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都江堰
2022-09-08 14:39
·四川
0
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氣濃,緣云擬住最高峰,
掃除白發黃精在,君看他時冰雪容。
——杜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為道教名山,
青城山景區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
碑刻、石雕、楹聯更是稱絕,
跟著水靈妹的腳步,一同來了解下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青城楹聯
青城山美的不僅僅是其優美景色,
更美的是它蘊含著優秀的傳統道家思想,
若你細心觀察,
便能發現其中數之不盡的青城楹聯,
為你揭示百般至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建福宮內青城最長聯▲
上清宮
在上清宮左右兩邊有兩副對聯,一副“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意為青城山的一草一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氣的沾染,自古青城山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另一副“上德無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是馮玉祥的手筆,是老子《道德經》中原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然圖畫
匾額題“天然圖畫”四字,坊上有聯云“溪壑奔騰,百川東去通千派;云霞縹緲,萬里西來第一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師洞
“三清大殿”為天師洞主殿,殿前有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師洞大山門前也有聯:“勝地冠兩川,放眼岷峨千派繞; 大名尊五岳,驚心風雨百靈朝?!?/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老君閣
老君閣共有9處對聯,每處都韻味悠長,下為甄選的其中兩處:“寡欲清心求道統,無為自在嗣全真”、“絕頂向元玄,南去銀濤千里沒;靈峰觀眾妙,東傾翠浪一欄收?!?/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建福宮
殿堂板壁刻有張三豐祖師的詩。在后殿的楹柱上掛著一副長聯,這就是著名的青城山長聯。該聯由四川通江人李善濟于清宣統二年(1910年)所撰,全聯共394字。上聯描繪青城山“縱橫八百里輿圖”景色,于繪景中抒情;下聯以“上下四千年文物”為中心,于詠史中寄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有數之不盡的楹聯在青城山中,水靈妹就不一一例舉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留言處討論喲~
青城石雕
青城山周圍你能看見樣式獨特的石雕,
為什么會有這些石雕出現,
那是因為青城山出產優良石材,
故道教歷來重視石刻造像,
青城山的宮觀,多用雕工精美的石柱、石坊、石礎,
上刻飛禽走獸及仙家人物,栩栩如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月城湖不僅風景秀美,其實岸邊還有精美的石塑雕刻等著你發掘,雖已飽經歲月洗禮,還是不難看出其中一筆一畫所勾勒出的精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每一景致處,都會有石頭雕刻的人像或獸像,他們栩栩如生,靈動可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坐索道上行,往下望去,便可以看見刻在山間峭壁上的仙人雕刻,傳說正因為有各路神仙的守護,青城才得以風調雨順,綠水長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每一面雕刻都記錄著一個故事,如果你足夠耐心,也許到了青城山,你的收獲就不只是登頂青城山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精美的石雕是古代工匠藝術修養的結晶, 那栩栩如生的人物、憨態可掬的走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雕刻中的“瓊樓玉宇”,他們正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師洞殿前殿內有栩栩如生的石雕,每一塊石雕的雕刻都十分精美,它們都是青城歷史的見證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師洞三清大殿長廊欄桿的石柱頂端刻有“天籟嬰靈”,讓人在飽覽風景的同時驚嘆古人的智慧與工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人把這組人物石雕說成是道士嘲笑和尚,但細看就會發現:小石像雖是光頭,卻無結疤,有的還有“毛根兒”,或者天靈蓋凹陷未長平,又都穿“衩衩褲”,顯然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嬰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青城碑刻
摩崖石刻氣勢恢宏,
為青城山增添了濃厚的人文內涵,
一筆一畫勾勒于巖壁之上,
歷史的氣息撲面而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出上清宮,觀日亭右側沿著青石階行走,便是“摩崖石刻”古跡。摩崖巖刻“天然圣跡”、“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石刻宏偉壯觀,氣勢恢宏,為秀美的青城山增添了濃厚的人文內涵,愛好書法的你,一定要去看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青城山的“降魔石”、“洗心池”被認為是當時斗法的遺跡。據說,張陵驅魔之后的青城山,從此山明水秀了起來。隨后,張陵會三界萬神于黃帝壇下,設立二十四個教區,弘揚道法,后來羽化登仙于此。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進入山門,拾階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流水潺潺,在那石壁之上,有一處題字,名為“云根”,意為深山云起之處,青城山秋冬之季易生霧氣,遠處看似入縹緲仙境,故有此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山中還能看見“云居”、“云巢”題刻,三題刻均為1940年前后由林森題。
天師洞周遭石壁、木板墻上鑲有鐫刻,上刻黃炎培、謝無量、吳稚暉等人的詩文,韻律萬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古時的青城山稱為丈人山,而今,在天師洞后門的石刻上,我們仍可以誦讀到杜甫先生“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丈人山》詠贊。若再細心點,便能尋獲到“秀絕人寰”題刻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大千先生也曾三登青城,還在上清宮文武殿一住四年多, 為鴛鴦井、麻姑池、天師池三處神話景點留字題詞, 青城美景不斷激發張大千的靈感,他把山水草木融入畫作之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此完成《青城山十景》、《花蕊夫人像》,
《青城山全圖》,《青城全景墨筆山水》
《長江萬里圖》等作品一千余幅,
還自刻了“青城客”,“上清寄居”兩方圖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下面就讓我們一覽張大千先生在青城山所留的作品吧!
張三豐畫像碑刻
大千筆下的 張三豐 目光炯炯,身著衲衣斗篷,腳著芒鞋,腰間掛一葫蘆、一柄扇,兩眼注視其左手掌心中的一粒丹丸。線描柔中見剛,畫法以形寫神,寥寥數筆就把三豐那種 仙人的風度神韻 刻畫得淋漓盡致,可謂筆簡意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麻姑獻壽》畫像碑刻
麻姑是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是長壽的象征。張大千畫出來的麻姑仙女容貌秀麗,舉止端莊,懷抱似盛滿佳釀的玉缸,舉步輕盈,為王母獻壽。大千心手相映,落筆大膽,線條流暢,畫出來的麻姑仙女栩栩如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母蟠桃》畫像碑刻
王母即西王母,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之祖師。大千先生把傳說中的王母刻畫得高雅恬靜。她造型優美,手捧仙桃,神態惟妙惟肖,韻味無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花蕊夫人》畫像碑刻
此碑立于上清宮文武殿。張大千所繪的 花蕊夫人,端莊嫻靜,亭亭玉立,右手拈折枝芙蓉花,與其“花蕊”名相呼應,為大千先生的得意之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青城山壁畫
位于天師洞三清殿背后,
則是這一幅《青城全圖》,
作者是青城散人陳笑涂,
作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
作者將當時灌縣城區和青城山的主要建筑、河流,
進行了完整描繪,值得考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據每日都江堰▲
青城山上每一處碑刻、
石雕、楹聯都透露著它的靈氣與道意,
只要你細心去發現,定會收獲眾多驚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聽說 都在看】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臺“網易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