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姓,得姓歷史悠久。其得姓大約是在二千八百年前的上古時期。申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一個老資格的名門著姓。春秋戰國時期即名人薈萃,為他姓難以比擬。歷史上,申姓人濟濟多才。如列入《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的名人就有七十四人。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所載,兩代共有三十七名進士,其中山西、河南、直隸(今河北省)各八名,其中以今河北省永年為最多。共五名。
申(Shēn)姓,源出有八
第一個淵源源于姜姓,出自周朝周宣王時給孤竹國君之子伯夷、叔齊后裔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和《元和姓纂》、《史記》等記載,商朝末期,原姜姓封國在今河北省盧龍一帶的孤竹國君之子伯夷、叔齊,在周滅商后“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今山西永濟),后人居住在大河一帶。周宣王時,其族一部分被封于謝(今河南南陽),建立申國,春秋初期為楚國所滅,后人以國名為氏,是為申氏。
伯夷,名允,商王朝末期孤竹國(今河北盧龍)君主的長子,炎帝后裔。在父親死時,遺命立三子叔齊為嗣君,結果弟兄互讓,相偕去周,投奔西伯侯姬昌(周文王)。
西伯侯逝世后,周武王姬發舉兵伐紂,伯夷和叔齊二人叩馬而諫,以為父喪時期用兵,是不孝、不仁。周武王則嚴辭拒之。
經過著名的“牧野之戰”后,商紂王自焚,商王朝土崩瓦解。伯夷和叔齊二人避逃到首陽山(今山西永濟),“不食周粟”而餓死。其后裔子孫仍留在周王朝,居住在大河(黃河中游)一帶。
在周成王姬誦即位而由周公姬旦攝政時期(公元前1115~前1108年),敕封伯夷的后裔在呂地(今河南南陽),建立了申國,伯爵,因稱申伯,呂地由此改稱申地,史稱其為“南申國”。南申國君申伯世為西周王朝卿王,在周宣王姬靜(姬靖)執政時期(公元前827~784年),由于申伯文武兼備,在輔佐周宣王“中興”的過程中立有大功,因此周宣王又增封申伯淮河上游地區,命召伯往營新邑謝城(今河南信陽以北)。當時周宣王“餞送申伯還南,防御夷楚,保衛南土”。申伯在謝邑筑城定居(今河南南陽宛城)。當時的西周賢相仲山甫稱贊申伯為“崧高維岳,峻極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p>
春秋時期的周莊王姬佗九年(楚文王熊貲二年,公元前688年),南申國被楚文王親率大軍所滅,其王族子孫以及國人多以故國名為姓氏,稱申氏,貴族多在楚國為大夫。楚文王滅南申國之后,曾將南申國的部分貴族、平民強行遷往東面的信陽地區安置,成為強楚的附庸,成為當時楚國抗御巴國的前鋒防線,春秋時期史稱其為“信陽之申”,亦稱“東申國”。
而駐留在大河一帶未遷走的姜叔齊之子孫,后來渡過大河,移到陜西地區故邰國、扶風之地聚群而居,在周穆王姬滿執政時期(公元前1022~前975年待考)西巡時,姜叔齊的后裔子孫協助有功,亦被周穆王封侯,侯爵,因稱申侯,史稱其為“西申國”,其國都故址在平陽(今陜西寶雞眉縣),后又被稱作“申戎”,亦稱“姜氏之戎”、“姜戎”。
按史籍《竹書紀年》中的記載,由于西申侯具有長期經營宗周西陲的政治基礎,和與周王室世為婚姻的政治地位,因此具有強大的經濟與軍事實力,故而,在西周末期的周幽王姬宮湦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當太子姬宜臼被廢之后與母親逃奔西申國以求外公申侯之助時,申候聯合了鄫國、犬戎進攻西周王室并殺了周幽王、滅了西周王朝。這個申侯實際上是位于今陜西省眉縣東北部的西申國之君,并非遠在南陽的申伯。
周桓王姬林十六年(秦憲公嬴立十二年,公元前704年),秦憲公(秦寧公)占據平陽為秦國都城,西申國被秦國順帶吞滅,其國民四散遷逃,王族子孫以及國人亦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稱申氏。
這兩支申氏同宗同源,一氏兩居,在姓氏史學上稱皆申氏正宗,其后裔族人皆尊奉伯夷、叔齊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呂人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
夏王朝時期,有炎帝的后人呂氏一族曾被封于呂地(今河南南陽一帶)。
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誦敕封伯夷的后裔在申地(今河南南陽),建立申國時,該呂氏一族被迫放棄呂地,遷居于申地。當時的申地在長江下游近??谝粠У纳杲皆磽P子江(黃浦江)兩岸地區,揚子江時稱“申江”,因此史稱該族為“申呂”。
申呂一族于西周中期在申江平原建立了申國,史稱申呂國,為伯爵,國君因稱申伯呂。
在春秋初期的周平王姬宜臼三十一年~周桓王姬林九年之間(楚武王熊通元~十三年,公元前740~前711年),楚武王率大軍侵入鄀地(今河南內鄉與陜西商州之間),兼伐申呂國。當時周平王曾派軍保護申呂國,結果被楚武王擊敗王師,申呂國被楚國吞滅。從此熊通趾高氣揚,開始稱王,并恃強與周王朝以及姬姓諸夏抗衡,史稱楚武王。
之后,楚武王以申呂國之地為太子熊貲之保(封邑、私軍之地),申伯呂成為楚國大夫,世代負責輔佐楚國太子,后世代成為楚國重臣大姓之一。此后,申呂國之地多為楚國太子的邑地。
申呂國滅亡后,其王族后人以及國人以故國名為姓氏,稱申呂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申氏、呂氏,世代相傳至今。
到了戰國末期,因“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公子春申君黃歇曾據有申江平原地區,因此申江又被改稱“春申江”,至今仍有人使用該地名,如“春申日報”、“春申大酒店”、“春申號駁輪”等等。
諸多文獻歷來分辨不清申國、西申國、東申國、申呂國之間的差別,經常混為一談,甚至認為“申、西申、東申、申呂不分”,這是錯誤的,至少會引起衍分姓氏起源判定上的混亂。
申國、西申國、東申國、申呂國在建國時間、地域、成因、以及消亡的過程上各有不同,因此產生的姓氏起因也不同,應當予以認真考證、甄別。
第三個淵源源于朝鮮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朝鮮族申氏有兩支本貫
一,是王氏高麗開國君主太祖王建時期(公元918~943年在位)的大將軍、長節公申祟謙,及其裔孫高麗檢校軍紀監申成勇,是朝鮮民族中申氏的正宗鼻祖。申祟謙的封地在平山志妙寺(今韓國平山),申成勇的封地在高靈(今韓國高靈郡)。該支申氏本貫以平山為本貫、分衍有高靈本貫。
二,是高麗王朝早期的申英美,時任杖志護長之官,其后裔分衍有殷風、全安、梨川、神川、谷城、朔寧、昌州、臣昌等數支本貫。
實際上,雖然朝鮮人、韓國人皆稱鮮族申氏有一百零三支本源,實際上只有兩支本貫,即上述的平山、殷風兩支本貫。而這兩支申氏族人的先祖,皆是魏、晉時期遷居渤海國的漢族申氏族人后裔,屬于后被契丹遼國滅亡的渤海國遺民,根本就不是辰韓六個部落中任何一部之民。
渤海國遺民在被高麗太祖王所接收后,申氏族人在王建領導下的原弓裔軍隊服役,后協助王建滅新羅國,建立了有四百余年歷史的高麗朝鮮。
第四個淵源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蒙古族申氏主要有兩個來源
第一,今分布在河北省的邢臺、邯鄲兩市的蒙古族申氏,世稱“銅鍋申”、“鍋片申”,傳其始祖為申璟,蒙名失考。
據其族人自己的傳說,申璟是元順帝孛爾只斤·妥鏷貼睦爾的胞叔,精通漢文,原來的漢姓為“曰”,以“璟”為漢名,時號“老曰公”,為朝廷重臣,德高望重。曰璟生了十八個兒子,分別叫文秀、文端、文正、文美、文信、文平、文智、文惠、文法、文亮、文俊、文雅、文臨、文翰、文簡、文瑞、文憲、文義。結果后來有奸臣誣告,說朝中重要部門都有老曰家人,有謀反之患。皇帝聽信讒言,下旨滿門抄斬,時老曰公年邁在家頤養天年,軍隊領旨直撲曰家而來。帶隊將領不忍殺害忠良便事先派人密報老曰公。老曰公急密召十八子回家,家人剛聚齊便聞追兵殺到,時老祖奶奶正在使雙刀剁餃子餡,急中生智,提雙刀奔向曰家大門,手起刀落,在“曰府”的“曰”字正中砍下一豎。此刻,軍隊也到了曰家祠堂。祖奶奶告訴軍隊這里申家而不是曰家,帶隊將領心知肚明,抬頭看了一下府額楣牌后,便埋怨路探帶錯了地方,轉而率隊他走。這樣就為曰家逃亡贏得了時間。為日后團聚有憑,老曰家人便將飯鍋摔破,正好十八片,改以“申”為姓,以不再入朝做官為訓,十八子各執一片四下逃亡。斗轉星移,若干年后家人陸續返鄉,最后十七子及后裔聚齊,鍋片少了一片。據說,少的這一片是曰家最小的兒子,他向北一直逃到了內蒙古,因年幼記憶模糊,改了田氏。這就是蒙古族“鍋片申”申氏一族和內蒙田氏的來源。
第二,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的記載
蒙古族徹穆袞氏,亦稱 申佳氏、沈谷氏、沈佳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山只昆部,以姓為氏,金國滅亡后被裹脅入蒙古部族,并融合于蒙古族中,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滿族復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emgun Hala。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徹穆袞氏多冠漢姓為申氏、沈氏等。
第五個淵源源于傈僳族,出自明時期云南永昌軍民府同知申保,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云南保山地區歷史悠久,是各民族先民在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以今天云南省保山市為中心的怒江中游流域是人類的起源地和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早在八干多年前的洪荒時代,保山先民“蒲縹人”就在該地區生息繁衍,并創造了獨具區域特征的“塘子溝文化”。殷商時期,當地土著“仆人”已向商王朝納貢,至遲在戰國中期的周烈王姬喜六年(公元前370年),“哀牢夷”在該地區建立了興盛一時的奴隸制國家“哀牢國”。秦朝時期,秦始皇曾設官吏予以管轄。
到了西漢武帝劉徹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設不韋縣,東漢明帝劉莊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設永昌郡,保山的古名“永昌”便由此始,從此該地區成為中國最早的國際通商大道“蜀身毒道”(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是西南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的最后一段,在歷史上有著頻繁的商貿活動。
三國時期,保山地區歸蜀漢益州來降都督轄,西晉時期屬寧州。唐玄宗李隆基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唐朝政府在太保山下始建土城,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歷史。宋朝時期的大理國置為永昌府。元朝時期設永昌三千戶所,后改設為大理金齒都元帥府,再后又改為永昌州、永昌府。
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其地置永昌府、金齒衛。當時的云南地區府衛參設、土流并舉。其中直隸都司是統管民政和軍事的最高機構。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年)罷府為金齒軍民指揮使司。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改建為永昌軍民府。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又將永昌府軍民府的廓金齒、永昌守御兩千戶合并,將施甸、鳳溪兩長官司劃入,并歸一處建立保山縣,縣名因城池雄踞太保山而得名。永昌軍民府是后來明、清兩朝云南府治中下屬政區最多、地域范圍最大的府地之一。
申保,是明朝時期云南永昌軍民府(今云南保山)傈僳族酋長,被明世宗任命為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佐官,官職全稱為“同知院”,簡稱“同知、運同”。他在改土歸流運動中取漢字單姓“申”為姓氏,取地名“太保山”為名,稱申保。其后裔子孫世代沿襲,稱申氏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于彝族,出自彝族阿牛氏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彝族申氏,源出云南涼山地區古老的彝族阿牛氏部落。
大小涼山彝族在家族中實行嚴格的父系財產繼承制度,財產均由親子繼承,幼子享有優待,女子沒有財產繼承權?;诟赶道^承制度,形成了一套父子連名制,兒子名前冠以父名,以示自己的身份。這也是父系制度下一種文化現象的遺風。這種父子連名制的擴大,就形成了涼山有名的家支譜系。家支是由父子連名的系譜作為一根鏈條貫穿起來的。彝族人通過它來嚴格區別不同的家支,以及支與支之間的長幼輩分和對娃子的隸屬關系,從而鞏固自己的勢力、地位和家支制度。
父子連名的方法是,父名的最后一兩個音節與兒子名字連綴。如,“烏羅羅”的烏是父親“曲木烏烏”的最末一個字,“羅羅”是子名。“羅羅布西”的“羅羅”是父名,“布西”是子名。命名時還須在父名前冠上姓或家支的名稱。如,“阿侯魯木子”的全名是“阿侯·吉哈·魯木子”?!鞍⒑睢笔羌抑?,“吉哈”是父名,“魯木子”才是本人名字。
彝族在父子連名制原則下命名的方式,根據不同區域或不同家支的喜好和習慣,還有多種多樣的命名形式。如在甘洛等地,在本名前冠以孩子在家中的排行。大兒子叫“木衣拉達”,其中,“木衣”就是老大之意,“拉達”則是本名;二兒子叫“木乃曲布”,“木乃”即是老二之意,“曲布”則是本名;小兒子叫“木牛什呷”,“木?!币饧葱鹤?,“什呷”是本名。如果是女孩,則將本名前的排行名換成“阿衣”、“阿呷”、“阿?!钡燃纯伞?/p>
彝族阿牛氏部落是一個古老的部落,保留著原始母系氏族社會的遺痕,“阿?!币彩欠浅9爬系囊妥逍帐现唬瑸楹诵脑夹帐?。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整個彝族阿牛氏部落還處于原始的奴隸制社會形態中。
在明、清兩朝五百余年的改土歸流運動中,彝族阿牛氏部族竟然未改冠漢姓,一直到清末民國初期,才有少部分具有官身的頭人開始冠以漢姓,其中就有改冠漢字單姓為申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不過,阿牛氏這個姓氏一直沿用至今,大多數彝族同胞依然堅持維系著這個古老而又原始的姓氏。
第七個淵源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申佳氏,滿語為Sen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后多恢復漢姓為申氏、沈氏等。
⑵、滿族申穆哩氏,滿語為Senmuri Hala,世居朱舍里(今吉林臨江松花江上源塞朱倫河即二道江流域),所冠漢姓即為申氏。
第八個淵源源于其他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今土家族、白族、京族、苗族、侗族、裕固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申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申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后,再予以補充刊載。
伯夷。名允,商末孤竹國(今河北省盧龍西)君長子,商先族旁支后人。父死時,遺命立三子叔齊為嗣君,弟兄互讓,相偕去周,投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西伯死,武王舉兵伐紂,他和叔齊叩馬而諫,以為父喪用兵,是不孝、不仁。武王嚴辭拒之,后經牧野之戰,商紂自焚,商王朝土崩瓦解。伯夷和叔齊避逃到首陽山(在今山西省永濟南),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居周王朝,成王即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在申建立申國。春秋初,申國被楚文王所滅,其后子孫以國為氏,稱申姓。他們尊伯夷為申姓的得姓始祖。
曰憬。據晉冀豫交界地區的部分申姓族譜記載,當地申姓祖先來由是蒙古皇族后裔、元朝末代潞王曰憬。據“故元潞王太始祖璟公墓志銘”記載和《元史》“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1291),分賜太宗窩闊臺之孫、闊出之子小薛大王牧地于潞州上黨”的推斷、考證,上黨申姓始祖當為元皇的窩闊臺宗族后裔。當時明軍北上勢如破竹,“元帝遷往和林,元裔殺戮殆盡,公藩潞乃 攜眷避兵屯留,而絳州,為存宗嗣計,故改曰姓申,折銅鍋十 八塊”。其十八個兒子除了最小的兒子隨蒙古風俗留在父親身邊外,各自出走,遷往山西各處。后明代建立,幾次移民中,此支申姓后裔又隨移民遷往各省。以晉冀豫魯蘇最多?,F今當地申姓多稱自己為“銅鍋申”“鍋片申”等。(據當地另外的一支申姓家譜分析,之所以改姓申和當地的另一支漢族申姓曾任北魏北齊趙郡太守申穆的后代聚居此處有關)。
申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二十五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百八十五位,人口約一百七十二萬三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1%左右,族人多以魏郡、瑯琊、丹陽、遼東為郡望。
春秋初期,西申國、南申國分別秦國、楚國所吞并,伯夷、叔齊的后人并以國為氏而姓申,為申氏主源。據許多學者判斷,先秦時期的楚國有很多姓申的著名人士,大概正是由于這個緣故。
春秋戰國期間,申氏名人云集,代表人物主要有申伯、申不害、申俞、申舟、申犀、申驪、申蒯、申棖、申叔儀等,這些名人分布于魯、鄭、楚、韓、晉、吳等諸侯國,表明當時申氏族人已分布于今山東、山西、陜西、湖北、河北、江蘇等廣大地。
西漢時期,申氏名人依舊甚多,如有櫟陽人(今江蘇溧陽)申碭,蒼梧人(今廣西蒼梧)申朔等,表明此際已有申氏族人入居廣西地區。此期至東漢時期,東海人見諸史冊的申氏有申咸、申轉、申君,為后期申氏瑯琊郡望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東漢末期,有申儀入蜀。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申氏發展史上的一個最重要的時期,此期,申氏歷史上的三大郡望——魏郡、瑯琊郡、丹陽郡開始形成,并逐漸昌盛起來,并有力的推動了涵蓋其郡望的省份河北、山東、安徽等地申氏的發展。
隋、唐之際,申氏有一支由湖北遷居邵州(今湖南邵陽),并有一支由丹陽徙居信州(今江西信州)。
五代十國到兩宋時期,申氏族人已廣泛地分布于今江蘇、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四川等南方諸省。
明朝初期,山西申氏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今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天津等地。此際,已有申氏人遷居至今福建、廣東、云南、貴州、廣西等地。
清朝初期,閩、粵一帶的申氏開始陸續有人遷至臺灣、東南亞及歐美等地。亦有豫魯一帶的申氏遷入東北。
如今,申氏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河南、山東多此姓,兩省申氏約占全國漢族申氏人口的43%。
由蒙古皇裔改姓的申氏是可考的較為可信的姓氏遷徙紀錄。這一支申姓因其來源系“折銅鍋十八片”分頭避難而成,故又稱“銅鍋申”、“大鍋申”、“打鍋申”等多種稱謂,在各地家族中廣為流傳著“九胎十八子”“三胎六支花”等大致相同或相近的家族由來故事。今分布在河北邢臺、邯鄲一些縣的村莊的申氏,說他們是“銅鍋申”、“鍋片申”或“打鍋申”,他們只知道祖上破釜而分宗,大多數人對其家族的詳細情況并不清楚的。
今沙河市三王村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所立石碑揭示了申氏家族之秘,碑原在申氏祖墳,后移村中。碑正面刻“申氏祖塋”,背面刻“故元潞王太始祖璟公墓志銘”。
墓志銘中說申氏始祖璟公“為元皇裔,實小子王之從堂季父,而元順帝同胞叔也。初封晉王,改封潞王,子十八文秀、文端、文正、文美、文信、文平、文智、文惠、文法、文亮、文俊、文雅、文臨、文翰、文簡、文瑞、文憲、文義,即俗傳所謂十八公是也……順帝北行抵和林,元裔被殺戮殆盡,公藩潞乃攜眷避兵屯留,而絳州,為存宗嗣計,故改曰姓申,折銅鍋十八塊”。
墓志銘撰寫者申瑞澄,永年申莊村人,清末湖北試用知縣。永年申莊和涉縣神頭申氏祖塋碑文和三王村碑文雷同,閱碑后,方知遷徙邢臺、邯鄲一帶的申氏是元朝時期皇族后裔。
據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市東天貢村的族譜——《申氏家乘楊樹堂》記載和遍布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多處申姓家譜、墓志銘、家族內口口相傳的故事印證、整理,當年曰憬的十八個兒子或通過自主遷移、或通過明代政府移民方式,先后遷居到山西省晉東南各縣市、南部臨汾運城市一帶,河南安陽市一帶,河北邯鄲市、邢臺市一帶,山東、江蘇、安徽也都有。其中在長治市一帶應該是這一支申姓的最大聚居地。尤其是潞城市,1990年人口普查的時候,全縣(當時未改市)15萬人口中,申姓居然逾萬人,比例之高當屬有申姓各市縣中第一。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山西省3位申姓代表的籍貫全是來自長治市方圓不到20公里的三個縣——潞城黎城平順。長治市郊區新開發的潞商遺存申家大院也是當年潞城縣轄區。而在今天河南安陽市、河北邯鄲市邢臺市一帶(含其周邊諸多縣市)申姓也是各自省份申姓較為密集的區域。
據沙河上申莊《申氏家譜》、永年申莊《申氏族譜》、涉縣神頭《申氏家乘》、內邱柳林溝《申氏宗譜》和武安礦山村《申氏追遠錄》及申海群等人的調查了解,十八公中長子文秀遷沙河上申莊,不久一支遷三王村,因申氏始祖璟公排行三,而且為王,所以其后人將名取為三王村,以作紀念。后子孫又遷至申莊、西趙村、葛村等村;三子文正遷威縣中章臺,后有子孫遷北章臺;四子文美遷永年申莊,后有子孫遷石碑口、陳莊等村,還有子孫遷至邢臺縣麥地灣及邢臺市區申莊等村;六子文平遷至曲州;七子文智遷武安礦山村;九子文法遷威縣東柏悅村;十六子文瑞遷內邱黃釜村,“釜”者鍋也,黃釜乃皇釜之隱語也。后有子孫遷柳林溝、申莊、申家洞等村;十八子文義遷涉縣段曲村,后有子孫遷神頭、申莊、東達、后峧、馬布等村。涉縣神頭申氏祖塋碑文說十八子文義從山西潞城到洪洞,再由洪洞遷神頭,文義未去屯留和絳,這同蒙族小兒子守老窩的傳統相吻合。筆者推斷,逃往絳的元皇后裔申氏為安全東遷,也必然像遷往涉縣的文義一樣,先從絳到洪洞集中(明初洪洞大槐樹處設移民登記站),然后伴隨著漢人的移民浪潮而遷往邢臺、邯鄲一帶。
1994年版《沙河市志·上申莊條》說上申莊申氏為北魏拓跋氏后裔。查《上申莊家譜》,今申氏傳至二十七代,和三王村碑文相吻合,北魏年代甚遠,上申莊申氏絕不是北魏拓跋氏后裔,當年立碑攀附,目的為免遭明統治者迫害。
從山西遷徒邢臺、邯鄲一些縣的元皇后裔申氏,因長期和漢族雜居相處,經過數百年的共同生活,已和漢族完全融合。當然這種融合既有融合,也有同化,兩者同時存在,而以融合為主。蒙漢民族融合提高了民族素質。元皇后裔申氏和漢族的民族融合,是民族融合的典范,是民族和諧的典范。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晚年為繼承人問題苦惱不堪,四子中三子窩闊臺追隨父親“伐金、定西域……攻城略地之功居多?!背杉己柜{崩后,窩闊臺“以太祖遺詔即帝位于庫鐵烏阿刺里?!备C闊臺死后,其子貴由繼汗位。成吉思汗雖立窩闊臺繼汗位,但寵愛幼子托雷,將重軍交給托雷,讓其監國。貴由死,托雷子蒙哥依賴其父留下的雄厚實力爭得大汗之位。蒙哥死,其弟忽必烈繼汗位,建立了我國歷史上領土最遼闊的元朝,元的大統一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沙河三王村碑文說申氏始祖璟公是元順帝胞叔,可元順帝父明宗和世只有一個弟弟文宗圖貼睦爾,申氏太始祖非元順帝胞叔!武安礦山村《申氏追遠錄》說申氏太始祖“初封晉王,改封潞王,世居潞城天宮村?!痹_有晉王,元世祖封皇長孫甘麻刺為晉王,其子也孫鐵木兒世襲晉王,后稱帝即泰定帝,以其子八的麻亦兒間卜世襲晉王,三代晉王均未居潞城,由此斷定申氏非晉王后。因申氏祖先口傳久遠,難免失真。元史專家周清澍依據“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分賜太宗窩闊臺之孫、闊出之子小薛大王牧地于潞州上黨?!薄耙缮晔弦蛔逡苍S是小薛后代,因小薛一族世代駐居潞州。”
近有學者懷疑該支申氏是源出窩闊臺系,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元朝統治即將崩潰時,小薛后裔不愿意再回漠北的主要原因是,窩闊臺系同托雷系長期爭奪皇位斗爭相當激烈,作為窩闊臺系的元皇后裔申氏,深知同托雷系的元順帝逃往漠北不會有好結果;且他們已數代生活在中原,已習慣中原生活,也不愿意再回嚴寒的漠北。
今甘肅省的武威市,青海省的海東地區樂都縣,河北省的張家口市陽原縣、保定市清苑縣、定州市、曲陽縣、邯鄲市大名縣、永年縣、武安縣、磁縣、涉縣、雞澤縣、魏縣、邢臺市威縣、沙河縣、臨西縣、寧晉縣、唐山市灤南縣,山西省的長治市潞城、上黨縣、壺關縣、黎城縣、平順縣、屯留縣、襄垣縣、長子縣、晉中市左權縣、昔陽縣、呂梁市文水縣、孝義縣、臨汾市,陜西省的西安市、榆林市米脂縣、志丹縣、渭南市蒲城縣、安康市、寶雞市,山東省的濟南市、煙臺市福山區、蓬萊市、海陽市、臨沂市蘭山縣、蒼山縣、濟寧市梁山縣、加祥縣、萊蕪市萊城區、菏澤市鄄城縣、東明縣、鄆城縣、聊城市莘縣、東阿縣、日照市莒縣、棗莊市、滕州市,河南省的鄭州市、濮陽市范縣、周口市太康縣、淮陽市、新鄉市延津縣、原陽縣、鶴壁市浚縣、焦作市溫縣、安陽市滑縣、林縣、商丘市睢縣、夏邑縣、開封市尉氏縣、杞縣、駐馬店市遂平縣、上蔡縣、洛陽市、南陽市,江蘇省的蘇州市吳縣、徐州市銅山新、泰州市、南通市如皋縣、淮安市,浙江省的杭州市、溫州市,湖北省的恩施市利川縣、孝感市、黃岡市,安徽省的滁州市鳳陽縣、宿州市碭山縣、六安市霍丘縣、阜陽界首市,湖南省的長沙市、邵陽市邵東縣、邵陵縣、岳陽市云溪區,貴州省的遵義市余慶縣、務川縣、畢節市、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四川省的廣安市華鎣市、鄰水縣、達州市大竹縣、宜賓市興文縣、廣元市蒼溪縣、永州市祁陽縣、德陽市,江西省的九江市、贛州市,云南省的玉溪市、曲靖市羅平縣、鎮雄市,黑龍江省的牡丹江市密山縣、鶴崗市,遼寧省的沈陽市撫順市,吉林省的扶余縣、東遼縣、延吉市、白山市,廣東省的云浮市郁南縣、梅州市梅縣區、陽江市、河源市,福建省的福州市,內蒙古自治區的烏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省,馬來西亞,日本,朝鮮,韓國,泰國,越南等地,均有申氏族人分布。
魏郡:秦、漢之際劉邦置郡,治所在鄴縣(今河北臨漳),其時轄地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國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內黃縣、臨漳縣、浚縣、河北省大名縣、魏縣、成安縣、山東省冠縣之間一帶地區。北周末年遷治到安陽。隋朝時期改為相州魏郡。唐朝時期改為為相州鄴郡(今河南安陽)而魏郡之名則移給魏州。
瑯琊郡:亦稱瑯琊國、瑯琊郡、瑯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瑯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瑯琊臺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后,在境內設瑯琊郡,并附置瑯琊縣,治所均在瑯琊(今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并增瑯琊國、柜縣和祝茲侯國治于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莒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瑯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瑯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瑯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后又有沂州瑯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瑯琊臺及秦朝瑯琊郡治均不屬瑯琊郡(國)。另一處瑯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后在唐朝時期也被廢除不再。
丹陽郡:丹陽古稱潤州、丹楊郡,是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時期實施郡縣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許多以丹陽為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于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于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后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時期,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吞滅南朝陳國后曾廢黜,后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為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為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最早的都城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為丹陽。還有,秦朝時期有一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涂縣一帶,唐朝時期被并入當涂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時期,現今的丹陽只是個縣級建制的城市,位于古城溧陽市旁邊,緊依長江,今隸屬于江蘇省鎮江市。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后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于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后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后金(清)所并。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于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瑯琊堂:以望立堂,亦稱膠南堂、藏馬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鄴邑堂、安陽堂、臨漳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亦稱扶余堂、襄平堂、遼陽堂、凌東堂。
丹陽堂:以望立堂,亦稱潤州堂、丹楊堂、宛陵堂、丹徒堂、鎮江堂。
魯詩堂:漢時申公,博士。漢文帝時作《詩傳》,號“魯詩”,拜大中大夫。
忠孝堂:春秋時期,白公勝叛,把左司馬申鳴的父親抓去威脅申鳴。申鳴說“我原是父親的兒子,現在是王的臣,怎么能不做忠臣呢?”于是不顧父親安危,一戰而殺了白公勝。楚王獎勵申鳴,申鳴說“我吃了國家俸祿,遇國家有難,如果躲避,那就不是忠臣了。現在國難平了,但我的父親因為我被敵人殺害,我如果活下去,那就不是孝子了。”說罷,拔劍自刎。世人稱申鳴忠孝兩全。
肆岳堂、法家堂、賜閑堂、忠裕堂:資料有待補充。
河北平山申氏世譜,著者待考,明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有殘缺。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蘇州申氏世譜,(清)申理等纂,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賜閑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十卷?,F被收藏在江蘇省蘇州市博物館。
湖南邵陽申氏受族再續族譜,著者待考,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F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江蘇蘇州申氏續修世譜八卷,首一卷,(清)申祖璠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賜閑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江蘇省蘇州市踏歌、江蘇省蘇州市博物館。
江蘇申氏世譜八卷,(清)申王番等纂修,清道光辛丑年(公元1841年)賜閑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F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申氏譜系略,著者待考,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賜閑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蘇州申氏譜系略,(清)申濬等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賜閑堂稿本?,F被收藏在復旦大學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有兩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邵陽申氏受族三續譜,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F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江蘇蘇州申氏世譜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注始祖為[元]申敏三,先祖為申處士、申保御。
浙江金華仙源申氏宗譜二十六卷,行傳十四卷,(民國)申紹周總纂,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F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注始遷祖為[后晉]申寒。
湖南祁陽申氏八修族譜,(民國)申蕙主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注始遷祖為[明]申智照。
江蘇蘇州申氏乙酉修譜外記八卷,(民國)申聽禪撰,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東濟寧唐口申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手寫本復印件。現被收藏在中國異俠網站傳記部。
云南鎮雄、畢節申氏宗譜不分卷,(現代)申時譽主編,1997年鉛印本?,F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注始遷祖為[明]申召祿、申鳳。
云南省羅平縣
四川資陽申氏族譜,著者待考,1999計算機激光照排膠印本。公開出版。
重慶璧山縣申氏宗族家譜,(現代)申永康主編,2000年油印本?,F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注始遷祖為[清]申朝仲。
湖南邵東新編申氏族譜,著者待考,2005年計算機激光照排膠印本。公開出版。
立人品,敬親長,睦族黨,慎交游,忌輕薄,戒淫博,守耕讀,務勤儉。
河南太康申氏字輩“林田運本(繼)貴華西……”
河南信陽申氏字輩“仁義禮志信”。
河南遂平申氏字輩“國全清新修”。
河南固始申氏字輩“慶光明道永昌”。
河南淮陽申氏字輩“玉廣兆明國增”。
河南浚縣申氏字輩“永文希寶明存德”。
河南林州申氏字輩“天德長保元善永懷”。
河南鄭州申氏字輩“學廣懷文子大進金殿書如雨開元先知運信應同建善繼述祖中(宗)傳”。
河南安陽申氏字輩“亨通朝國士吉文尚在克有善天家慶時開登大選萬世永豐庭租德揚輝遠忠繼才長”。
河南濮陽申氏字輩“........朝君茂才.......”
山東濟寧申氏字輩“繼鳴振家本,徳傳偉延?!?/p>
山東鄄城申氏字輩“崇廣明景玉……”
山東梁山、東平申氏字輩“廣忠厚生……”
山東萊蕪申氏字輩“可曰樂立君”。
山東棗莊申氏字輩“玉鳳鳴振金志”。
山東曹縣申氏字輩“景志古傳世端”。
山東德州申氏字輩“如亭登洪永清德”。
山東聊城申氏字輩“保洪生之正大光明”。
山東冠縣申氏字輩“懷成國建華宗偉顏英耀運夏輝永恒”
山東巨野申氏字輩
一支“儒英廼昭景玉和龍”;
二支“思漢振慶景玉和龍”。
山東莘縣申氏字輩“恩景保玉合金福玉慶洪振”。
山東滕州申氏字輩
原始字派“鳳茂殿田長志”;
馬洼支派“玉鳳鳴振金志”;
新河支派“玉鳳寶成現永”;
崔莊支派“玉鳳傳來忠厚”;
陸莊支派“玉鳳傳才建德”;
統一字輩“玉鳳鳴振金志立繼世常祥龍兆家昌光宗安榮強”。
山東日照申氏字輩
長支:十九世至二十八世:永作家法傳 之可致廣遠 ;
二支:二十世至二十九世:延家法傳曰 克葆基業在”。
山東莒縣申氏字輩“可大景繼明得立學士成有恒傳世勇久蘇已道宏”。
山東東阿、黑龍江密山申氏字輩“慶連長得志中式化招方玉若富海東”。
山東沂源、黑龍江申氏字輩“可繼明大景德立學士成有恒傳世永久思維道宏”。
山東淄博申氏字輩“鳴振金(銀)志玉鳳寶成(桂)現永傳來忠厚傳才建德”。
河北阜城申氏字輩“仕林金世其”。
河北魏縣申氏字輩“和廣泰庭學寶世”。
河北衡水申氏字輩“效明世(士)寶(保)中(忠)慶”。
河北、山西鍋片申字輩
沙河支派“璟文……瑞永興宗大保占太文武魁”;
上黨支派“文子大進金殿蜀魯豫開源縣知識巡祖宗傳”。
河北磁縣申氏字輩“朝試儒崇重才載添大貴榮顯本紹宗興士佐廷用道濟群生泰治成人文光令德為邦望家名永自芳”。
江蘇蘇州申氏字輩“為學石明道大德一生”。
江蘇徐州申氏字輩“來朝桂玉思修德傳家寶”。
江蘇武進申氏字輩“時用芳允澤世宏昭祖范丕顯”。
貴州遵義、上海申氏字輩“一永文章尚茂修學有恒孔字昌必久四下廣賢仁”。
貴州畢節申氏字輩“亨通朝國士吉文尚在克有善天家慶時開登大選萬世永豐庭租德揚輝遠忠繼才長”。
貴州六盤特區、湖南邵陵申氏字輩“朝世儒叢仲源文添試廣定萬子如松民安財上國永泰曰興宗立業光呈謨貽澤續賢名寶學承君思”。
安徽碭山申氏字輩“傳德正大寶福榮昌”。
安徽鳳陽申氏字輩“仁良廣盛世家國啟明現孝義成宗美修德部邦全”。
安徽界首申氏字輩“治丙振付亞建”。
重慶申氏字輩
長房支派“大開隆運永益洪修治朝學贊孔□敦求”;
二房支派“大啟祥光毓為家慶定兆聯元繼述日盛”;
三房支派“大庭榮登正建良時志紹先德萬世承之”;
仁房支派“大本允念法立道存自崇上達□錫常尊”;
雷房支派“大振嗣福樹遠其宜超明仁化懋守前貽”;
另一支派“申士坐亭用中成輔國君文興家有道自在學孔明”。
重慶響堂申氏字輩
一支“朝世入從仲才再添大貴榮顯本紹宗興仕佐廷用道濟民安太丹臣輔國君恩思福慶遠德杰圣賢倫文獻堪征禮”;
二支“朝試儒崇重才載添大貴榮顯本紹宗興士佐廷用道濟群生泰忠厚人文光令德為邦望家門永嗣芳文獻堪征禮”;
三支“朝世儒縱仲財再添大貴榮顯本紹宗興仕佐庭用道濟民生泰化成人文光令德為邦望佳名永嗣芳文獻堪征禮”;
四支“朝試儒崇重才載添大季惟友定先君臣啟安國仁治道隆正泰邦家慶永興文章經濟本裕德迪明良文獻堪征禮”。
湖南邵陽申氏字輩
一支“傳家代守文”。
二支“乾坤舒瑞氣誕發肇周姜經師推漢學紘綱布晉唐星辰煥江右忠厚溥三湘淵浚修明遠嘉猷浩澤長言行樹功業詩禮昭前芳克存亮在茲蔭余保壽康
湖南邵東申氏字輩“道濟群生(深)泰忠厚溥(輔)三湘”。
江西九江申氏字輩“會禮樂和平治”。
江西申氏一支字輩“積世鼎其昌繼茂佑華香”。
云南鎮雄申氏字輩“有善天家慶時開登大顯萬世永方廷”。
云南昭通申氏字輩“大啟祥光毓為家慶定兆聯元繼述明盛”。
四川申氏一支字輩“安國定有志傳家代守文裕后仰宗功”。
云南羅平申氏字輩:“忠臣輔國君,恩思福慶衍”。
四川華鎣、大竹申氏字輩“興世坐庭用,道紀明清安,化成人文光,令德為邦望,佳名永嗣芳”。
遼寧撫順申氏字輩“祥明恩澤德”。該支為滿族。
遼寧營口鲅魚圈區字輩:勤儉克守道旭龍。
浙江溫州申氏字輩“進茂日子王宗賢良”。
湖北恩施申氏字輩“奕永文章尚才高學問(大)成忠孝啟家國俊秀應龍廷遠志貴久長世富廣賢明仁德定榮昌吉慶萬代興”。
湖北隨州申氏字輩"春秋占圣義,奇仕之大金,永少先宗煕,傳家自克昌,明倫為學業,華國本文章"。
申氏一支字輩(滿族正黃旗):文玉尚榮恩桂延昌爾基之會兆民稔格家箴萬世葆純國粹。
申氏一支字輩“貫德萬忠秉秀泓”。
申氏一支字輩“和廣泰庭學寶世”。
申氏一支字輩“正大光明長興嘉慶”。
申氏一支字輩“士必光先祖學思建性天忠孝家傳永盛世作良緣”。
姓啟申國;望出瑯玡
全聯典指申氏的源流和郡望。
文武是憲;黃老為宗
上聯典指西周宣王的舅父申伯,為賢卿士,在謝地筑城,大臣尹吉甫作《崧高》詩贈他,有句“王之元舅,文武是憲(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下聯典指戰國時期思想家申不害,鄭國京地人,法家學派主要代表之一。韓昭侯時,任相十五年,使韓“國治兵強”。其學本于黃老(黃帝、老子的道家思想)而主刑名,即主張循名責實,慎賞明罰,加強君主專制。著有《申子》六篇。
安邦偉業;戡亂宏才
上聯典指春秋時期楚國貴族申包胥,與伍子胥為知交。伍子胥將要逃奔吳國時對他說“我一定要顛覆楚國!”他說“你能顛覆楚國,我一定能讓它復興!”后來,吳國用伍子胥計攻楚國,申包胥到秦國求救,在宮廷痛哭七晝夜,水米不入口,終于使秦國發兵救楚。楚昭王返國賞功時,他逃避而不領受。下聯典指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奄地人申香,身材高大,多力善射,苻堅曾任他為拂蓋郎。
狀元宰相;耆碩神仙
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長洲人申時行,字汝默,明嘉靖年間狀元,官修撰、吏部右侍郎,因文字受侍學士領翰林院事張居正賞識,被薦為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宰相),后任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洛陽人申秦芝,相傳其母吞芝而孕,與玄宗同日生。隱居邵陽山修煉,玄宗夢中見他,命人畫出圖像去找。后來白日升仙。
霜添柏樹冷;氣指桂林寒
此聯為唐朝時期的武進尉申堂栒詩句聯。申堂栒,丹徙人。
茅束悲歌于申后;蒲輪見迎于培公
上聯典指周幽王廢申后,后作告哀詩,有“白華菅兮,白茅束兮”之句。下聯典指漢武帝常以蒲輪迎申培公入都。
真理學從五倫做起;大文章自六經分來
此聯為清朝順治中期恩貢生申涵光自題聯。申涵光,字孚孟,號鳧盟,永年人。少以詩名河朔間,與殷岳、張蓋稱“畿南三才子”。絕意仕進,有《聰山集》等。
忠孝克全,名標青史;貞節不朽,詩載召南
上聯典指春秋時期的楚國人申鳴,以孝聞名,惠王時官左司馬。大夫白公勝起兵反叛,劫持了申鳴的父親,申鳴說“還不能為早臣嗎?”于是,隨葉公打敗白公勝,父親也被害。楚王賞他時,他說“食祿避難,我不算忠臣;為國喪父,我不算孝子。名不能兩全!”自刎而死。下聯典指周朝時期的女子申女,許嫁后,因夫家輕禮違制,堅決不出嫁,守節持義,后被告而入獄,也不屈服。后作《行露》詩以表達心志,收入《詩經·召南》。有句“雖速我訟(致我入獄),亦不女從(也絕不順從你)!”
通學得傳,洵圣門賢哲;文武是憲,實周家翰蕃
上聯典指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申棖??鬃訃L言“吾未見剛者,或以申棖對”。下聯典指周代賢卿士申伯。為宣王的母舅。
室書四知,黎庶扳轅共挽;年登八表,天子加璧相迎
上聯典指南北朝時期的北周魏郡人申徽,字世儀,歷官大行臺郎中、河西大使、都官尚書、右仆射、襄州刺史等。為政謹慎廉潔,曾畫東漢名臣楊震像,并書其“四知”,一并懸掛于寢室,用來自戒。從襄州離任時,吏民扳轅相送數十里。下聯典指西漢朝時期的魯郡人申培公,今文詩學“魯詩學”的開創者。少年時,跟從齊人浮丘伯學《詩》,漢文帝時立為博士,傳授“魯詩”,后歸家,從各地來跟他學習的弟子千余人。漢武帝時,他已八十多歲,漢武帝派人安車蒲輪(在車輪上裹蒲草編的軟套,以減少震動),束帛加璧(帶上帛和璧),請他入都,拜太中大夫。
望出京兆;
姓啟扶登。
——佚名撰扶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扶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譜疏道德;
羽翼赤符。
——佚名撰扶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扶少明事典。下聯典指漢·扶嘉事典。
胸羅淹博之學;
手著道德之經。
——佚名撰扶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漢代學者扶少明,著有《道德經譜》三卷。
翼漢有功賜姓;
梯山越阻撫夷。
——佚名撰扶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朐腮人扶嘉,相傳他母親在湯溪水邊遇龍后生他,善于占卜吉兇。劉邦為漢王時遇到他,他曾勸劉邦定三秦。劉邦認為他有志扶翼漢室,便賜姓扶氏,官至廷尉。下典指說南北朝時北周上甲黃土人扶猛,字宗略,曾在南朝梁任南洛、北司二州刺史。人西魏,官羅州刺史,征討信州,梯山捫葛(攀山越嶺,手抓葛藤行軍),跨越險阻,人白帝城,撫慰當地夷人。因功封臨江縣公。
勇諫坑儒傳佳話;
誠心撫民播惠聲。
——佚名撰扶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秦始皇之子扶蘇的事典。秦始皇坑諸生,扶蘇諫之,始皇怒,使監蒙恬軍。后始皇崩。下聯典指北周刺史扶猛,字宗略,上甲黃土人。仕梁,官南洛、北司二州刺史。后從賀若敦南討信州,梯山捫葛,入白帝城,撫慰百姓,莫不悅附。以功進開府儀同三司,封臨江縣公卒。
翼江有功而賜姓;
梯山越阻以撫夷。
——佚名撰扶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扶嘉勸高祖定三秦,高祖以嘉志在扶翼,賜姓扶氏。下聯典指北周扶猛仕魏為羅州刺史,從賀若敦南征,梯山越阻,撫慰夷人,所至莫不悅附。此聯與上六言聯僅加一字(見上《扶姓宗祠六言通用聯》同名聯及聯釋)。
三世連綿錦紫水;
九重賜姓播神州。
——佚名撰河南扶姓宗祠通用聯
因河南信陽光山縣周時為弦子國,城繞紫水,紫水弦為光山。新縣為1947年新置縣,現新縣扶氏聚居區原屬光山,所以信陽扶氏以此為宗聯,以不忘皇帝賜姓之源,懷念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