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黨員干部沖在前!人人都是戰斗員!防控疫情是當前頭等大事!在我們團結的力量中。讓我們心連心,和武漢的同胞們,和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先鋒們,一起加油!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要做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最關鍵的就是要補齊基層防控工作短板和薄弱環節,將防護知識宣講到每一家每一人,深受群眾詬病的官話、套話、大話,肯定不行,而接地氣的“疫情防控順口溜”,自然深受群眾歡迎,也能很好地搭建起宣傳的橋梁。
【什么是飛沫傳播?】
飛沫:一般認為直徑>5um的含水顆粒
飛沫可以通過一定的距離(一般為1米)進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于飛沫顆粒較大,不會長期懸浮在空氣中。
呼吸飛沫的產生:
(1)咳嗽、打噴嚏或說話
(2)實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支氣管鏡檢查,氣管插管或是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過程中和心肺復蘇等 ;
通過飛沫傳播的病原體:
流感病毒、SARS冠狀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支原體、A組鏈球菌和腦膜炎雙球菌(奈瑟菌)等。
【什么是空氣傳播?】
即氣溶膠傳播。可通過空氣傳播的顆粒:一般認為直徑<5um,能在長時間遠距離散播后仍有傳染性的顆粒。通過空氣傳播的病原體也可以經接觸傳播。經空氣傳播的病原體有:
專一的空氣傳播:結核桿菌、曲菌
經多種途徑,但以空氣傳播為主:麻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通常經其他途徑,但在特殊情況下(如產生氣溶膠的操作—氣管插管/切開、開放性氣道吸引)通過空氣傳播:天花病毒、SARS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和諾如病毒等。
【什么是接觸傳播?】
直接接觸:病原體通過粘膜或皮膚的直接接觸傳播
血液或帶血體液經粘膜或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主要見于病毒的傳播)
直接接觸含某種病原體的分泌物引起傳播,如疥瘡間接接觸:傳染性病原體通過污染的物體或人的傳播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多通過間接接觸傳播: www.
MRSA(耐苯唑/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VRE(耐萬古霉素的腸球菌)
C.difficile(艱難梭菌)
【什么是可疑暴露者?】
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陽性的野生動物、物品和環境,且暴露時未釆取有效防護的加工、售賣、搬運、配送或管理等人員。
【什么是密切接觸者?】
與病例(觀察和確診病例)發病后有如下接觸情形之一者:
(1)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采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
(4)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離接觸人員;
(5)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后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為什么要對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14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 潛伏期平均在 7 天左右,短的在 2~3天,長的 10~12 天。
目前對密切接觸者采取較為嚴格的醫學觀察等預防性公共衛生措施十分必要,這是一種對公眾健康安全負責任的態度,也是國際社會通行的做法。參考其他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潛伏期、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相關信息和當前防控實際,將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定為14天,并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
【為何要對聚會說“不”?】
因為在聚會的準備和食用過程中,都會有很多人參與,形成親朋好友的人為集聚,為疾病流行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備餐和聚餐過程中,人群相互之間都是密切接觸者,咳嗽、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可直接傳播給整個聚會人群,極易造成疾病傳播。
因此,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大家盡量不要聚餐,并規勸他人也不要聚餐。如不可避免,請飯前及時洗手,避免與出現咳嗽、發熱等癥狀的人員同桌就餐,盡量實行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
【如果外出采購需要注意什么?】
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盡量不去人員密集場所,盡量減少集體活動,外出務必戴口罩,回家務必先洗手。
如果必須到生鮮市場采購,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市場里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