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法院網披露了一份判決書,判決書顯示原北京同仁堂中藥配方顆粒投資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紀某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
據(jù)公訴機關指控及北京東城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并查明:紀某在2015年至2017年間,利用職務之便,多次收受合作企業(yè)給予的錢財及金條等賄賂,其受賄金額共計人民幣90萬元、美元4萬元及金條一根(1000g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同仁堂的這起高管“貪污受賄案”不過是近年來同仁堂所爆發(fā)的問題亂象的冰山一角,此外還有同仁堂的藥品質量安全問題,以及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和南京同仁堂們剪不斷理還亂的商標糾紛問題……
那么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為何會淪落到現(xiàn)在的地步?同仁堂又該如何恢復昔日榮光?這一切都值得我們去探究一二。
“同仁”不再,祖訓已忘?
關于同仁堂的由來,公開資料顯示:1669年(清康熙八年),第四代樂氏傳人樂顯揚在北京創(chuàng)辦了同仁堂藥室,同仁堂品牌由此誕生。
而“同仁堂”中的“同仁”語出《易經》,意為:“無論親疏遠近,一視同仁”。因為在樂顯揚看來,“可以養(yǎng)生、可以濟世者,惟醫(yī)藥為最”,而“‘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
但目前來看,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同仁堂的“一視同仁”似乎正在被“雨打風吹去”了。
一是對內,去年8月13日,北京同仁堂發(fā)布聲明稱,已對天津同仁堂提起訴訟,控告其侵害了自身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并構成不正當競爭。
隨后在8月24日,天津同仁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知識產權問題發(fā)布聲明反駁稱,公司前身可追溯至清朝時期,歷史上曾使用京都同仁堂張家老藥鋪、京同仁堂和記、天津同仁堂制藥廠等名稱開展藥品經營活動。天津同仁堂的企業(yè)名稱、字號和商標等均系合法取得,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毋庸置疑。
事實上,除了北京同仁堂和天津同仁堂之外,市場上還有一家南京同仁堂,那么三家同仁堂中誰是李逵,誰是李鬼呢?
從公開資料來看,北京同仁堂無疑是同仁堂主脈,而天津同仁堂和南京同仁堂更像是一定時期下同仁堂開枝散葉的結果。
1753年,北京同仁堂失火,幾乎燒掉了一半資產。而為了保證供奉御藥延續(xù)發(fā)展,同仁堂選擇招外人入股,天津張家也由此開始介入同仁堂的經營業(yè)務。
在張益堂接手同仁堂后,同仁堂老字號得以再次重生。然而在樂、張兩家合作9年之后,樂平泉要求收回同仁堂股權獨家經營,經過協(xié)商后張益堂回到天津另立門戶,開始經營“張家藥鋪”,作為北京同仁堂在天津的代理商。
但在1852年,張益堂未經樂家許可將“張家老藥鋪”更名為“天津同仁堂”,引起樂家不滿,隨后北京同仁堂起訴天津同仁堂侵權。天津同仁堂敗訴,被判決不能賣北京同仁堂的藥品,也不允許其使用北京同仁堂的商標,但允許其使用“天津同仁堂合記”的名稱。
而南京同仁堂的由來則簡單得多,簡單來說南京同仁堂最初是北京同仁堂在南京開的分號,但由于新中國的成立,各地陸續(xù)實行公私合營,所以南京同仁堂在時代的改革中逐漸獨立出來,與北京同仁堂再無瓜葛。
所以,現(xiàn)在“同仁堂”是北京同仁堂的注冊商標;而南京同仁堂和天津同仁堂只是字號,據(jù)天眼查APP顯示,現(xiàn)在其注冊商標分別為“樂家老鋪”和“太陽”。不過,三家都在2006年入選商務部認定的首批“中華老字號”。
從上述分析來看,三家同仁堂之間的商標糾紛絕非一句簡單的正版或盜版所能概括,在當下北京同仁堂和天津同仁堂的商標糾紛案尚未得出結果之前,向善財經對于同仁堂的商標歸屬問題不予置評。
二是對外,同仁堂有一副享譽全國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下聯(lián)是: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兩句聯(lián)語本是同仁堂第二代傳人樂鳳鳴,在其編撰的《樂氏世代祖?zhèn)魍枭⒏嗟は铝吓浞健分辛粝碌挠枟l,同仁堂各代均嚴格遵循,因此稱得上是歷代同仁堂人的制藥原則和精神信條,同時也是同仁堂老字號能夠傳承百年的重要原因。
但遺憾的是,現(xiàn)在無論是北京同仁堂還是天津、南京同仁堂近年來似乎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同仁堂的這一祖訓。
如北京同仁堂,曾在2016年連續(xù)6次登上藥品質量安全黑榜,其中包括2016年10月淄博市食藥局公布的北京同仁堂淄博藥店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劣藥……
而最令人震驚的還屬2018年12月15日,江蘇廣電總臺城市頻道 “南京零距離 ” 欄目在新浪微博發(fā)布視頻,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商將大量過期、臨期的蜂蜜回收。企業(yè)宣稱是 “ 退給蜂農養(yǎng)蜜蜂 ”,但視頻曝出,回收后的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原料庫。此外,同仁堂蜂蜜還存在更改生產日期的問題。
隨后,北京同仁堂蜂業(yè)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fā)布致歉聲明,稱自身存在監(jiān)管不力和嚴重失察的責任,已通知鹽城金蜂在調查期間暫停其受托加工生產活動。
2019 年 2 月,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市場監(jiān)管局、北京市大興區(qū)食藥監(jiān)局同日公布行政處罰結果,證實同仁堂蜂業(yè)存在用回收蜂蜜作為原料生產蜂蜜、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行為,對其罰款超過 1400 萬元,沒收 3300 瓶蜂蜜等。
當然,南京同仁堂和天津同仁堂也并不“干凈”。今年一月,有市民購買了一款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保健品有限公司的燕窩膠原蛋白鈦飲,產品外包裝上標注的蛋白質含量7.6g/100ml。
但經市場監(jiān)管局委托檢測后發(fā)現(xiàn),產品的蛋白質含量僅為2.5g/100ml,不符合GB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中蛋白質允許誤差范圍≥80%標示值的規(guī)定。對此,雨花臺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給予行政處罰。
而天津同仁堂則是深陷藥品廣告違規(guī)的泥潭,在2010年—2020年期間,天津同仁堂多次因違規(guī)宣傳藥品療效而被各地食藥監(jiān)局通報批評。尤其在2020年7月,天津同仁堂生產的元胡止痛片(批號:JP24001)檢驗結果不符合相關規(guī)定,被天津市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
而對此,天津同仁堂卻表示,“上述處罰不屬于重大違法違規(guī)”。用于治病救人的藥品被檢驗出不合格,但藥企卻回應得如此輕描淡寫,更何況天津同仁堂還是百年老字號,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百年同仁堂,尚能飯否?
如果說上述分析更多是集中在同仁堂的內部關系和產品質量層面,那么從業(yè)務發(fā)展來看,同仁堂們又面臨著哪些挑戰(zhàn)或機遇呢?
據(jù)向善財經觀察,三家同仁堂的發(fā)展路線似乎各有不同。一、北京同仁堂的實力最強,旗下?lián)碛腥疑鲜泄荆谫Y本市場上與云南白藥、片仔癀、以及東阿阿膠并稱為“中藥四虎”。
不過相比之下,同仁堂雖然名氣大,但卻似乎沒有太多能拿得出手的專利核心產品。據(jù)2021年財報顯示,同仁堂的治療領域主要包括心腦血管類、補益類、清熱類、婦科類和其他業(yè)務收入。 而其中占同仁堂營收前五名的主要品種為安宮牛黃系列、同仁牛黃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絡系列、六味地黃系列、金匱腎氣系列。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仁堂的五大產品系列多無藥品專利。而無論是片仔癀還是云南白藥都擁有著“國家絕密級保密配方”認證的中藥方劑,甚至連市值不如同仁堂的東阿阿膠也同樣有著強勢的核心大單品和豐富的驢皮資源。
所以,在同類藥品市場競爭中,同仁堂的核心優(yōu)勢在于“百年老字號”帶來的品牌優(yōu)勢,而沒有太多的技術專利產品壁壘。或許正因如此,北京同仁堂的銷售和管理費用一直以來在A股中藥上市公司中都極為突出,甚至在2021年,同仁堂的這兩項費用是“中藥茅”片仔癀的4倍有余。
二、南京同仁堂最大的優(yōu)勢是品牌相對獨立,不受同仁堂的商標糾紛影響。但或許正是這份“商標自由”,讓南京同仁堂走上了“南極人”的貼牌道路。
去年10月份,中國網財經的一篇“南京同仁堂被指‘萬物皆可貼牌’:子公司貼牌授權泛濫 多款產品遭虛假宣傳投訴”的文章,讓同仁堂品牌走上了公眾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實上,貼牌授權確實是“掙快錢”的捷徑,但貼牌帶來的產品層面的魚龍混雜,損害的卻是南京同仁堂真正的立足根本。畢竟,消費者的信任是有限度的。當多數(shù)消費者不再認可“同仁堂”這一品牌時,南京同仁堂的貼牌模式也將迎來終章……
三、拋開商標糾紛不談,天津同仁堂和北京同仁堂的業(yè)務發(fā)展路徑頗為相似。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近三年來天津同仁堂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腎炎康復片、血府逐瘀膠囊和脈管復康片這三個品種,且占比相對穩(wěn)定。其中,前兩者合計收入占比在75%左右。
但和北京同仁堂缺乏專利核心壁壘一樣,天津同仁堂的核心產品腎炎康復片(1999年-2013年)、脈管復康片(2004年-2018年)雖然曾被評為中藥二級保護品種,但現(xiàn)在均已過期。
從上述分析不難看出,三家同仁堂的發(fā)展邏輯似乎都離不開“同仁堂”百年老字號的品牌聲勢。而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其看重的也是“同仁堂”這塊廣泛意義上的金字招牌,而非具體的北京同仁堂或天津同仁堂品牌等等。
所以,在商標糾紛審理結果出來之前,三家共享著部分“同仁堂”的品牌權益,屬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天津和南京同仁堂們卻先后被曝出藥品質量安全不達標、違規(guī)宣傳和貼牌授權等一系列產品問題,這不免給人一種“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的意味。
要知道,即便是同仁堂積累下的品牌紅利足夠深厚,但沒有產品品質和市場口碑的持續(xù)積累,百年老字號也將面臨著坐吃山空、品牌透支的下場,天津狗不理包子正是前車之鑒。
事實上,近年來肆虐的疫情已經讓不少消費者重新認識到了中草藥的價值。畢竟2020年的板藍根,以及去年的連花清瘟遭瘋搶的情形至今仍歷歷在目。所以在新冠肺炎特效藥尚未出現(xiàn)之前,能夠“治未病”、調節(jié)人體免疫力的中藥板塊蘊藏著不錯的市場增長前景。
只是,同仁堂們如何走出老字號的品牌舒適區(qū),用實打實的研發(fā)投入和產品優(yōu)勢抓住這一特殊時期的“中藥紅利”,這一切或將由時間來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