
學不好,就不會成功。
十六支鋼筆,六十支給農(nóng)民;
做孩子,做朋友,舍翁;
人家以為欠,我以為富;
一笑而過,海闊天空空。
這是趙凡對自己一生的總結(jié),名為《六十抒情詩》,是在1911年那一年。從這首詩可以看出,除了清朝的二品官服,他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然而,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被從田舍召喚出來,“甘愿做革命軍中的一顆棋子”,走上了革命道路。
民國初,他接受弟子蔡鍔的邀請,被任命為在大理成立的“西自治機關部”的宰相。后積極支持并參與蔡鍔發(fā)動的“護國運動”,任南方軍政府交通部長。后來參加了民國成立后的許多活動,是當時著名的政治活動家。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zhàn),百姓苦不堪言。召公精疲力竭,無能為力,于是他回到昆明掌管云南圖書館。此后,直到晚年,他再也沒有重返政壇。
趙凡不僅是一位政治家,還是一位作家。他最擅長詩歌,在詩詞、詩論、楹聯(lián)、書法等方面都很有成就。可惜現(xiàn)在的人恐怕只知道“攻心聯(lián)”。
喝了四十年,吳沙頭上的天是藍的;
男人想畫凌煙閣,但是第一功名不愛錢。
這首詩雖然寫得樸實,卻是趙范的為官之志。身處末世,他無法實現(xiàn)濟世之志,只好獨立。以詩言志,做一個不愛錢的好官,贏得人民的愛戴,才是第一要務。在腐敗橫行的時候,有幾個人能做到。
趙凡一生致力于詩歌,“詩七十余卷,不下數(shù)萬首,尤得賞識”,但遺憾的是,除了收藏的作品藏于云南省圖書館,并于當年出版外,其他手稿均被“史無前例”地查扣,后來更是無處可尋,實在令人惋惜。
他的詩風接近杜甫,因為他和老杜一樣,內(nèi)心充滿了“致君、堯舜”,但現(xiàn)實卻一再讓他失望。于是,借助詩中對現(xiàn)實的描寫,像慢動作一樣,把那個時代的事件變成一個個具體的,然后連成一片,成就了那個時代的“詩史”。
獨立到茫茫,危樓隔著女人墻。
沙魯珠是白色的,而斜日的米是黃色的。
山瘦心老秋,天高雁涼。
春村在哪里,所有的感情都集中在腸子里。
這首《望夜》不同于他的其他同類作品,讀起來頗有杜甫“葉落如瀑”的凄涼。全詩充滿憂郁,讓人感到壓抑。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的這首詩,放在順序上,是對仗工整,用詞精煉的詩歌大師。
趙凡和其他詩人的另一個不同之處是,他非常喜歡寫對聯(lián)。他一生寫了無數(shù)對聯(lián),《攻心對聯(lián)》是他的代表作。現(xiàn)存的對聯(lián)有幾百副。可以說一不小心就會在某個景點看到他的作品。
等到春暖花開,疫情逐漸化解,武侯祠的游客就多了。在“攻心對聯(lián)”之前,也是拍照的熱點。但由于大門的視野,似乎沒有人會關注這幅著名的對聯(lián),更不會有興趣知道是誰寫的。它的存在感遠不如一個小盆景或者寺廟里盛開的樹花。
因此,趙范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被忽視和遺忘;我不知道這是因為人們的注意力早就轉(zhuǎn)移了,還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還是進步還是倒退,我無法理解。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