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年了就不會交朋友了?9個心理學小方法讓你恢復社交能力
成年了就不會交朋友了?9個心理學小方法讓你恢復社交能力
我有一個問題:交朋友的能力是不是真的會隨年齡退化?
小時候,因為喜歡同一個動畫片、買了同款玩具,就可以自信地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誰唱出聲了?
但成年之后,交朋友的玄學懂的都懂。有時看著安靜的微信列表,忍不住也想大喊——交個朋友怎么這么難?。∧懿荒苤胤低?,讓我再好好學一次怎么交朋友?
但說到底,交朋友是一件能學習的事情嗎?
有的人認為是,有的人認為不是,沒關系,科學會統一所有人的答案。
我們找到了一些冷門又有趣的社交研究,希望本期的「趣味社交合輯」,能讓你對交朋友這件事多一些了解,幫你打通社交的任督二脈~
01丨無論你多么社牛,一生中我們最多只能和150人建立關系
你或許不知道,無論我們多么善于交際、受人歡迎,在一生中能夠保持的 "緊密的關系"始終維持在150左右,這個理論也就是著名的鄧巴數(Dunbar Number)。
根據150人的社交規模,鄧巴數還進一步提出, 在我們的一生中,能稱之為熟人(記得名字、認出臉、有基本了解)的人只有100個,可以做到彼此足夠了解對方的朋友只有25個,而真正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不會超過5個。
不過,不少心理學家都對鄧巴數提出了質疑和反駁。2001年,一項針對美國國民的調查發現,一個人的社會網絡規模在290人左右。尤其是在網絡發達的今天,“熱衷于沖浪”的成年人社交規模應該遠不止150人。
所以你們覺得,這個數字符合你的社交圈大小嗎?25個“好朋友”的名額對你來說夠用嗎?
02丨到底需要投入多少時間,才可以和一個人變成好朋友?
「共同時間」是友誼發展的重要因素(Fehr, 2008)。但究竟需要創造多少的「共同時間」才能讓友誼不斷升級呢?
關于這個問題,心理學家Hall在線上征集了355位在過去六個月里有過搬家的經歷的受訪者。隨后,讓受訪者回想ta們在搬家后新交的朋友,以及ta們的關系是如何發展的,最后,Hall要求受訪者在對友誼的親密程度進行評估,包括熟人、普通朋友、朋友和親密朋友。
研究人員根據ta們的描述推算出ta們目前為止的「共同時間」。結果發現, 從「認識的人」變成「熟人」,需要有效共度大約50個小時的時間,從「熟人」變成「普通朋友」則需要90個小時左右的相處,而從「普通朋友」升級為「好朋友」,可能需要花費 200 小時以上(Hall et al., 2019)。
(PS: 甄嬛傳全長約57個小時,武林外傳全長約65小時,老友記全長約85小時,生活大爆炸全長約140個小時。如果你想和一個人做好朋友的話,該一起刷什么劇,這下知道了吧?)
03丨別小看網友——研究發現,網友的價值和意義并不亞于真實生活中的朋友
線上交友和線下交友其實有著非常不同的邏輯,線下交友是兩個人通過一些活動事件和共同時間的積累,逐漸提升了親密度,最后才開始向對方敞開心扉、相互提供幫助。
而在網絡的世界中,常常會直接從「問題」開始發展友誼。小到哪套衣服上身更好看、哪個濾鏡的效果更好看,大到人生抉擇、病癥提問。許多人都會選擇在網上發帖,隔著一層網絡,悄悄分享著也許不會和線下朋友說的、更隱密的內心糾結。
網友也是友,盡管仍會受到距離的限制,但網友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和陪伴感與真實的朋友無異,而基于網絡所發展出的友情,其穩定性也不亞于現實世界中的友情(Amichai-Hamburger, 2013)??吹竭@里,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又多了幾個朋友?
04丨當你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嗅覺正在幫你判斷你們是不是合拍
發布在《Science Advances》的一篇研究發現, 我們更容易被體味相似的人所吸引,也更有可能和氣味相似的人做朋友(Ravreby, 2022)。研究人員招募了非浪漫的同性朋友組合,并采集了ta們的體味。
結果發現,用電子氣味探測器的客觀評價,以及聞香師的主觀評價,都表明朋友之間的氣味比隨機配對的組合之間的氣味更相似。
小狗聞了聞你。
最后,研究人員又招募了一些陌生人,用電子氣味探測器來捕捉ta們身上的氣味。最后,把ta們隨機匹配成兩兩一組,讓ta們與另外一個人互動。結果發現, 聞起來更相似的兩個人有產生更積極的互動。
換句話說,氣味可以用來預測我們會和誰建立友誼。并且,聞起來相似的朋友相處起來也會更舒服。
想不想做朋友都寫在小狗的臉上了。
05丨總是擔心自己不夠有趣?你低估了陌生人想認識你的興趣!
社恐人士最大的痛苦在于,不敢和陌生人主動搭話,怕尷尬。但研究表明,和陌生人交談比我們想象中的舒服得多(Kardas, 2022)。
在心理學家Kardas主導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與一位陌生人通過提問展開深度交流。問題包括: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時候?在目前的人生中,你最感激的人是誰?
在開始之前,參與者認為與陌生人對話會十分尷尬。但實驗結束后,ta們改變了看法:ta們比自己一開始預想的更享受這一過程,自己此前的擔憂完全沒有出現。
換句話說,在開啟一段對話之前, 我們會高估和陌生人對話的尷尬程度,同時低估陌生人對自己的興趣,而這種傾向在深度對話中尤為明顯。
Kadas說:“我們總是錯誤地從別人的行為中推斷出ta們的態度,并低估陌生人對自己的興趣進而回避可能的社交,這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導致人們缺乏社交技能”,這種現象被稱為「多元無知(plurlistic ignorance)」。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大膽聊吧,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bushi
06丨Small talk不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尬聊”,它真的有不少好處!
Small talk,俗稱閑聊或尬聊,談論的主題大多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比如最近的天氣、中午/晚上吃了什么、明星八卦等,而閑聊的意義就在于在一些不知道說什么的時候(比如和同事一起等電梯、和八百年不見的親戚聚餐)打破沉默、緩解尷尬。
在內向人士看來,這種無意義的small talk完全是在“浪費生命”,但其實small talk是一種 功能性很強的「社交工具」,并且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比如:
1)通過建立「弱社會性聯結」來消除孤獨感。
2)通過判斷人格特質篩選值得深聊下去的朋友。 研究發現,不喜歡Small talk的人,通常缺乏對人事物的好奇心、且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較低(Kruglanski & Webster, 1996)。
3)提升獨處時的幸福感。研究發現,在與他人閑聊之后,即使是性格內向的人,獨處時也會產生更多的幸福感(Mehl, 2018)。
4)間接暗示對方“我還不是很想和你做朋友”。如果你不想和對方繼續繼續深入聊下去,淺顯的閑聊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劃清界限的有效方式。
07丨在友誼中,「新朋友」的出現比戀人的威脅還大?
一段友誼結束或變淡的主要原因是——出現了第三方,比如你或你的朋友,交到了新朋友,或是談了戀愛。而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通常會感受到強烈的妒忌(jealousy)情緒。
妒忌通常是指,關系中出現或有可能出現第三人時,因為害怕自己失去對方而產生的一種“被剝奪”的感覺。
心理學教授 Douglas Kenrick 發現, 妒忌(jealousy)在友情關系中相當普遍,而一個「新朋友」對友情關系的威脅強度,往往比「戀人」更大。
多少帶些妒忌,但也是真心為ta好。
但「妒忌」一定會損害友情嗎?其實并不會。
心理學家Krems(2021)指出, 有時妒忌對友誼是有益的,因為妒忌會引發一些主動維護關系的行為(guarding behavior),比如主動聯系或問候朋友、主動發起聚會等等。
08丨別再說“我最近沒時間”——如何回絕朋友的邀約最不傷害感情?
因為“沒時間”而拒絕朋友的邀約,即使這個理由是真的,一樣會損害關系。研究發現,當朋友以“最近很忙,沒空”的理由拒絕赴約時, 我們感到與朋友的親密度和信任感會顯著下降(Donelly et al., 2021)。
因為在被拒絕的一方看來,這種理由就像是在說:「我有比見你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同時對方也并不愿意告訴你那件事到底是什么。
你最好真的有這么忙。
那么,怎么回絕朋友是最不傷害感情的方式呢?這里有三個小tips:
直接表達對活動本身沒有那么感興趣,比如“其實我不是很想去看電影”。
為未來赴約提出建議,“下次要是...可以叫上我”。
實在不想去,說“沒錢”也比“沒時間”要好(是真的)。研究發現,以“沒錢”作為理由回絕朋友,親密感和信任度不會明顯下降。
09丨朋友們比你想象中更希望聽到你的好消息
我們通常會覺得主動向朋友告知自己的好消息(比如,最近升職了、去了哪里旅行)會顯得很“凡爾賽”。但研究發現,其實好朋友更希望你當面分享好消息。
在麻省理工大學發起的一項研究中,78位志愿者想象自己在和好朋友吃晚餐并詢問對方最近的工作進展。第一種情況是,對方一直說“還行、還可以”,后來自己從別人口中聽到他最近升職了。第二種情況是,對方直接告訴自己:“我升職了”。
結果發現, 從他人口中聽到朋友升職的消息的人,情緒更消極。也就是說,相比于從別人口中聽聞,朋友更喜歡當面聽到我們的好消息(Liu et al., 2022)。因為,真正的朋友永遠會為你的進展而開心。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過,出于好心想要幫同事忙,卻反而被誤會;想要安慰別人,卻弄巧成拙的情況?
究竟是什么帶來了這兩種不同的結果呢?
通俗的來講,就是“情商”。
有人認為一個人情商高,就是“有城府”、“心機深”,或者說是做人八面玲瓏,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被社會打磨得毫無棱角。
其實,這是對于“高情商”的誤解,那究竟什么是情商呢?
情商高的人在思考的時候,往往能注意到自己的情緒反應,意識到情緒對我們的思維造成了影響,并善于使用情緒信息來更好地做出決策。
一起成為“情商富翁”~
References:
Donnelly, G. E., Wilson, A. V., Whillans, A. V., & Norton, M. I. (2021). Communicating resource scarcity and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31(4), 726-745.
Hall, J. A. (2019). How many hours does it take to make a friend?.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6(4), 1278-1296.
Kardas, M., Kumar, A., & Epley, N. (2022). Overly shallow?: Miscalibrated expectations create a barrier to deeper convers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2(3), 367.
Krems, J. A., Williams, K. E., Aktipis, A., & Kenrick, D. T. (2021). Friendship jealousy: One tool for maintaining friendships in the face of third-party threa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0(4), 977.
Liu, P. J., Rim, S., Min, L., & Min, K. E. (2022). The surprise of reaching out: Appreciated more than we think.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Mac Carron, P., Kaski, K., & Dunbar, R. (2016). Calling Dunbar's numbers. Social Networks, 47,151-155.
Milek, A., Butler, E. A., Tackman, A. M., Kaplan, D. M., Raison, C. L., Sbarra, D. A., ... & Mehl, M. R. (2018). “Eavesdropping on happiness” revisited: A pooled, multisample replic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fe satisfaction and observed daily conversation quantity and quality.Psychological science, 29(9), 1451-1462.
Kruglanski, A. W., & Webster, D. M. (2018). Motivated closing of the mind:“Seizing” and “freezing”. The motivated mind,60-103.
Amichai-Hamburger, Y., Kingsbury, M., & Schneider, B. H. (2013). Friendship: An old concept with a new mean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1), 33-39.
Fehr, B. (2008). Friendship formation.
Ravreby, I., Snitz, K., & Sobel, N. (2022). There is chemistry in social chemistry. Science advances, 8(25), eabn0154.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