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向我吐槽,初二的兒子愈發不服管教:
凡事都要和我作對,動不動就頂嘴;
成績一直下降,不是上網,就是打游戲,根本不知道學習;
一回到家就“嘭”的一聲把房門關上,還不讓我進去;
更讓她接受不了的是,她在房門外聽到兒子打電話和朋友講:“我都快被我媽煩死了,天天就知道圍著我轉,自己沒事做嗎?”
聽完這位媽媽的哭訴,我也深有同感。
顯然,這位媽媽并沒有發現自己的兒子已經到了青春期。這個時期的男孩,既沒有小時候的聽話,也沒有成年后的穩重。
乖巧的兒子好像突然變成了一團火,一點就炸,一碰就燃。
很多家長困惑不已:明明很懂事的孩子,怎么突然變得如此逆反且不可理喻?
其實,這是因為家長忽略了一件事——男孩青春期時,身心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對應的教育方式也該換換了。
青春期男孩
“十分熟”的身,“八分熟”的腦
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個逆反期,而青春期的男孩,更是一個定時炸彈,稍有不慎,家長們就會被“炸”得體無完膚:
早戀、打架、逃課、夜不歸宿......
父母越是明令禁止的事情,他們越是想要嘗試。而這一切都和他們的身心變化離不開。
劍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彼得·瓊斯指出,大腦有自己的“發育時間表”,人類大腦發育成熟大約需要25年的時間,10-18歲時,人的大腦仍在經歷巨大變化。
在這個階段,他們大腦中負責情感、快感處理的邊緣系統已經發育成熟,而負責思考、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前額葉皮質卻還未發育成熟。
來源:《青春期的煩“腦”》
而這個時期的男孩們,正是課業繁重、升學壓力大、人際交往復雜的開始,如果父母這時候去教導孩子“三思而后行”,就好比對牛彈琴。
金星曾在一檔節目中說:
「青春期的孩子是什么?青春期就是明明知道還是個孩子,還自認為是個大人了。
但父母千萬不能戳破他,父母要學會用愛給他小心翼翼地包上一層薄膜。
等他自己慢慢地成長,等他慢慢地戳破那個薄膜。
等他自己從一條小蟲蛻變成一只蝴蝶的時候,青春期父母的任務也就完成了?!?/p>
所以,請不要輕易責備青春期的男孩,每一次的失控、情緒化、叛逆,他們內心也十分驚恐、懊悔、難以接受。
青春期的男孩
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父母
對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之深責之切。
因為害怕孩子走錯了“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選擇用“權威”制服:
為了更好“關心”孩子,卸掉孩子臥室的鎖,或者直接換成玻璃門;
為了“清楚”孩子的動向,偷偷查看孩子手機聊天信息;
擔心孩子交友不慎,想盡辦法阻止孩子任何出去玩的機會;
父母們在一句句“我為你好”中,不斷地批評他、反駁他、要求他,還一次次埋怨孩子翅膀硬了,不知道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
親子關系,也在這一句句刺骨的批評和責難中走向冰點,卻忘了十幾歲的孩子正是需要父母引導、接納和理解的時候。
正如《解碼青春期》一書中寫道:
“在青春期,身體和心靈的突變就像一場劇烈的風暴。
每一個看上去叛逆、難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強有力的支持。”
這本書的作者喬西·西普曾經就是一個叛逆男孩。
年少時被父母遺棄,在教養院期間被同伴性侵,但無人阻止,也沒有任何人幫助他。
后來喬西被領養,但他懷疑每一個收養家庭接近他的目的,于是用各種惡作劇挑戰養父母的底線。
他逃學,毀壞學校的電腦文件;他從商店偷東西,在校園聚眾飲酒;他到處打架,放火燒東西......而這么做的唯一目的,僅僅是為了刷新養父母把自己趕走的最快紀錄。
也因此,他幾乎一周就需要換一個寄養家庭,而他也在一次次的被拋棄中,叛逆愈演愈烈。
假如這是你的孩子,看到這里,可能都要忍不住驚嘆:這個孩子完蛋了,徹底沒救了。但事實上,喬西后來卻成為了一位極優秀的作家。
這離不開他最后一位養父“羅德尼”。
那一年,他14歲。
正值青春叛逆巔峰期的他,在幾經周折后被送到了羅德尼手里。
和往常一樣,喬西依舊搗亂、惹禍,用各種方式激怒養父母,但羅德尼卻選擇“照單全收”,無論喬西怎么調皮、惡作劇,都愿意包容、接納他。
在一次酒駕被捕后,喬西覺得終于要被趕走了,養父卻對他說:“你視自己是一個麻煩,但我們視你為一個機會?!?/p>
這句話,成為喬西人生最為重要的轉折點。
正如喬西·西普成名后回憶:“無論青春期的孩子表面上如何高冷,裝得多么不需要我們,父母仍然是他們的天,家仍然是他們內心最需要的安全港灣?!?/p>
青春期男孩一方面覺得自己長大了,開始表面維持“冷酷”的形象,一邊又通過頂撞父母,挑戰權威的方式,讓父母對自己更加關注。
但他們內心,無一例外,都期望父母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
青春期的男孩,就是這么擰巴,一邊推開你,又一邊渴望你,甚至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你。
家有青春期男孩
父母不妨做5件事
有句話說:2歲的叛逆能忍,12歲的叛逆難扛。
每個青春期的男孩,和父母之間都有一場無硝煙的戰爭。
但難道,為人父母的我們真的徹底沒轍了嗎?
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強調:?“贏得十幾歲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堅定、尊重的態度,先和他們站在一邊。讓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撐中,得到自尊感和歸屬感?!?
面對青春期的男孩,父母不需要足夠小心,只需要謹記,這個階段的男孩,他們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父母的復制品。
和他們相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他們當獨立的人看”。
因此,我們需要:
1. 放下身段,和孩子站在同等位置
美國教育專家杰弗里?伯恩斯坦曾說過:“父母如果執著于與叛逆孩子進行權力爭奪戰,最后只會落得個兩敗俱傷的境地?!?/p>
“俯下身子”說話,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奧運冠軍鄧亞萍在脫口秀《夸就對了》里,曾分享了一段和青春期兒子的經歷。
兒子林瀚銘從小聽父母的話,9歲開始打乒乓球,每天的訓練長達8小時。
就在每個人都以為,未來的林瀚銘一定會在乒乓球的路上越走越遠,青春期的他好像突然轉了性子。
開始每天沉迷網絡,晝夜不停地打游戲,并對父母揚言,將來要走電競這條路。
一般父母若是聽到孩子為了游戲茶飯不思,定會火冒三丈,歇斯底里般與孩子“抗爭”到底。
而鄧亞萍面對兒子“出格”的做法,只對兒子說了這么一句話:你要真的對這個感興趣,你可以去走電競這條路。
為了讓兒子充分了解電競,鄧亞萍還專門去了兩家國內頂級的電競俱樂部,了解他們的訓練和作息,并把這些轉述給兒子,讓他自己決定。
沒過一段時間,林瀚銘便消了當電競選手的想法。
無疑,鄧亞萍是一位有智慧的媽媽。
面對青春期兒子突如其來的變化,她沒有居高臨下地說教,也沒有高高在上地“指揮”。
唯有尊重而平等地交心。
原來,和青春期男孩的相處,也并不都是劍拔弩張。
父母們還可以“俯下身”說話,和孩子站在同等位置,平等地交流。
2. 放下嘮叨,把“說”變為“聽”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訪談中,說過一句話:“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嘴閉上。”?
說教、嘮叨、指責,是青春期男孩最討厭的事情。
青春期的男孩們,急于證明自己,又敏感愛面子,如果這個時候,父母每天喋喋不休或是對著孩子“瘋狂輸出”,孩子只會變得越來越沉默,最終不再和父母溝通。
和男孩建立“提問”式的平等溝通,把對男孩說“這樣做的壞處是什么什么”,改成向他們提問,“說說你這樣做的科學根據”,或“換種做法你覺得會是怎樣的效果呢?”
在父母的啟發和提問下,男孩逐漸敞開心扉,開始分享自己的體會、見聞、煩惱。
這個過程中,父母只需要做一個傾聽者,在適當的時機,補充自己的看法。
而這樣的溝通方式,男孩父母在青春期開始就要建立起來,可以是晚飯后、散步時、或一個空閑的周末。
3. 放下包攬,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但愛得不當,必然會傷害孩子。
大包大攬的照料,不僅會讓男孩變成長不大的“巨嬰”或“媽寶”,還會讓男孩缺乏責任心。
正如有句話所說:寵大的男孩是寵物,用大的男孩是人物。
青春期正是男孩三觀確立的最佳時機。
這個階段的父母,最應該教會兒子責任感、擔當和勇氣。
如果父母仍舊包辦一切,男孩將來就無法成長為一個負責任的男人。
4. 放下較量,學會認慫
什么是認慫?
認慫本質上,是一種教養的智慧,是以柔克剛,用柔軟化解沖突的技巧。
電視劇《小歡喜》有這樣一幕,父親季勝利和兒子季楊楊多年后再次相見。
一見面,季勝利就忍不住對兒子挑錯,好像這樣才能證明自己作為父親的權威。
而在季楊楊眼中,這個時刻都在指手畫腳,動不動挑刺的父親,看著十分礙事。
后來,季勝利察覺到和兒子的關系越來越差,他便不再和孩子較勁,而是主動了解兒子的興趣,為了兒子去學開卡丁車,甚至虛心向兒子請教游戲攻略。
而這些主動認慫,顯然起到了效果,父子倆的相處模式逐漸變好,關系也不再僵硬。
在《父母共情陪伴手冊》中有這樣一句話:贏了孩子,讓孩子失去了成長的落腳點;贏得孩子,則為孩子鋪了一塊成長的墊腳石。
和青春期的兒子相處,“贏得”永遠比“贏了”更重要。
5. 放下控制,多給孩子留空間
記得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段父子對話:
爸爸問:“你覺得,爸爸最讓你接受不了的地方是什么?”
孩子盯著父親看了很久,說:“我連什么時候說話都決定不了?!?/p>
初看這段話有些好笑,細細品來,才發現孩子說出這句話時,該是多么絕望。
青春期的父母,對待男孩,好像那斷了線的風箏,拼命想抓住,控制他們的思想、行為,甚至說話的語氣。
這類家長還有一個專門的稱呼:控制型父母。
他們喜歡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和權威,去“引導”孩子;他們習慣用“改造”的方式,要求孩子走上提前規劃的道路;
但很多父母忘了,孩子就是一粒種子,我們并不能控制它何時開出什么顏色的花,我們能做的是,就是準備一塊足夠大的空地、除草、澆水,并等待它的綻放。
青春期的父母,應該懂得,教育需要“留白”,父母需要放手。
給男孩們留點喘息的余地和一塊自由自在的私人空間,允許他們自由生長。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