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夏夜追涼》宋代: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釋義:
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么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墒牵@并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2、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
《點絳唇·小院新涼》清代:納蘭性德
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西風惡,夕陽吹角,一陣槐花落。
釋義:
天色已晚,小院里忽然添了幾分寒意,便覺得此時衣裳有些單薄了。一個人獨飲悶酒,對著自己的影子對飲長歌。
我懷念在蕭寺中惺惺相惜的友人是否衣縷單薄,不抵風寒呢。西風勁吹夕陽,隨著晚風,天氣轉寒,自是那槐花也承受不起這寒風,蕭蕭索索,落了一陣。
3、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鄂州南樓書事》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釋義:
站在南樓上靠著欄桿向四周遠望,只見山色和水色連接在一起,遼闊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飄來陣陣香氣。清風明月沒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風從南面吹來,使人感到一片涼爽和愜意。
4、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出自元代白樸的《天凈沙·夏》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釋義:
云銷雨霽,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瀾,遠處高樓顯得比平時更高了,水讓人感覺到比平時更涼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顯得比平時更甜了,綠樹的樹陰一直遮到屋檐。紗帳中的藤席上,芳齡女孩身著輕絹夏衣,手執羅扇,靜靜地享受著宜人的夏日時光。
5、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
《新涼》宋代:徐璣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
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
釋義:
一望無際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齊的稻子如刀削一般。清晨的陽光穿過樹葉,投影在地上,晨霧在樹間繚繞。黃鶯也喜歡早晨的清涼時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歡快的啼鳴。
1、松岡避暑,茅檐避雨,閑去閑來幾度?——《鵲橋仙·己酉山行書所見》辛棄疾
釋義:在松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風雨,如此來來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2、晴云輕漾,熏風無浪,開樽避暑爭相向。——《西湖雜詠·夏》薛昂夫
釋義:西湖的夏日天空白云萬里,微風輕輕的吹拂,是人們喝酒避暑爭著去的好地方
3、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断钤姟钒拙右?/p>
釋義:獨坐院中,平心靜氣,涼意頓生,迎著臨窗的習習清風而怡然自得。
4、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断娜丈街小防畎?/p>
釋義:酷暑逼人,我懶得搖扇,干脆脫了衣服和帽子,一絲不掛地在山林中。
5、槿花開畏日長,時搖輕扇倚繩床?!侗苁罴{涼》錢起
釋義:夏日的園中,花香襲人,躺在繩床上一邊閉目遐思,一邊輕輕搖著蒲扇,日子因悠閑而變得清涼自在。
6、避暑臨溪坐,何妨直釣魚。——《避暑二首》徐凝
釋義:坐在溪邊,溪水潺潺,一邊避暑一邊釣魚真舒服。
7、避暑長林下,寒蟬又有聲?!侗苁疃住沸炷?/p>
釋義:坐在茂密的樹木下避暑,愜意地聽著知了的叫聲。
8、幽曠無煩暑,恬和不可量?!渡勘苁睢穱谰S
釋義:幽靜的野曠沒有讓人心煩的暑氣,帶給人的安靜平和是沒有辦法估量的。
9、寺涼高樹合,臥石綠陰中?!锻掎佳a闕慈恩寺避暑》盧綸
釋義:慈恩寺隱藏在群林高樹之下,在炎熱的夏天,散發出誘人的清涼,我在此正舒適的躺在綠蔭覆蓋的石條上,逍遙自在。
10、愿尋五百仙人去,一世清涼住雪山?!段氖庠罕苁睢防钊河?/p>
釋義:我愿意去找五百年前的仙人,跟著他們住在世代清涼的雪山里。
1.南宋 楊萬里《桑茶坑道中》
睛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塔水滿溪,童子柳蔭眠正著,一牛吃過柳蔭西。
2.中唐 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莫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南宋 楊萬里《暑熱游荷在池上》
細草搖頭匆忙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4.南宋 陸游 《橋南納涼》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塘自在香。
5.唐 白居易《消暑》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古人沒有風扇空調,炎炎夏日,或棲于樹蔭下,或倚靠在水畔亭旁,避暑的方式完全是自然的。古人感懷于大自然賦予自己的清涼世界,于是,便有許多膾炙人口的避暑佳作流傳下來。今天,我們捧讀這些詩作,仍能感受到當年的詩人消夏之樂趣,不知不覺間,仿佛與詩人一塊走進清涼的世界,心頭不禁泛起絲絲涼意。今天,我們翻閱這些詩作,特別是在炎炎夏日,品讀古人的納涼詩句,其實就是在乘古詩的涼意,消自身的暑氣。
這句連用“攜”、“來”、“追”三個動詞,把詩人攜杖出戶后的動作,分出層次加以表現。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傳達出詩人追尋理想中的納涼勝處的內在感情,實自杜甫《羌村》“憶昔好追涼”句點化而成。這樣,詩人急于從火海中解脫出來的情懷,通過一系列動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
次句具體指出了柳外納涼地方的方位和臨時的布置:“畫橋南畔倚胡床?!边@是一個綠柳成行,位于“畫橋南畔”的佳處。詩人選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盡情領略納涼的況味。在詩人看來,這也可算“最是人間佳絕處”(《睡足軒》)了。胡床,即交椅,可躺臥。陶潛“倚南窗以寄傲”(《歸去來兮辭》),是為了遠離塵俗;秦觀“倚胡床”以“追涼”,是為了驅解煩熱,都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他們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處的。
一二兩句寫仔細尋覓納涼勝地。三四兩句則展開了對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繪:“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2] ”月明之夜,船家兒女吹著短笛,笛聲參差而起,在水面縈繞不絕。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自在幽香不時散溢,沁人心脾。詩人閑倚胡床,怡神閉目,不只感宮上得到滿足,連心境也分外舒適。這兩句采取了對偶句式,把納涼時的具體感受藝術地組合起來,于是,一個納涼勝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現在讀者面前。
此詩以納涼為題,詩中著力表現的是一個絕離煩熱之處。詩人首先經過尋訪,發現了這個處所的秘密,其次進行具體布置,置身其間,與外境融而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個“自清涼無汗”的世界。
宋人呂本中曾在《童蒙詩訓》中評論“少游此詩閑雅嚴重”(《詩林廣記》引),“閑雅”當指此詩詞語上的特點而言,“嚴重”則涉及此詩嚴肅而鄭重的內容。它很可能是秦觀在仕途遭到挫折后的作品。
《納涼》是一首描寫景物的短詩。從字面上看,可以說沒有反映什么社會生活內容。但是,透過詩句的表面,卻隱約地表現出:詩人渴望遠離的是炙手可熱的官場社會,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個理想中的清涼世界的原因。秦觀是一個有用世之志的詩人。他對官場的奔競傾奪表示厭棄,力求遠避,此詩表達的就是這種感情。這種把創作念圖隱藏在詩句背后的寫法,讀者應著意體會。[1]
1、7月傍晚,人們扇動著芭蕉扇在院子里納涼。
2、夕陽西下,迎來夏夜,正適合納涼吟詩。
3、夏天晚上,我們習慣在院子里納涼。
4、暑假到了,炎炎夏日,金蟬高唱,蜻蜓玉立,夜晚納涼,聞得花香,短信發送,問候傳遞,愿君暑假享清涼,快樂開心伴。
5、夜深了,一青年歸來,忽見一扒手在街邊納涼,涌上前暴扁。
6、夜晚,一頭雄性南象海豹在鰭狀肢挖出的沙子下面納涼.
7、每到晚上華燈初上,湄公河邊坐滿了納涼的人群,遠眺對岸泰國烏隆的點點燈火,菩提樹影婆娑。
8、在炎熱的夏夜,狗狗多多躺在樹蔭下納涼。
9、夏天的湘江河可“沸騰”了,每到夜晚,休閑納涼的人們常常在湘江河里嬉戲游泳劃船,好一派熱鬧景象。
10、夏天的夜晚,大人們愛到銀杏樹下納涼,孩子們總是在銀杏樹下打鬧玩耍。
11、這八月的一天晚上,小明正在院子納涼,突然電話來了。
12、夏夜乘涼,好不快活。
13、暑假的一天晚上,馬里奧正在乘涼,媽媽端著餃子來給他喂來了。
14、夏天晚上,微風習習,真是適合狗狗們乘涼。
15、今天入夏,晚上我們去河邊乘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