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燦燈、喜洋洋——淺談壽寧犀溪元宵節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南方地方的元宵節民間習俗尤為豐富,如湖南、福建廣東等地都有各自特色的元宵習俗。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壽寧犀溪元宵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起源
壽寧縣犀溪鄉位于福建西北部,素有“甌北西南屏,萬仞第一溪”之稱,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后,當地居民會挑選各式各樣的燈籠,搭建在犀溪大橋上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犀溪元宵節。
據傳,壽寧犀溪元宵節的源頭可追溯到清朝嘉慶年間,當時犀溪上下游的居民共同搭建燈籠、互相祝福,并劃龍舟競渡慶祝元宵節。這一傳統流傳至今,成為了犀溪鄉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
二、燈籠
犀溪元宵節最具特色的自然是燈籠了。當地的燈籠以舊衣物、竹篾和紅燈籠為主要材料,造型形式則多種多樣,有椰子樹、陶瓷瓶、玉米、土豆、齒輪等各式各樣的造型。這些燈籠掛在犀溪大橋上,五彩斑斕,燈火輝煌,連成一線,別有一番美景。
三、廟會
除了燈籠外,犀溪元宵節還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廟會,即“認火場”。
“認火場”,源于壽寧縣南陽鄉盤山村的民間傳說。相傳,明朝末年,東林黨人余觀主在這里避世隱居,后被神仙點化成為記憶終身的生命傳承人,制定了“認火生日、大會聚義”的規定,認定每年正月十五為“盤山節”,后改為今天的“犀溪元宵節”。廟會上有各種游戲活動,比如踢毽子、飄紅旗、抬閣樓、拔河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看和參加。
最后的總結
每年的犀溪元宵節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觀賞,成為了壽寧犀溪鄉的一道閃亮風景線。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份瑰寶,讓我們一起去發掘更多的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它在世界文化的大熔爐中獨樹一幟,輝煌燦爛。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