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舒展心扉的古詩
人生中充滿了離別和相聚,有時候只是短暫的離別,卻能讓人心如刀割;有時候是長時間的別離,卻能讓人漸行漸遠。然而,人們一旦相逢,便會感覺到那種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驚喜,這種內心的熱情與期待,早已被許多古詩所表達。
“斷腸人在天涯!”
在唐詩中,“離別居多,短歌行不絕于耳”。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莫過于李白的《長相思》:“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边@首詩的主人公,是面對不得已的情況,被迫與摯愛遠行,以至于在離別的瞬間,心似乎被狠狠地切開了。而在詩尾,李白不忘互相勉勵,鼓勵彼此莫忘相思:“相思一夜梅花發,想君兩地音書斷?!边@無疑是一種難得的舒緩情感的方法,通過文字傳遞出內心的痛苦,又在詩句中給予自己、給予對方希望,從而使讀者產生一種釋懷坦然的感覺。
“不凍于天地,不崩于風雨?!?/h2>
李清照的《如夢令》曾經是許多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痛處:“常記溪亭日暮,喚作東籬試畫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同樣的,這首詩也是李清照面對離別情感的抒發,但她的詩卻沒有任何讓人心寒的痛苦味道。相反的,她在詩中傳遞了一種寧靜的感覺,似乎即使與摯愛相離,也能保持內心的純潔和安穩。這種內心的平衡和堅定,恰好也反映了詩人本身的品性和氣質,也使得這首詩成為了許多人遂心、釋放心情的良藥。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h2>
最近幾年里,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也因為被谷歌誤認為超過一萬字,而莫名其妙地成為了“億萬級讀物”,引起了全社會的爭議。但不得不說,這首詩確實是一首難得的、令人感覺寬慰的“離別詩”。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人們分離的頻率越來越高,即使是常年相處的親人朋友,也難以保持天天在一起的狀態。王之渙的詩,正是以人類對自然萬物的關注為基礎,傳遞出了當人不在世界上時的無助和擔憂,而詩人的內心卻因為外界的聲響而平靜了下來。這種內心的安寧,恰好也是許多人在遠離親人朋友時所需要的,所以這首詩也能成為一種心理治療的方式和幫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h2>
要說到的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在中國傳統習俗中,元夕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而在這首詩中,辛棄疾則是以離別為主線,穿插元夕佳節的元素,表現出了自己的憂傷和孤獨。但是,辛棄疾的詩卻不僅僅令人感到悲傷。在他的音容笑貌、健康、家庭、生命等多個方面,辛棄疾都受到了困擾,而詩人在最后毫不顧慮地承認自己的虛弱和脆弱。這種正視自己的態度,恰己是一種釋懷坦然的方式,也是承認自己所受磨難和人生過程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讓人釋懷坦然的古詩,都源自于詩人對于人情世態的真實感受,詩人們通過文字,傳遞出了自己內心最深的痛楚、希望、歡樂和感悟。當我們讀到這些古詩,不僅能感知古人對生活瑣事的熱愛和認真,也能看到歷史文化的真實感受,更重要的是,這些詩歌可以幫助我們循著古詩的思路,去追尋人生的方向和內心的坦然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