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_因為李白,感謝唐朝孕育了一個詩人仙子
因為李白,感謝唐朝,感謝唐朝培育出李白這樣的詩人。唐朝之前或之后,都沒有李白存在的空間空,只有唐朝的李白茁壯成長,“繡口吐時,半盛唐”。
李白和杜甫是唐詩中兩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其他如初唐四杰、王維、孟浩然、白居易、杜曉麗等。雖然它們也是巍峨的山峰,卻總是不如李和杜。后世的詩人離杜曉麗還有十萬八千里,更不用說和杜麗比了。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兩個武林高手對決,只要沒有時間限制,總可以決出最后的贏家。很難說誰的文章是世界上最好的。對作家和讀者來說,文字是非常個人化和情緒化的東西。
兩篇精彩的文章放在一起,讀者的感受會因為性格、經歷、喜好、品味的不同而大相徑庭。再加上李白的詩,李白的詩總體不錯;再加上杜甫的詩,杜甫的詩總體還是不錯的。李白的詩誰更好?這個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
沈,阿清人,和他的妻子陳云談論杜麗。陳云說:“杜甫的詩脫俗清純,李富的詩渾厚大方。學李贄的活潑,不如學杜摯的嚴厲?!鄙驅φf,“工部是詩人的一大成就,也有不少學者。為什么不呢?”陳云答道:“規矩嚴明,言辭老成得體,成度絕無僅有。而李世萬卻像仙女一樣,有一種落水的情趣,可愛極了。杜雖勝李,但妾私心淺薄,深愛李?!?/p>
讀《浮生六記》的時候,特別喜歡陳云的這個評論。陳云四歲喪父,生活貧困,沒有時間研究學習漢字。他年輕時只背了一首詩《琵琶行》。后來,他在書箱里找到了這首詩,根據背下來的詩,學會了讀詩和寫詩。詩往往有好句,對詩的評論也很有見地。然而,對杜麗的這種評論,卻是夫妻閨房間的悄悄話。正因為如此,心中沒有煩惱,語言沒有顧忌,沒有阿諛奉承,沒有邀寵。反而比學者寫書時的評論更平和公正。
很多喜歡李白詩歌的人,和陳云一樣,并不認為李白的詩比杜甫更成功,但李白的詩自然純凈,自由活潑,一副無拘無束的稚氣。讀他的詩,就像騎在大鵬的背上,一下子達到天上,落在地上,充滿了新鮮感和自由感,內心是完全放松的,沒有了杜甫詩的包袱。女人和孩子往往喜歡李白的詩,因為女人和孩子心理脆弱,情緒化,承受不了杜甫詩的沉重。
杜甫一生崇敬李白。天寶三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相遇,結伴出游。后來,他們一起游歷了宋、梁等地。之后的十幾年,李白一次又一次出現在杜甫的夢里。與杜甫的深情相比,李白顯得冷漠得多。在他的詩中,很少看到他對杜甫的關心。
有一個年齡因素。李白比杜甫大11歲,在他面前是小三。還有性格因素。李白就像一個孩子,眼睛總是被新奇的人和事吸引。杜甫,一顆未經雕琢的鉆石,吸引不了他的注意。杜甫羨慕李白,和李白一起游歷一年多,是他艱難一生中難得的快樂時光。
李白,隴西人,在四川長大。少年時期流浪出川,曾以山東濟寧為家,在太白樓飲酒。杜甫的父親在魯西南做官,杜甫去濟寧看望父親并游歷。濟寧是運河沿線的重要城市,在明清時期非常繁榮。龍皇帝下江南,集寧是必去之地。一座城市同時留下了詩人和圣賢活動的痕跡。喜歡附庸風雅的甘龍皇帝自然不會錯過。他多次游覽太白樓和南池,并寫了許多歌頌杜麗的詩。
他在詩中如何評價杜麗?并觀看以下歌曲:
“杜麗的血統是平等的,我們是旗鼓相當的。你們要學齊桓公讀圣神,要學李不學無腦?!?/p>
“詩人和圣賢漫有區別,總是屬于一個獨特的群體。你如何看待杜麗的優點和缺點?”
“詩人們雖出塵,詩人們卻憂國憂民。問我兩者優劣,試七言評詠?!?/p>
這些詩的水平是不可恭維的。它們以詩的形式出現,卻沒有韻味。難怪甘龍一生都寫詩,但沒有人把他列入詩人之列。龍在詩中對杜甫有褒有貶,對李白有褒有貶。他認為李白太狂妄,只想著自己,不像杜甫懷王懷天下。
這個評論不無道理,但問題是甘龍本人并不謙遜。如果大喜過望,揮霍錢財,他就是無可爭議的清朝始皇帝。只是他手握至高無上的權力,一個人握著權力的魔杖,看事情的眼光就和普通人不一樣了。在自命不凡的皇帝眼里,他們的傲慢根本不是傲慢,而是作為一個大皇帝的魄力和魅力。我作為臣子不能狂妄自大,不服從你就死有余辜。
古代皇帝中,除了朱元璋父子,乾隆皇帝是對文人下手最狠最重的一個。秦始皇坑儒還有一個原因。聽說儒生背地里罵他。朱元璋皇帝和乾隆皇帝都在批判學者蛋。即使他們寫書的時候沒有惡意,只要一句話和他們不一致,就會導致死亡。不是殺人,而是害人,牽連無辜,往往導致血流成河的悲劇。
乾隆年間,我的家鄉有一位著名的士紳,讀了晉人蔣通的《遷戎論》后,寫了一些評論。他全家因為“不聽話”被處死,祖墳被挖,墳頭上的樹都被鐵箍鋸掉了?!翱愁^樹”的恐怖故事在當地流傳了200多年。年輕的時候經常聽老人說起。舒威被殺后,族人四散而逃,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恐慌的氣氛中。一些人散布謠言說政府要疏散整個城市,把整個城市都嚇跑了。一個縣城差點變成空市。
簡單回顧一下就造成了這樣的悲劇。
如果按照乾隆時期的標準來審視李白的詩詞歌賦,李白會死一百次以上。被乾隆皇帝推崇的杜甫,如果生在乾隆時期,早就死了幾十次了。只有他的兩首詩《兩為道》和《兵車行》能殺死人民。
他從京城到奉賢,不是為了歌頌道路不亂、房屋夜不閉的盛世美景,而是為了幾塊凍骨大做文章,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上有凍骨”的詩句。皇帝開放了他的領土。他非但沒有表揚他,反而說:“殺是有限度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地盤?!痹谑淮?,我遇到了政府征兵,我沒有譴責那些逃避兵役的人,而是同情他們。
在乾隆時代,會被視為兇險,亡靈要被流放或處以勞役。不僅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韓愈,杜牧等人,如果生在乾隆年間,也是生來要死的。
我們知道,上面的詩人,有的是老死、病死、貧寒,但沒有一個是因為寫詩打破禁忌,被皇帝的財物殺死的。
清朝的人口比唐朝大大增加,詩歌總量也大大增加。乾隆皇帝一個人就寫了上萬首詩。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朝代,語言環境非常相似。但是,我們想不出清朝的幾個詩人,或者清朝的幾首詩。直到現在,我們還在吟誦唐詩宋詞。
這有一個原因。清代文人沉浸于四書五經,寫詩只是一種愛好,不像唐代詩人有崇高的社會地位。但是,詩歌不同于小說,寫詩不需要太多時間。一個受過格律詩訓練的讀書人,只要騎馬、散步或靜坐時的思考和感受,幾分鐘就能唱成一首詩。
根本原因是唐代詩人的天空廣闊,思想可以自由遨游空。他們可以寫詩,贊美,哀嘆,諷刺,抱怨,抨擊時政,吟誦宮廷秘聞。他們幾乎沒有什么毛病。
白居易的二十首新樂府詩中,大部分是政治諷刺詩。如果放在清朝,乾隆皇帝看到了,白居易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堕L恨歌》揭露了始皇帝的隱私,足以殺死一家人。但是白居易在唐朝活得好好的,從來沒有皇帝拿話來煩他。
他死后,唐玄宗寫了一首詩來紀念他:“一個男孩會唱琵琶,而他會唱一首長歌?!蔽恼乱怀涑馊说亩?,我就一度想到了青。“清初,除了謳歌,沒有任何題材是安全的。
從唐宋到明清,人們的生活狀態沒有太大的不同,但精神面貌卻大不相同。我們感受不同時代人們精神面貌差異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文學作品。我們喜歡唐詩,從中可以讀出最美最健全的人格。
比如送別詩,最容易傷感,最容易蒼涼。唐代送別詩坦蕩豪邁,有時流露出一些心事和思念,但也不過是天上的幾朵魏云,基調依然明朗。我們熟悉的句子都是這樣的:“然而,只要中國保持我們的友誼,天堂仍然是我們的鄰居。”“勸你多喝一杯酒,誰也沒有理由出西天陽關?!薄澳钋奥窡o知己,天下無人知你?!?/p>
李白長期在國外漫游,結識了很多人,寫了很多送別詩?!肮嗜宿o西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蔽业某鞘械耐緜兪莵硭臀业模斔麄兠總€人都喝干他的杯子時,我在離別時對他說。“我寄愁明月,隨風至夜郎西?!薄疤一ㄌ渡钋С撸蝗缤鮽悓ξ业膼??!蔽視诟≡浦邢肫鹉?,所以在夕陽中想起我。'
這樣的送別詩,只有在唐代才能出現。中唐初的送別詩很少是灰色的,壓抑的。他們沒有離開自己的家園,而是走出了自己的家園。世界是廣闊的。今天,他們沒有老朋友了。在明朝,他們有了新朋友。他們心中充滿了光明的希望。他們是天下的朋友,天下都是故鄉。到了唐朝以后,人們再也沒有感覺到如此的恢弘和哲理。
大清疆域遼闊,人口眾多,但在我們心中,總覺得“大唐”這個稱呼名副其實,“大清”這個稱呼名不副實。因為清朝疆域遼闊,人的精神是卑微的,軟弱的,沒有唐人的風度,豁達,樂觀,自信。這是我們夢想的偉大鄉村風格。
李白是與杜甫齊名的唐代大詩人。他之所以因為李白而感謝唐朝,而不是因為杜甫,是因為李白比杜甫有更明顯的唐朝特征。杜甫內心有很強的邊界感,他把自己牢牢地定義在儒家思想允許的范圍內。在意識形態上,他是正統的。
李白豪放不羈,個性和自我傾向強烈,與正統觀念格格不入。他成長需要的社會空比杜甫大得多。如果這個空稍有抑郁,他就可能被異化,成為人們眼中不可理喻的異類。
唐朝以前,沒有李白。那時候詩歌的土壤還不夠肥,不足以支撐他的成長。唐朝以后,空太沉悶,日照不足。李白成為李白之前,被清除,被修剪,被矮化。只有唐代的李白茁壯成長,“繡口吐時,半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