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經常為自己不善言談和交際、性格內向而苦惱。有的是多年養成的性格。那么能改變這種性格,培養起善于于交際的能力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關于社交口才交流的方法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關于社交口才交流的方法
一、三思而后言
在我們和人溝通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一句話而引起他人的不悅,所以要避免說錯話才行。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本不去說那句話。為了避免發出不當的批評,在你說任何話之前,都該先想想自己想說什么、該說什么。很多人往往心直口快,根本沒想到自己犀利的言詞可能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因此說話不能不經過大腦,在要說出口之前,先想想看「如果別人對我這樣說,我會作何感想?」、「我的批評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在很多的情況下,如果能多花一些時間,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你就不會說錯話,而引起他人的不悅了。
二、失言時立刻致歉
勇于認錯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但當你發現自己的言語傷害到他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厚著臉皮不肯道歉。每個人偶爾都會說錯話??墒亲约阂欢ㄒ煊X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然后馬上設法更正。留意他人的言語或其它方面的反應,藉以判斷是否需要道歉。如果你確實說錯話了,就必須立刻道歉,勇于承認錯誤,不要編一大堆借口,以免越描越黑。
三、和別人溝通,不要和別人比賽
有的人和人交談時,時常把它看成是一種競賽。一定要分出個高下。如果你常在他人的話里尋找漏洞,常為某些細節爭論不休,或常糾正他人的錯誤,藉以想人炫耀自己的知識淵博、伶牙俐齒。這樣的你一定會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那是不好的印象。這些人往往忽略了溝通的技巧,因為他們把交談當成了辯論,而不是信息、想法與感覺彼此交換的過程。 所以為了與他人有更好的溝通,這種競賽式的談話方式必須被舍棄,而采用一種隨性、不具侵略性的談話方式。這樣當你在表達意見時,別人就比較容易聽進去,而不會產生排斥感。
四、挑對說話的時機
這句話的意思主要是當你要表達意見之前,都必須先確定,對方已經準備好,愿意聽你說話了。否則你只會浪費力氣,對牛彈琴,白白錯過了讓別人接受你意見的大好機會。既然我們得選擇良好的時機,那什么時候開口才是最好的呢?其實要遇到最好的時機很困難,但是要遇到適于交談的時機卻不是難事。比如說:在公共場所,或有其它朋友、同事在場時,應避免談論涉及隱私或一些敏感的話題。還有當對方感到煩躁時,也盡量避免繼續談論下去。
五、對事不對人
舉例來說,你是否有朋友很難纏,老是讓你氣的半死?有些人就是愛抱怨、生性悲觀、拖拖拉拉、又老愛編一大堆借口。如果你朋友這些行為已經威脅到你們之間的友誼,你就有權開口提醒他。此時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指明自己討厭他哪些行為,而不是一味的想改變他的個性。一個人要改變某些特定、確切的行為,要比改變個性容易多了。
六、了解別人的感覺
如果能先試著了解對方的感覺,我們也就能比較巧妙的說出一些難以啟齒的話。比方說,如果你的父母親很擔心你的投資計畫不夠周全,你就不要對他們說:“你們為什么不能只管自己的事情,老是把我當成三歲小孩-那是我的錢,我愛怎么用就怎么用!?!边@種充滿稚氣的典型防衛性反應無法增加父母親對你的信心。你應該想想父母說這話時心中的感覺。也許他們只是想阻止你冒失的投資,以免你重蹈他們的覆轍。而也有可能是你父親對自己往后的財務狀況感到憂慮,卻又不知道如何告訴你。所以當面對別人的批評或某些讓你不悅的行為,你只要能找出背后真正的原因或需求,就能夠用另外一種說詞去化解一場沖突。 七、聆聽他人的回饋
一個人要和別人交談,不僅自己要懂得如何去說,也要懂得如何去聆聽。缺乏聆聽的技巧,往往會導致輕率的批評。一個人會任意的批評或發出不智的言論往往是因為他不管別人要說什么,只想主控整個對談的場面。如果你仔細聆聽別人對你意見的回饋或反應,就能確定對方有沒有在聽你說話,得知對方是否以了解你的觀點或感覺。而你也可以看出對方所關心、愿意討論的重點在哪里。
溝通的小技巧
1. 適時:即掌握說話時機。
說在該說時,止在該止處,這才叫適時??捎械娜嗽谏缃粓錾显撜f時不說,他們見面時不及時問候;分手時不及時告別;失禮時不及時道歉;對請教不及時解答;對求助不及時答復……
反之,有的人該止時不止。他們在熱鬧喜慶的氣氛中嘮嘮叨叨訴說自己的不幸;在別人悲傷憂愁時嘻嘻哈哈開玩笑;在主人心緒不安時仍滔滔不絕發表宏論;在長輩家里樂不可支地詳談“馬路新聞”。請設想一下,假如你在社交中遇見了上面這種人,你會對他產生什么樣的印象呢?
2. 適量:即不要喋喋不休、啰啰嗦嗦。
捷克諷刺作家哈謝克的名著《好兵帥克》里有一個克勞斯上校。此人以說話羅嗦聞名。他有一段對軍官的“精彩”講話:“諸位,我剛才提到那里有一個窗戶。你們知道窗戶是個什么東西,對嗎?一條夾在兩道溝之間的路叫公路。對了,諸位,那么你們知道什么叫溝嗎?溝就是一批工人所挖的一種凹而長的坑,對,那就叫溝。溝就是用鐵锨挖成的。你知道鐵锨是什么嗎?鐵作的工具,諸位,不錯吧,你們都知道嗎?”克勞斯上校的這番話,雖然是作家加工過的,但生活中、社交場上說話羅嗦也不乏其人。因此說話適量也是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之一。
適量既指說話的多少適當,也包括說話的音量適宜。應該指出的是,適量并不是都是少說為佳,更不是指那種語量沒有變化的老和尚念經,適量與否應以是否達到了說話目的為衡量的標準。
適量的社交口才還包括聲音大小適量。大庭廣眾之中說話音量宜大一點,私人拜訪交談音量宜適中,如果是密友、情人間交談,小聲則可以表現親密無間、情意綿綿的特殊關系,給人一種親切感。這些都是在社交場合與人交談應該掌握好的。
3. 適度:即把握分寸感。
1988年美國總統競選,民主黨在選民眾造成了布什是毫無獨立主張的印象,他們甚至稱“布什是里根的影子”。在交談時,民主黨人總愛用挖苦的口氣問:“布什在哪里?”這個問題該如何回答才恰到好處呢?布什的競選顧問、專家艾爾斯,為布什設計了一個回答:“布什在家里,同夫人巴巴拉在一起,這又錯嗎?”
這一回答,體現了強烈的針對性和恰如其分的分寸感的結合,有很高的藝術性。試想,如果你在社交場上遭到別人挖苦時,就馬上沉不住氣,火藥味十足地加以反擊,那將產生什么效果呢?也許你自認為是勝利者,可在別人眼里,你無疑是一個沒有氣度、心胸狹窄不善言辭的人。而艾爾斯為布什設計的回答,卻為布什的政治家風度增添了不少光彩.
社交技巧之不良的社交心理
一、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產生自卑感,甚至連自己也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缺乏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等。如不克服這些自卑心理,會傷害自己的獨特個性。
二、怯懦心理
主要見于涉世不深、閱歷較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人。由于怯懦,即使他們認為正確的事,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仍不敢表達出來。
三、猜疑心理
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辦事,往往愛用不信任的目光審視對方,多心猜疑,捕風捉影,說三道四。例如有些人托朋友辦事,卻又向其他人打聽朋友辦事時說了些甚麼,結果影響了朋友之間的關系。
四、逆反心理
有些人總要與別人對著干,以說明自己創新立異。對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說好,他就認為不好;你說對,他就說它錯,容易使別人產生反感。
五、兒戲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當作逢場作戲,朝秦暮楚,欠缺認真。他們愛吹牛,愛說漂亮話。每當與某人見過一面,就會說與某人交往有多深。這種人交朋友只是注重表面,因而沒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六、冷漠心理
有些人對各種事情抱著只要與己無關,就冷漠看待,不聞不問的心理;或者錯誤地認為言語尖刻、態度孤傲,就是特別的人格,導致別人不敢接近自己,因而失去一些朋友。
七、貪財心理
有的人認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為了互相利用,見到對自己有用、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朋友才交往,而且經常過橋抽板。這種貪圖財利,沾別人光的不良心理,會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損害。
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若對身邊的同事、朋友只是逢場作戲,交朋友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那么遲早會被別人看穿,自己也將因此失去最信任的人。因此對待身邊的同事和朋友都要以誠相待,這樣別人才能更加信任你,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