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落知秋”是指在秋季,當一片葉子已經脫離枝干而飄落下來時,就能夠預示著即將到來的秋季即將結束,天氣也將轉涼,因此葉子的變化也成為了人們觀察季節變化的一種重要依據。“一葉落知秋”的意思不僅表明人們能夠通過細微的變化來判斷未來的變化,同時也寓意著人們應該關注生活中的細節變化,從中尋找到潛在的風險和機遇。
一:一葉落知秋是什么意思
一葉落,而天下知秋矣的意思: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出 處: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彼巍ぬ聘段匿洝芬迫嗽姡骸吧缴唤鈹导鬃?,一葉落知天下秋。
二:一葉落知天下秋的全詩一葉落知
《三齒墮歌》
宋代 陸游
一葉落知天下秋,三齒墮矣吾生休!詩人未脫紈褲態,尚樂華屋悲山丘。
蓼花荻葉可以解我憂,鸕鶿白鷺可以從我游。
君看貂蟬與兜鍪,等為岑岑壓我頭。
豈知石闌干下買篛笠;一棹飄然煙雨舟。
不須強預家國憂,亦莫妄陳帷幄籌,功名富貴兩悠悠,惟有杜宇可與謀。
三:一葉一落一知秋典出淮南(十一) 一葉知秋
從一片樹葉的凋落,就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也作“落葉知秋”“一葉驚秋”“一葉報秋”“睹葉知秋”“梧桐一葉落”“一葉落知天下秋”。
《淮南子·說山訓》:“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冷?!?/p>
關于立秋,有這樣一個膾炙人口的成語即“一葉知秋”。這是中國人在兩千年前就洞察了以小明大、見微知著、以近論遠的智慧,同時教會人們掌握先機的良方。
早有漢朝《淮南子·說山訓》中的“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說的是看見一片樹葉的凋落,預知歲暮之將臨。后來,在唐人的詩中有了引出一葉落而知秋的名句:“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到了明代,大劇作家湯顯祖在其名作《南柯記·俠概》中衍創出這樣的詩詞名句:“恨天涯搖落三杯酒,似飄零落葉知秋?!?/p>
《淮南子· 說山訓》教導人“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懸羽與炭,而知燥濕之氣”。就是說只要嘗一小塊鍋里的肉,就可以知道整鍋肉的味道了;要想得知空氣中濕度高低變化,只要懸掛一小片羽毛和木炭觀察一下就能知道了,這都是以小明大的智慧。從細微處洞察人之所未見,從遠端推知事物的演變趨勢,這種智慧于古于今欽為大用?!痘茨献印ふf山訓》曰:“物固有以不用為大用者!”不要漠視看似無用之物、細微之末,它們都可能是備大用之用啊!
硫磺工作室 出品
圖:劉放 文:黃媛媛 主播:黃媛媛
責編 童飛飛
初審 孫繼奎
終審 沈國冰
▼
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