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鄧石如的書法特點藝術特征
2、《集字字帖系列·鄧石如篆書集字對聯》(鄭曉華
3、字帖 | 鄧石如篆書《八闥冊》高清欣賞
4、小篆入門選什么字帖?
5、鄧石如的書法解讀:
6、《鄧石如篆書集字對聯 集字字帖系列 馬亞楠 適
鄧石如的書法特點
鄧石如,初名琰,字石如,號頑伯,安徽懷寧人。終生布衣,以鬻書刻印自給。一生精研書法篆刻,而以篆書的成就為最高,有開創性的貢獻。篆書以《石鼓文》、《泰山刻石》、《嶧山碑》、《開母石闕》為法,并融合漢碑額婉轉飄動的意趣,字形方圓互用,姿態新穎,筆力深雄,婀娜多姿,體勢大度,用筆靈活而富于變化,骨力堅韌,一掃當時呆板纖弱、單調雷同的積習。又篆從隸入,隸從篆出,自成一家風范。清代以后篆書家無不受到他的影響,可以說,二百多年篆書藝術風格的豐富多彩,大家輩出,這輝煌的景象實有鄧石如為其開端。
書于嘉慶元年以后的 《鄧石如篆書冊》,筆力遒練,骨力如棉裹鐵,體勢沉著,運筆如蠶吐絲,尤其是融入了以隸筆作篆的意味,可視為鄧石如傳世墨跡中的代表之作。在臨習此帖要仔細觀察和深入體會其用筆多變的筆法特征。就起收而言,既有逆起駐收,內斂含蓄,也有逆入平出,輕松流暢。其弧畫的行筆,或用提轉之法以見圓暢,或用頓折之法,以見方勁。這些在用筆方面的微妙變化,都是要臨到位的`,切不可在臨習時一帶而過大而化之的。一定要做的孫過庭所言的“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痹诮Y字方面,《鄧石如篆書冊》是在努力追求均勻的布白方法,因而使得每個篆字都顯得平穩而安詳,但在空白處,則垂腳曳尾,從而形成疏宕與堅實,空靈與豐厚的對立統一。在處理好均勻和疏密布白的同時,還要充分注意線條的平行、對稱、相抱以及相背的關系。此外,要臨好鄧石如的這本篆書字帖,線條的參差變化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小篆線條之間的參差安排,往往是制造生動的關鍵所在。清人王澍云:“篆書有三要:一曰圓,二曰瘦,三曰參差。圓乃勁,瘦乃腴,參差乃整齊。三者失其一,奴書耳!”這應該是我們書寫小篆時要牢記的。
鄧石如的作品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句出蘇軾《后赤壁賦》,是鄧石如的代表作之一。藝術構思最忌平均呆板,他在書法理論上曾提出的“字劃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的美學觀念,這方印可以說是這種觀念的生動體現?!傲鳌唷倍址睂懺銎涿芏?,以密襯疏?!敖弊峙c“岸、千、尺”三字相呼應,筆勢開張,大片寬地又正好與“斷”字相呼應,加上流、有、聲”之繁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的用刀既不同于皖派,也不同于浙派,而是使刀如筆,宛轉流暢,刻出了他剛健婀娜的風格。
“我書意造本無法”一印,在細白文刻法上,可說前無古人,戛戛獨造他把宋元圓朱文的刻法,發展到這種細白文的刻法,印中文字的方圓曲折,完全視印之形式隨機搭配而出,而這種白文的線條,最能體現出他書法的筆情墨趣和以刀當筆的金石風味。
“淫讀古文,日聞異言”,風格同上印,雖然刀法上不及上印挺勁,但章法上卻是苦心經營。全印八個字分三行,疏其中行而密其左右,是這方印的特色。
“家在四靈山水間”全印七字,一如其書。此印的章法正好與上印相反中間密而左右兩邊疏,緊密處不使人感到窒息,疏處則綽綽有余。繪畫大師黃賓虹受此影響,在他畫論中也有“疏可走馬,密可透風”的說法。
“靈石山長”、“春涯”二印,對角疏密呼應,朱白相映,全印筆酣墨飽,充滿著圓渾、樸茂之感。一方印往往有一個基調,相比下來,“春涯”加欄的白文印,由于轉折間略見的功力。藝術大師豐子愷曾說,篆刻藝術是“經營于方寸之內,而賞鑒乎毫發之細,審其疏密,辨其妍媸”。所以“書畫同源,而書實深于畫,金石又深于書”。因此,“非有精微之藝術修養,不足與語也”。這些精辟的見解對我們理鄧石如的藝術當有很深的意義。
鄧石如的簡介
鄧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又名頑伯,號完白山人,又號完白、古浣子、游笈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等,安徽懷寧人。有人把他歸為皖派,更多的人因為推崇他在篆刻史上杰出的貢獻,而尊為“鄧派”。
鄧石如幼年時家境貧寒,一生社會地位低下,他自已說:“我少時末嘗讀書,艱危困苦,無所不嘗,年十三四,心竊竊喜書,年二十,祖父攜至壽州,便已能訓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識字人相待?!边@樣一位讀書不多的“一介布衣”,成長為偉大的藝術家,全靠艱定不移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和刻苦的鍛煉。他十七歲后,就開始以書刻自給。三十歲后,通過友人介紹,陸續認識了南京梅繆 三兄弟等友人,遍觀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總要臨摹百遍以上,為此起早貪黑,朝夕不輟為以后的篆刻藝術打下了扎實的書法基礎。所以,當時人評他的四體書法為清代第一人。
《 集字字帖系列·鄧石如篆書集字對聯》
從臨摹到創作 以創作帶基礎
作者:鄭曉華?馬亞楠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6月
鄧石如為清代碑學書家巨擘,擅長四體書,其書法藝術是我國書法史上一座杰出的豐碑。其篆書初學李斯、李陽冰,后學《禪國山碑》、《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識、漢碑額等。他的篆書縱橫捭闔,字體微方,接近秦漢瓦當和漢碑額。
鄧石如《四體書冊之篆書八闥冊》無錫博物館藏。此件《八闥冊》無年款,從篆書的書寫風格判斷,屬于他的中晚期作品。
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① 篆書字帖:
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一般是先選擇練習線條圓潤的小篆打下基礎之后再練習渾厚的大篆。
小篆字帖有《泰山刻石》、《瑯琊刻石》、《鄧石如篆書》等等
大篆字帖有《毛公鼎》、《散氏盤》、《石鼓文》等等
自魏晉以降,篆書一體逐漸走向了沉寂,擅長篆書的書家,已如晨星。直至清代,伴隨著金石學、考據學的興起,才迎來了篆書復興昌盛的春天。乾嘉年間鄧石如出,徹底打破了篆書低迷的僵局,開辟了新的生面。鄧石如改變了過去幾百年的作篆方法,充分運用毛筆的特長來表現篆書的筆意,使書寫上的提按、起筆收筆的筆觸意態更加富于變化,在結構上也打破了過去那種陳陳相因的固定模式,影響所及,蔚為風氣。
鄧石如,初名琰,字石如,號頑伯,安徽懷寧人。終生布衣,以鬻書刻印自給。一生精研書法篆刻,而以篆書的成就為最高,有開創性的貢獻。篆書以《石鼓文》、《泰山刻石》、《嶧山碑》、《開母石闕》為法,并融合漢碑額婉轉飄動的意趣,字形方圓互用,姿態新穎,筆力深雄,婀娜多姿,體勢大度,用筆靈活而富于變化,骨力堅韌,一掃當時呆板纖弱、單調雷同的積習。又篆從隸入,隸從篆出,自成一家風范。清代以后篆書家無不受到他的影響,可以說,二百多年篆書藝術風格的豐富多彩,大家輩出,這輝煌的景象實有鄧石如為其開端。
書于嘉慶元年以后的 《鄧石如篆書冊》,筆力遒練,骨力如棉裹鐵,體勢沉著,運筆如蠶吐絲,尤其是融入了以隸筆作篆的意味,可視為鄧石如傳世墨跡中的代表之作。在臨習此帖要仔細觀察和深入體會其用筆多變的筆法特征。就起收而言,既有逆起駐收,內斂含蓄,也有逆入平出,輕松流暢。其弧畫的行筆,或用提轉之法以見圓暢,或用頓折之法,以見方勁。這些在用筆方面的微妙變化,都是要臨到位的,切不可在臨習時一帶而過大而化之的。一定要做的孫過庭所言的“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痹诮Y字方面,《鄧石如篆書冊》是在努力追求均勻的布白方法,因而使得每個篆字都顯得平穩而安詳,但在空白處,則垂腳曳尾,從而形成疏宕與堅實,空靈與豐厚的對立統一。在處理好均勻和疏密布白的同時,還要充分注意線條的平行、對稱、相抱以及相背的關系。此外,要臨好鄧石如的這本篆書字帖,線條的參差變化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小篆線條之間的參差安排,往往是制造生動的關鍵所在。清人王澍云:“篆書有三要:一曰圓,二曰瘦,三曰參差。圓乃勁,瘦乃腴,參差乃整齊。三者失其一,奴書耳!”這應該是我們書寫小篆時要牢記的。
《鄧石如篆書集字對聯》 集字字帖系列?
馬亞楠
適合已有臨帖基礎 尚缺創作經驗的讀者使用 書法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