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對聯,不僅要字數相等,還有什么要求
文/@成長新視點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殊體裁,又叫楹聯,俗稱對子。它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因其文體短小精干、語言凝練,創作靈活、寓意深刻,深得歷代文人喜愛,并在民間被人們廣為學習和使用。
對聯的創作,不是一種隨意性的文體,它要求非常嚴格,上聯和下聯有字數相等、對仗工整、平仄相諧和內容相關等四個要求。
一、字數相等。
對聯的字數,沒有具體要求,但上下聯的字數必須一致,不能有多有少。橫批,一般為四個字。對聯俗稱對子,首先就是要求字數要是一對。上聯如有幾個分句組成,則下聯也要與上聯在字數上一致,并對等分句。
其中,短對聯,只有2個字;長對聯,清代鐘云舫擬《江津臨江樓聯》字數,則達1612字。
如,蘇軾詞“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為14字對聯,上下聯各7個字。
二、對仗工整。
對仗,是對聯的一大特點。對聯的格式,出自律詩,可以理解為律詩的簡化版本。在律詩里面的頷聯和頸聯,要求必須是對偶句,對聯就是秉承這個規則。上聯為出句,下聯為對句。用詞要對仗工整,主要為詞性相當、結構相稱兩大要求。
1.詞性相當。是指對應位置的詞,詞性必須相同,即都是動詞、名字、介詞、數量詞等。如,“凱歌送舊歲,駿馬迎新春”,這里凱歌、舊歲、駿馬、新春都是名詞,送和迎是動詞,各自對應。
2.結構相稱。是指對應位置的詞組或語法,結構要一致或相近,即都是主謂賓、動賓等。如,“大將軍騎海馬身披穿山甲,小紅娘坐河東頭戴金銀花”,這里大將軍騎海馬和小紅娘坐河東,都是主謂賓式;身披穿山甲和頭戴金銀花,也是主謂賓式,上下各自對應,結構相同。
三、平仄相諧。
對聯是講究平仄的,等同于律詩的格律,而且有著嚴格要求。它的上聯是壓仄聲,最后一個字是仄韻。下聯是壓平聲,最后一個字是平韻。兩個,不能調換,也不能一樣。對聯在平仄上,講究節奏相應和平仄相諧。
1.節奏相應。是指對應位置的詞語節奏停頓要一致。如?!按荷?綠/千里,馬蹄/香/萬家”、“黃發女/配得/皂角兒,白頭翁/生下/蒼耳子”。
2.平仄相諧。是指對應位置的詞聲韻相對,平仄要間隔,這樣讀起來才有韻律,有節奏感。如,長沙愛晚亭聯“西南云氣來衡岳(平平仄仄平平仄),日夜江聲下洞庭(仄仄平平仄仄平)”這是一副平起,仄收式聯。
四、內容相關。
對聯,既然叫對子,除了要求字數相等、對仗工整平仄相諧之外,還強調上下聯內容的關聯性。即下聯要與上聯內容呼應,兩者之間,不可以各說各的,毫無關聯。
如,“若不撇開終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這是一個非常有深度的對聯,上聯中“若”字的撇不開,就是“苦”字;下聯里“各”字,只有收住,才是名。一撇一捺,就是“人”字,人生也就是在苦和名之間奔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