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筆特稿】王學范:一部填補武當匾額楹聯文化研究空白的力作
來源:紅筆
作者:王學范 發布時間:2023-01-06 閱讀:次
——邵文濤老師新著《武當匾額楹聯文獻集注》簡評
近日,讀完湖北醫藥學院圖書館地方文獻研究室負責人、十堰市楹聯學會黨支部書記邵文濤老師的新著《武當匾額楹聯文獻集注》,作為一位匾額楹聯愛好者和十堰市楹聯學會會長的我,一種欣喜之情在心中油然升起。欣喜之一是,這部著作的出版,填補了武當文化在匾額楹聯研究領域的空白,為武當文化研究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喜可賀。欣喜之二是,十堰市楹聯學會有邵文濤這樣的理論功底深厚、研究能力強勁、并且樂于把青春年華奮獻給武當匾額楹聯研究的年輕會員,我和學會都為擁有這樣的會員、這樣的同行而驕傲自豪。
讀了這部浸透了邵文濤老師數年心血和汗水的巨著,我認為全書具有研究視角的獨特性、資料收集的全面性、內容詮釋的精準性、編排體例的合理性等顯著特點。
研究視角的獨特性
縱觀數十年來武當文化的研究,可以說是高潮迭起,無論是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不斷有新的突破,新的開拓,累累碩果,令人目不暇接。但我們反觀武當文化研究的現狀,不難看出,研究項目和成果大多集中于道教、建筑、武術、醫藥、音樂、文學、美術、山志等熱門領域??陀^地看,上述這些領域本來就是武當文化研究的重點,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和青睞,研究者多一些,成果多一些,也屬理所當然。但除上述領域外,還有一些很有研究價值的領域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夠重視。比如像武當匾額楹聯這個領域,數十年來少有人問津,更談不上十分有價值的成果,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其實,匾額楹聯本來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皇宮、衙署、園林、廟宇、宮觀乃至民宅隨處可見,早已成為中國古典建筑不可或缺的東西。匾額楹聯以簡潔雋永的文字、古樸精美的書法、奇異獨特的形式融入中國古典建筑,不僅僅是對古典建筑的裝點美化,更重要的是能夠揭示古典建筑的文化內涵,傳達主建方、文人雅士的思想情感、志向意趣、價值趨向,彰顯人文精神和時代風貌,成為古典建筑的點睛之筆。萬千古典建筑,正因為有了這些匾額楹聯而顯得內涵豐富、蘊藉深厚、典雅雋永、光彩奪目,能夠讓人們在欣賞古典建筑美的同時,受到人文精神的濡染熏陶,引起心靈的震撼。邵文濤老師對武當文化的研究,沒有去湊熱鬧,沒有走別人已經走過的路,而是獨具慧眼,獨辟蹊徑,把研究視角定位于過去很少有人關注的匾額楹聯這一領域。這一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匾額楹聯與武當道教建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對裝點道教建筑,闡釋道教建筑的內涵、特點、意義、功用起到了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武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研究武當匾額楹聯,是對武當文化研究領域的一次重要拓展,是一項填補武當文化研究空白的開創性工作。研究武當匾額楹聯,揭示匾額楹聯與武當建筑、武當文化的內在聯系,能夠更深入更準確地闡釋武當文化的內涵和精髓,為豐富武當文化寶庫作出新貢獻。當然,選擇這一前人很少涉足的領域,也意味著艱難曲折,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汗水。
資料收集的全面性
無論是哪一項研究課題,對研究對象資料的搜集都是首要的、基礎性的工作。沒有對研究對象的資料進行全面、充分的搜集和占有,研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般來說,凡是前人深入研究過的領域,資料往往是現成的、系統的、完備的,如果再對這一領域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在資料搜集方面就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功夫。而前人很少涉足的領域,研究對象的資料大都散見于各種典籍,尚未有人進行系統的搜集整理,需要研究者自己進行一番披沙揀金、大海撈針般的搜集過程,其中的繁瑣、艱巨、辛苦是可想而知的。而武當匾額楹聯的資料搜集,似乎又大大難于其他領域,這是因為,歷代的武當山志和道教典籍中很少有匾額楹聯的記載,它大多是以實物的形式懸掛于武當建筑之中,單從文獻中去搜集是行不通的。武當匾額楹聯資料的搜集難度大,還在于由于年代的久遠、戰火的頻仍、自然災害的侵凌,使得大量的匾額楹聯散逸、損毀、消失。但困難和艱辛嚇不到有志于研究武當文化的人,邵文濤老師早已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并且探明了資料搜集的路徑。他一方面從武當山志和道教文獻中查找資料,另一方面十數次深入到武當山現存建筑中尋覓匾額楹聯實物,逐一辨識、丈量、拍照、記錄。為了搜集散逸、損毀、消失的匾額楹聯資料,他還遍訪武當山老道和武當山周邊耆宿,從他們口中挖掘匾額楹聯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年的艱辛努力,邵文濤老師不僅將武當山現存的300多塊(副)匾額楹聯呈現在我們面前,而且還將900多塊(副)早已散逸、損毀、消失的匾額楹聯資料悉數錄入《武當匾額楹聯文獻集注》之中。1200余塊(副)匾額楹聯匯集于一書,赫然公之于世。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能見得到的一部資料搜集最全面、最系統、最完備的武當匾額楹聯巨著,為武當文化的研究做出了新的貢獻,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內容詮釋的精準性
如果說,《武當匾額楹聯文獻集注》在資料搜集方面已頗費功夫,已彰顯特色的話,那么在內容詮釋方面下的功夫更大,特色更為鮮明。
武當匾額楹聯,大多年代久遠,內容又與武當道教緊密相連,多用歷史典故,蘊含道教義理,古樸典雅,蘊藉雋永,如果不加以詮釋,廣大普通讀者往往會不知所云。因此,對武當匾額楹聯的內容進行詮釋就成為非常必要之舉。為了精準詮釋內容,邵文濤老師閱讀了武當山歷代方志,通讀了武當文化系列叢書,研讀了道教經典,稽考了中華楹聯風俗,查閱了大量歷史典故文獻,為精準詮釋內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詮釋時,作者盡可能從權威的、經典的、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典籍中尋覓資料,加以引證,這就使得整個詮釋凸顯出精準性、權威性的特點。我們先看作者對“靜樂宮”的詮釋。作者在指出明刻本古文獻中出現了“靜”’與“凈”混用現象后,從道教含義出發做出判斷:“‘靜樂’與‘凈樂’所承載的宗教含義不同,今人誤為‘凈’,實失其原意,追本溯源,應正確使用此‘靜樂宮’?!苯又?,作者引用大量典籍加以證明詮釋:“均州即上古的靜樂國所在地?!断蓚鳌贰段洚攬D記》《靜樂國傳記》《武當福地總真集》《均州志》等文獻載:‘靜樂國國都在州城南二十里東山下樂都村,即今橫山灣。’元代劉道明《武當福地總真集》卷下載‘切觀均州風土,太和之水,灣環百曲,神仙窟宅,考之古史《仙傳》,靜樂國即均州,無疑矣。’······明代任自垣《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載:“又《風土記》云‘均州上古之時,即有麇之國,為人民樸野,安靜樂善,雖曰麋鹿,猶可安居?!弊髡咴谶@里先后引用十多種文獻加以詮釋,說明“靜樂宮”因“靜樂國”而得名,取“安靜樂善”之意,而明以后混稱作“凈樂”,則失去了“安靜樂善”的原始意義,誰對誰錯,自然十分明了了。我們再看作者對紫霄宮一副楹聯的詮釋。楹聯為:“金殿重輝,看鳥革翚飛,勢化山河維社稷;帝容復整,仰龍章鳳姿,光同日月炳乾坤?!弊髡咦⑨屧唬骸傍B革翚飛:出自《詩經·小雅·斯干》:‘如鳥斯革,如翚斯飛。’清代程允升《幼學瓊林·宮室》謂創造之盡善?!铩B張翅,‘翚’,羽毛五彩的野雞。如同鳥兒張開雙翼、野雞展翅飛翔一遍。舊時形容宮室華麗。龍章鳳姿:出自南朝時期宋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孝標注:‘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文采。蛟龍的文采,鳳凰的姿容。比喻風采出眾。炳乾坤:炳,意為顯著、彪炳?!端螘の涞奂o中》載‘靈祥炳煥,不可勝紀?!?,一般代表天地、陰陽?!兑捉洝分杏星?、坤卦?!兑住ふf卦》載‘乾為天,坤為地’,意指國家和天下。寓意玄帝顯著于天下。《湖北名勝楹聯》將楹聯中‘化’誤作‘壯’。”作者在注釋中引用了《詩經》《世說新語》《幼學瓊林》《宋書》《易經》《易·說卦》等6種權威性很高的典籍,對楹聯的內容進行了詳盡的闡釋,體現出精準而不容置疑的特點。讀者看了這些注釋,對這副楹聯的含義自然就了然于心了。最后,作者還指出了《湖北名勝楹聯》收錄的這副楹聯中個別字的訛誤,以免以訛傳訛。窺一斑而見全豹,僅從上述兩項詮釋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在文獻學方面的深厚功底、內容詮釋的求真求實精神和精準權威特點。
編排體例的合理性
《武當匾額楹聯文獻集注》中收錄匾額楹聯1200余塊(副),如此豐富的內容如何呈現,作者也頗動了一番腦筋。作者巧妙地把全書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現存匾額楹聯文獻釋義”,第二部分為“古佚匾額楹聯文獻釋義”,這兩部分重在對匾額楹聯的出處、作者、形式、尺寸、材質、內容進行介紹、注釋、解說、辨析,讓人讀后對每塊匾額、每副楹聯的來龍去脈、內涵寓意、形制特點一清二楚,留下深刻印象。而在這兩部分中,又都以古人游覽武當山慣走的線路為經,以宮觀、庵堂、樓閣、臺榭等為緯,把300余塊匾額、900余副楹聯恰如其分地分布其中,編織成了這部洋洋灑灑60余萬字的巨著。這樣編排,經緯交織,脈絡清晰,有條不紊,合理性自然凸顯。
不僅如此,作者為了方便讀者檢索,還在正文后附錄了現今遺存的武當匾額楹聯簡表,把154塊珍貴的匾額,分別按時間、所在位置、敬獻者、材質、書體幾個欄目一一列表,形成《唐代至民國武當匾額文獻遺存簡表》。把19副珍貴的楹聯也以表的形式匯總于后,形成《明代至民國武當楹聯遺存簡表》。這樣,對于需要了解武當匾額楹聯遺存狀況的讀者,只要查閱這兩張附表,就能十分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需要的匾額楹聯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武當匾額楹聯文獻集注》在編排體例方面的合理性。
總體看來,邵文濤老師的這部《武當匾額楹聯文獻集注》,研究視角新穎獨特,資料搜集系統全面,內容詮釋精準權威,編排體例清晰合理,是一部研究武當匾額楹聯文化的力作,更是匾額楹聯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作者簡介:
王學范,原市教育局副局長、十堰廣播電視大學(教育學院)黨委書記?,F任市楹聯學會會長、市地名專家組成員、市開發利用檔案專家組成員、市“歷史名人活化”“歷史文化活化”專家組成員。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湖北省楹聯學會常務理事。著有《靜遠齋詩鈔》,主編《古代家訓精選》、《王世貞撫鄖詩文集》、《十堰古代詩歌集》、箋注《葆真齋集》等。發表詩詞、楹聯1000余首(副),部分詩文楹聯作品鐫刻懸掛于宮觀、公園、會所、門店等場所。2016年5月在十堰市首屆“最美長者”評選中被授予“詩韻長者”稱號,2017年10月被湖北省楹聯學會授予“湖北省聯壇精英”稱號。
圖書內容簡介: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武當山楹聯以簡潔雋永的文字、古樸精美的書法、奇異獨特的形式融入武當宮觀建筑之中,成為武當宮觀建筑的點睛之筆。講座對填補武當文化在匾額楹聯研究領域的空白之作《武當匾額楹聯文獻集注》進行了閱讀欣賞,從研究視角、資料收集、內容詮釋、編排體例角度闡述了這部著作的顯著特點,并對其中的經典楹聯做了解析。對于如何創作楹聯,講座從切人切事,切地切物;精于提煉,選好主題;符合聯律,中規中距;意境優美,引人入勝這四個方面對創作楹聯的一般要求做了細致講解。