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又稱楹聯,俗稱對子,它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學形式,體現了我國人民獨特的生活情趣。對聯對仗工巧,音調和諧,內涵豐富,為社會各階層所喜聞樂見。
它始于五代十國,興盛于明清兩代,發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可以算是我國最早的對聯了。 對聯起源于我國古典詩詞,源頭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的對偶句。商周兩漢的對偶句及魏晉南北朝辭賦中的駢儷句,為后來對聯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盛唐以后,律詩、律賦的結構已臻于盡善盡美,對偶句已經成為詩文的組成部分,并且其獨立性也在逐漸加強。
對聯就是由格律詩中的對偶句和駢賦中的儷句發展而來的。
明清兩代,對聯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類對聯都得到廣泛的應用。
自明朝起,由于皇帝垂青,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吟詩作對蔚然成風。
加之康乾二帝的推崇,一時楹壇高手云集,揮毫潑墨,各式名聯異彩紛呈。
上聯:魚缸不養死魚
下聯:花盆勿種枯草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楹聯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辭方式。
對偶句
對偶是將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兩個詞組或句子成對地排列起來的修辭法。
對偶句是由對偶組成的句子。
對偶的句式看起來整齊美觀,讀起來節奏鏗鏘,便於記誦。
中國傳統文化的對聯,很多就是很好的對偶。
嚴式對偶的要求極嚴,上下兩句對應的位置要詞性相同、聲調平仄相對、不能有相同的字。
如 青山橫北郭,白水遶東城。 《送友人》李白
在嚴式的對偶中,上下句雙數的字 (第二、四、六......字) 平仄須不同 (平仄相對)。
如: 青 山 橫 北 郭
平 仄
白 水 遶 東 城
仄 平
「山」對「水」是「平對仄」;「北」對「東」是「仄對平」。
寬式對偶只要達到上述部份要求便可。
如 生則天下歌,死則天下哭。 《荀子.解蔽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